岩浆的侵入作用yanjiang de qinru zuoyong
地壳深处的岩浆具有很高的温度,受到很大的压力,当地壳运动出现破裂带时,由于局部压力降低,它就要向压力降低的方向运移,沿着破裂带上升,侵入到地壳内,称侵入活动。在侵入活动中由于受分异和同化作用等的影响而改变着自己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化学状态,直至冷凝成为岩石,而且还可能形成与其相关的各种矿床,这种包括岩浆侵入活动和冷凝成岩、分异成矿的全过程称为岩浆的侵入作用。
根据岩浆侵入的环境,可以分为深成侵入作用和浅成侵入作用(如图)。大约在地表3公里以下的岩浆侵入活动称深成侵入作用,同时形成深成岩。由于成岩部位较深,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冷却十分缓慢,往往形成良好的结晶,颗粒较粗。大规模的深成侵入体称为岩基,经剥蚀后一般出露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甚至到几万平方公里,它通常是由比较稳定成分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酸性岩所组成,往往构成山脉的核心部分。如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秦岭、大兴安岭等山脉中都有不同时代的花岗岩岩基出露。北京八达岭就是由中生代花岗岩岩基形成的,出露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出露面积不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深成侵入体,称岩株。一般认为岩株与下面的岩基相连,是岩基的分枝部分,通常是由中酸性岩组成。如北京周口店的花岗闪长岩体就是较典型的岩株。大致在地下3公里至地表的岩浆侵入活动属浅成侵入作用,凝固形成的岩石称浅成岩。流动性较大的岩浆顺着岩层层理侵入形成的板状岩体,称岩床,主要是由基性岩构成的。其规模大小不一,厚度可从几厘米到几百米,长、宽可从几米延伸到几百公里,岩体与围岩顶、底板一般是平行的。粘性较大的岩浆顺岩层侵入,并将上覆岩层拱起而形成穹窿状岩体称为岩盘,它主要是由粘稠的酸性岩浆构成,流动缓慢,冷却较快。岩盘直径可达数公里,厚度可达1公里,顶板多被剥蚀掉,底板多是平整的,如山东莱芜的闪长岩岩盘。岩浆沿着裂隙侵入,并切断岩层所形成的板状岩体称为岩墙.其岩石多种多样,基性~酸性都有,其规模有大有小,长度可从几米延伸到几十公里,厚度从几厘米到几公里,可能为一次或几次侵入形成,有时岩浆顺一组裂隙侵入时常常形成一群岩墙。比岩墙更小的分枝岩体称为岩脉。填充于火山通道中的熔岩及火山碎屑物,经侵蚀露出地表叫火山颈,它是介于浅成岩和喷出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如辽宁杨家杖子笔架山就是由火山颈构成的。

岩浆若体产状示意图
1. 岩基;2. 岩株;3. 岩盘;4. 岩床;5. 岩墙和岩脉;6. 火山锥;7.熔岩流

岩浆活动及与其相关的岩石产状和岩石分类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