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岐阳三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岐阳三首 岐阳三首金元好问的三首七言律诗。金正大四年(1227)至正大八年,蒙古兵多次进攻凤翔(今陕西凤翔)。八年二月,元太宗弟拖雷、侄蒙哥率大军攻陷凤翔,金人被迫放弃京兆(今西安市)。当时作者任南阳令,听到凤翔失陷的消息,写了这组诗。岐阳即凤翔。第一首写凤翔被敌人大军围攻,后来果然证实已经失陷: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第二首写凤翔陷落,不仅长安不保,而且陇东也必遭战火的蹂躏: “百二关河草木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第三首写凤翔战后的形势: 金宣宗在秦关等处设了九个守御使,现在都成为屠机上的肉了。“《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檄尽天山”。古以关中为“天下陆海之地”,以形容关中地势平阔,物产丰饶。《禹贡》为《尚书》中的一篇。这联的意思是: 无论从《禹贡》分天下为九州,还是汉朝的边疆达到天山,都是以关中为根本之地的。然而,现在关中已沦于敌手,“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嵩山36峰,华山东峰有仙人掌。嵩山36峰倒是防御敌军的绝好屏障,可惜扼守潼关华山一线的防备力量不足,如同空闲的一般。这三首诗忧国忧民,一气呵成,充满悲愤。 ☚ 隋故宫行 送秦中诸人引 ☛ 岐阳三首 岐阳三首金元好问的三首七言律诗。金正大四年(1227)至正大八年,蒙古兵多次进攻凤翔(今陕西凤翔)。八年二月,元太宗弟拖雷、侄蒙哥率大军攻陷凤翔,金人被迫放弃京兆(今西安市)。当时作者任南阳令,听到凤翔失陷的消息,写了这组诗。岐阳即凤翔。第一首写凤翔被敌人大军围攻,后来果然证实已经失陷: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第二首写凤翔陷落,不仅长安不保,而且陇东也必遭战火的蹂躏: “百二关河草木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第三首写凤翔战后的形势: 金宣宗在秦关等处设了九个守御使,现在都成为屠机上的肉了。“《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檄尽天山”。古以关中为“天下陆海之地”,以形容关中地势平阔,物产丰饶。《禹贡》为《尚书》中的一篇。这联的意思是: 无论从《禹贡》分天下为九州,还是汉朝的边疆达到天山,都是以关中为根本之地的。然而,现在关中已沦于敌手,“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嵩山36峰,华山东峰有仙人掌。嵩山36峰倒是防御敌军的绝好屏障,可惜扼守潼关华山一线的防备力量不足,如同空闲的一般。这三首诗忧国忧民,一气呵成,充满悲愤。 ☚ 隋故宫行 送秦中诸人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