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路qí lù❶岔路,指分手之处。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元稹《出门行》:凄凄分岐路,各各营所为。 ❷指仕途,以其复杂多变故而言。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之三: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岐路参见[杨朱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岐路二2644名江湖艺人。官话。《诚斋乐府・天下乐》曲:「便休将财物逞,则俺这泼~恩情似画饼。」《刘知远诸官调》十一:「再见贪金𢰸的~,重逢卖假药的牙推。」   岐路qí lù〖名词〗 岔路(1)。《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徘徊岐路。——在岔路口上徘徊观望。 岐路qí lù分岔的道路。《后汉书·邓彪传》:“统之方轨易因,险途难御,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迟于~~之间也。”也作“歧路”。《列子·说符》:“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 岐路qí lù亦作“岐途”、“岐涂”。 ❶岔路。《伤寒来苏集·自序》:“仲景之门,从可入……令学者如夜行岐路。” ❷借喻错综复杂的医理,或指不正确的治法。《素问经注节解·姚止庵》:“然其旨奥,其事博,其文错杂而难稽,人非上哲,鲜不目眩于望洋,踌躇乎岐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