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岁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岁星suì xīng(字)汪乔年,明代将领。 岁星suì xīng借指东方朔;或形容神仙之事。《汉武帝内传》:“西王母使者至,东方朔死。上以问使者,对曰:‘朔是木星精,为岁星,下游人中,以观天下,非陛下之臣。’”(引自《初学记》卷一)《东方朔别传》:“朔未死时,谓同舍郎曰:‘天下人无能知朔,知朔者唯太王公耳。’朔卒后,武帝得此语,即召太王公问之曰:‘尔知东方朔乎?’公对曰:‘不知。’‘公何所能?’曰:‘颇善星历。’帝问诸星皆具在否,曰:‘诸星具,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帝仰天叹曰:‘东方朔生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惨然不乐。”(引自《太平广记》卷六)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 岁星 【出典】 旧题东汉·郭宪《东方朔传》:“朔未死时,谓同舍郎曰:‘天下人无能知朔,知朔者唯太王公耳。’朔卒后,武帝得此语,即召太王公问之,曰:‘尔知东方朔乎?’公对曰:‘不知。’‘公何所能?’曰:‘颇善星历。’帝问诸星皆俱在否,曰:‘诸星俱在,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耳。’帝仰天叹曰:‘东方朔生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据《五朝小说大观》) 【释义】 汉武帝侍臣东方朔传说为岁星转世,后因以岁星代指东方朔,并用作咏皇帝侍臣的典故。 【例句】 ①攀龙九天上,忝列岁星臣。(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1745)这里以“岁星”为喻,自谓曾为天子近臣。②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1765)这里以东方朔自喻,自述曾应诏进京,待诏翰林。③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1782)这里以东方朔自比。④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2412)这里用东方朔事,喻指郑虔不为皇帝所知。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五星 > 木星 > 歲星 歲星 suìxīng 亦稱“歲”、“星歲”。即“木星”。古時分一周天爲十二次,木星每年約運行一次,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實爲十一·八六二二年),故以之紀年,因而得名。《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歲在星紀。”杜預注:“歲,歲星也。”《國語·周語》:“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史記·天官書》:“察日月之行以揆歲星順逆。”司馬貞索隱引《物理論》云:“歲行一次,謂之歲星,則十二歲而星一周天也。”唐·韋應物《白沙亭逢吳叟歌》:“星歲再周十二辰,爾來不語今爲君。”清·顧炎武《日知録·歲星》:“慕容超之亡,歲在齊。” 常见星 常见星牵牛织女星:灵匹 双星 牛女 女牛 ☚ 各种星 银河 ☛ 岁星suì xīng指木星。《史记·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顺逆。” 岁星中国古代木星名。因木星在黄道带每年经过一宫,约12年运行一周天而得名。 岁星歲星suì xīng指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年在空中绕行一周,每年移动周天的十二分之一,古人以木星所在的位置,作为纪年的标准,所以叫岁星。《素问·气交变大论》:“上应岁星,民乃康。” 岁星即木星。古代用以纪年。岁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因此 “周岁星”指十二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