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鬼 山鬼中篇小说。沈从文著。1927年上海新月书店出版。作品取屈原《九歌》中《山鬼》同一题目,写一个湘西青年因失恋而迷惘,终于成为疯子的凄凉故事。一个被人叫做“癫子”的青年突然失踪了,牧童发现他藏在山洞里做着白日相思梦。后来,他颓然回家,给母亲带来无限的哀愁。小说通过这一原为人们喜欢的小伙子变为任性、乖僻的“癫子”的描写,表现对压抑人性的世俗的批判和对青年得不到人们理解的深切同情。围绕着主人公的命运,作品摇曳多姿地点缀着种种山乡风俗,娓娓描述了各种民俗趣事,构成了一幅独具魅力的湘西风情画。但由于山鬼孤寂的幽灵的存在,这幅画面被抹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 ☚ 苔莉 动摇 ☛ 山鬼 山鬼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1928年10月上海光华书局初版。 ☚ 雨后及其他 未亡人 ☛ 山鬼 山鬼楚辞《九歌》篇名。屈原作。山鬼即山神。清人顾天成《九歌解》云:“楚襄王游云梦,梦一妇人,名曰瑶姬。通篇辞意似指此。”今人郭沫若从之,并补证说:“‘采三秀兮於山间’,於山即巫山”,认为“於”与“巫”古音通转,山鬼即宋玉《高唐赋》中所写的巫山神女(《屈原赋今译》)。可备一说。本篇写一位山中女神的爱情故事,描述女神赴约不遇、失恋后悲哀的情景。全诗以抒情为主,兼有一定的情景描写和情节进展,特别是比较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把一个多情女子在追求爱情时的一往情深的自信,以及失恋后的无限痛苦和悲哀,都写得淋漓尽致。在写法上,缘情人景,以景托情,十分优美、动人。 ☚ 河伯 国殇 ☛ 山鬼 山鬼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在迎神者的心目中,“山鬼”是一位漂亮的姑娘,决没有妖魅之气。她衣着缤纷华丽,意态娴雅,驾乘赤豹,跟着花狸,在深山中嬉游,形象十分可爱。特别是“既含睇兮又宜笑”一句,作者画龙点睛,将山鬼姑娘眼波流转、含情脉脉、嫣然而笑的神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堪称传神之笔。句法与《湘君》、《湘夫人》判然而异,除“余处”句之外,全是整齐的七字句,这种句法虽与后世七言诗句的节奏还有区别,但为后来七言诗的发展,作了有益的启示。 ☚ 湘夫人 涉江 ☛ 山鬼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罄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兰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山鬼即山中精灵,或云即巫山神女,徐悲鸿画作乘赤豹、披树叶的裸女,十分浪漫。诗写企盼不至,乃至失恋的情绪。 全诗三段。一段描绘山鬼出场的形象。虽然装束是神——被薜荔、带女萝、被石兰、带杜衡、乘赤豹、从文狸、辛夷车、结桂旗,但骨子里却是人,一个苗条会笑,眉目传情的怀春少女。她非常善于就山取材来装扮自己,同时也没有忘记采集一些香花芳草,准备献给心上人。 二段写山鬼到达赴约地点,未见期待出现的身影,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余处幽篁”二句,是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居处幽暗、看不清天色,加山路很险,耽误了时间,潜在的担心是怕对方早来过了。“表独立兮山之上”四句,写侯人。天昏昏、云溶溶、风飘飘、雨霏霏的景象和气氛,还有那个笔立山头眺望行人的山鬼,简直就是巫峡神女石一段的风光。“留灵修兮憺忘归”二句,写执着与不安的心情。“岁既晏兮孰华予”,写尽人间大女难嫁的担忧。 三段写久盼不至的惨苦。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鬼的不安为事态所证明——对方显然是不会来了。“采三秀兮於(巫)山间”二句,承前“折芳馨”句,写山鬼并未完全放弃希望,下意识中还在等待。“怨公子”二句,上句对对方产生埋怨,下句又想当然地为之辩解,设想他不是不想我,而是“不得闲”。然而“不得闲”哪里是爽约的理由,最多只能是借口,话虽如此,可怜山鬼一片痴情。“山中人”三句,顾影自怜,对“君思我”又产生怀疑。诗情千回百折,符合初恋者的心情。末四句写夜幕降临后,山鬼因相思得不到回报,而极度凄苦的心情。用了一系列叠字来烘托高江急峡的气氛——雷填填、雨冥冥、风飒飒、木萧萧,特别是“猿啾啾”这一句,所谓“猿鸣三声泪沾裳”,也是“於山”即“巫山”一证。 诗中通过山鬼候人不至心情的变化,从自我埋怨到埋怨对方、到自我安慰、到陷入极度烦恼,写失恋的心态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当融入了人生体验,所以其指极大。 诗经民歌即有大量以女性为抒情主人公的恋歌,而大诗人屈原更结合作者特有的人生体验,在《离骚》、《九歌》乃至《九章》中对女性苦恋心态,作了更深刻的描写,形象独到。如《湘夫人》、《山鬼》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就具有以下共同特点:美丽多姿而志趣芳洁,善解风情而孤独寂寥,情有独钟而专一执着,遭遇不偶而苦闷幽怨。和诗经中“子惠我思,搴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式的恋情比较,正自不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薜荔兮带女罗。② 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③ 乘赤豹兮从文貍, 辛夷车兮结桂旗。④ 被石兰兮带杜衡, 折芳馨兮遗所思。⑤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路险难兮独后来。⑥ 表独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⑦ 杳冥冥兮羌昼晦, 东风飘兮神灵雨。⑧ 留灵脩兮憺忘归, 岁既晏兮孰华予。⑨ 采三秀兮於山间, 石磊磊兮葛蔓蔓。⑩ 怨公子兮怅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闲。(11) 山中人兮芳杜若, 饮石泉兮荫松柏。(12)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13)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14) 【注释】 ①本篇是《九歌》中的第九篇。山鬼即山神,女性。郭沫若、姜亮夫、林庚等都认为即巫山神女。全文以山鬼拟人,颂其缠绵忠贞的恋情。 ②阿:曲折的角落,指山坳幽深处。薜荔:古代一种香草名,并非今之木莲。被:同“披”,此处指以薜荔为衣。带:用作动词,作为佩带。女罗:即“女萝”,植物名,爬蔓寄生,又名“菟丝子”、“松萝”。③含睇:含情凝视。宜:相宜,恰到好处。子:指山鬼的恋人。窈窕:联绵词,喻体态轻柔宛转。 ④赤豹:赤褐色而带黑斑纹的豹。从:跟从。文貍:毛色有花纹的貍。貍,亦作“狸”。 辛夷:落叶乔木,南方称为迎春花树。桂旗:用桂枝做成的旗。 ⑤被:同“披”。石兰:香草名,兰草的一种。杜衡:香草名,俗名马蹄香,又称土细辛。馨:香气。遗(wei传):赠送。 ⑥幽篁:竹林幽深处。篁:竹林。独:独特。后来:来迟。⑦表:通“标”,林木之梢,此处指特出。容容:和“容与”同,飘忽不定的样子。 ⑧杳:深远。冥冥:幽暗的样子。羌:语助词。晦:昏暗。飘:回旋。神灵:指雨神。雨:用作动词,下雨。 ⑨留:停止,此处指等待。灵脩:神明伟岸的人,此处指山鬼的恋人。儋(dan 但):同“倓”,安乐的样子。岁:年岁。晏:晚,此处犹言“美人迟暮”。华予:使我年轻美貌。华:借指青春貌美,此处用作使动。 ⑩三秀:灵芝。相传芝草每年开三次花,故称三秀。於:通“巫”(见郭沫若《屈原赋今译》)。磊磊:乱石堆积的样子。蔓蔓:藤蔓缭绕的样子。(11)公子:指山鬼恋人。怅:忧愁失意。(12)山中人:山鬼自谓。杜若:香草名,大者今称高良姜。(13)然:相信。然疑作:意为半信半疑,信疑参半。填填:雷声沉重。猨:同“猿”。狖(you 又):一种长尾猿。(14)离:假借为“罹”,遭受。忧:愁思。 【译文】 仿佛有一个人影,在山中深曲之处出没。身上披着薜荔香草,腰上系着蔓生的女萝。眼神似是多情地凝望,嘴里似有美美的笑涡。你爱我哦!窈窕的身材,袅袅娜娜。坐乘着赤褐色的豹哦,跟随着带有花纹的狸,用辛树制作成我的车,车上飘着桂花编织的香旗。披挂着石兰的花朵,散发着杜衡芳馨。我要折下那芳香的花朵,赠送我心中之所思。 住在那幽僻的竹林深处哦!竹林幽幽难见天日,你若问我何以来迟哦!路途遥遥哦!征程险难。 独自伫立在万山之颠,云朵也飘动在下面。你黑沉沉的云哦!使明亮的白昼黑暗;你掌管风雨的神哦!架着东风飘舞回旋。思念我哦!沉溺在爱河里迷途忘返;风月流逝,谁能再给我少女的容颜。 采摘灵芝哦在山间,山石磊磊哦藤蔓相连。怨恨公子你哦!惆怅忘归还。公子你即使要将我思念哦!恐怕也难得空闲。我这山中人哦,芬芳如杜若;口渴就饮山泉,体乏就休憩于松柏。公子你对我,内心里却依然充满疑惑。 此时,雷声大作,大雨瓢泼;猿猱凄厉地鸣叫在无边的夜色。飒飒的寒风吹过,树叶萧萧地飘落。唉!我对公子的千种柔情,万般思念,都不过是对自己白白的折磨。 (王洪译) 【集评】 汉·王逸:“《庄子》:山有夔。《淮南》曰:山出嘄阳。楚人所祠, 岂此类乎!” ( 《楚辞章句》卷二) 宋·朱熹:“此篇文义最为明白,而说者自汨之,今既章解而句释之矣。又以其托意君臣之间者而言之;则言其被服之芳者,自明其志行之洁也;言其容色之美者,自见其才能之高也;子慕予之善窈窕者,言怀王之始珍己也;折芳馨而遗所思者,言持善道而效之君也;处幽篁而不见天,路险艰又昼晦者,言见弃远而遭障蔽也;欲留灵修而卒不至者,言未有以致君之寤而俗之改也;知公子之思我而然疑作者,又知君之初未忘我而卒困于谗也。至于思公子而徒离忧,则穷极愁怨。而终不能忘君臣之义也。以是读之,则其它之碎义曲说, 无足言矣。”《楚辞集注》卷二) 清·林云铭:“灵均既放而处于山林幽篁之中, 自分不能生还,与人道永隔而与鬼路渐通,虽欲不亲近,有不可得者,故借题发意,以自写其无聊之况耳。……迨至人不可思,少不得终其身与鬼为侣,悲怆极矣!时解不能分出段落,或谓以山鬼自比,荒唐附会,已属可笑,而又把灵修与君思我句,俱作怀王, 谬误何太甚也。” ( 《楚辞灯》卷二) 清·蒋骥:“此篇盖涉江之后,幽处山中而作。”(《山带阁注楚辞》卷二) 今·姜亮夫:“以本篇细绎之,则山鬼乃女神。而其所言,则思念公子灵修之事。灵修者,楚人以称其大君之谓也,则山鬼岂亦襄王所梦巫山神女也耶?《高唐赋》托之于梦,此则托之于祠,故《高唐》可极言男女匹合之事,而此则但歌相思之意。则山鬼为神女之庄严面,而神女为文士笔底之山鬼浪漫面矣。”(《重订屈原赋校注》) 【总案】 屈原以丰富的想象、清丽的笔调写成的《九歌·山鬼》本是根据巫山神女的传说衍化而来,这一点巳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尽管我们无法把这位含情凝睇的妖娆和那青面獠牙的山魅联为一体,但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嗅出那隐隐的鬼气和怪气。尽管我们不能把这种人神之恋涂上君臣关系的色彩,但也无法否认此中涵寓了作者追求尽善尽美而不得的失落意识。这是一首爱情的挽歌,也是一曲理想破灭的哀乐。在极度悲凉惨淡之中,破灭了崇高美好的爱情。怪气充盈的山鬼,不但有娴雅美丽的形象,更有善良忠贞的心灵。人妖、美丑、生死、善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充分显示出辨证意味的美学意义。 (鲍芜)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2〕,被薜荔兮带女罗〔3〕。既含睇兮又宜笑〔4〕,子慕予兮善窈窕〔5〕。 乘赤豹兮从文狸〔6〕,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7〕。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8〕,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9〕,云容容兮而在下〔10〕。杳冥冥兮羌昼晦〔11〕,东风飘兮神灵雨〔12〕。留灵修兮憺忘归〔13〕,岁既晏兮孰华予〔14〕。采三秀兮於山间〔15〕,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16〕,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17〕。雷填填兮雨冥冥〔18〕,猿啾啾兮又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19〕。 〔1〕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传说炎帝之女瑶姬尚未出嫁便死了,葬于巫山之阳(见《山海经》),故称为“巫山神女”;因其“未行而亡”,故又称为“鬼”(至今民俗称早夭者为“死鬼”)。 〔2〕若:语助词,无义。山之阿:山湾。 〔3〕被:通“披”。女罗:同“女萝”,即松萝,一种蔓状寄生植物,多附于松柏树上。 〔4〕含睇(di):含情流盼。睇:斜视。宜笑:善笑,喜好笑。 〔5〕子:对男子的美称。此处指下文的灵修。善窈窕:表现着优美的体态。〔6〕从:领着。文狸:毛色黑黄相杂的野猫。 〔7〕遗(wei):赠与。 〔8〕篁(huang):竹林。终:一直。 〔9〕表:特出。 〔10〕容容:即溶溶,本义为水流貌,这里形容云流动如水。 〔11〕杳冥冥:深沉阴暗貌。 〔12〕飘:吹着。雨:下雨(用为动词)。 〔13〕灵修:楚人对国君公子的美称。传说中山鬼的恋人是公子。留灵修:为了灵修而留在山上。憺(dan):安然地。 〔14〕岁既晏:年岁已大,青春已逝。晏:晚暮。华:同花(意动用法)。“孰华予”意为谁还以为我美丽可爱呢。 〔15〕三秀:灵芝。因其一岁三次开花,故又名“三秀”。於(wu)山:巫山。“於”为“巫”之借(从郭沫若说)。 〔16〕山中人:山鬼自谓。 〔17〕然疑作:一会儿相信,一会儿怀疑。 〔18〕慎填:雷声。雨冥冥:雨织如盖,一片昏暗。 〔19〕离:通“罹”,遭受。 全诗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表现了山鬼在幽僻的山上对恋人的无尽的企盼。第一段写其形貌特征、生活环境及沉浸在眷恋中的心理状态。第二段写其装饰打扮之后去会恋人时一路上的心理状态。第三段写其到常常等待恋人的地方等候的情景,进一步表现其内心世界。第四段描绘了一幅凄凉悲苦的望夫图。自古以来,由于徭役、战乱、灾荒、宗法制度的压迫,造成无数妇女的丈夫外出长久不归、下落不明,使这些妇女陷入绵绵无尽的痛苦之中。历来各个民族都流传着望夫石、望夫山、望夫台等传说,《山鬼》是古老的最动人的哀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好象有人在山隈间隐现, 被薜荔兮带女罗。 身穿薜荔,腰束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① 含情脉脉,笑得有多美好, 子慕予兮善窈窕。 意态娴雅,真教你羡慕。 乘赤豹兮从文貍, 驾乘赤豹,后面跟着花貍, 辛夷车兮结桂旗。 辛夷木的车上扎起桂花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 我身披石兰,腰束杜衡, 折芳馨兮遗所思。 再掐枝鲜花,送给思念的神女。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竹林森森,我见不到天日, 路险难兮独后来。 独自后来,只恨山路崎岖。 表独立兮山之上,② 我高高伫立这山巅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③ 脚下飘浮起层层云雾。 杳冥冥兮羌昼晦, 昏黑的白昼如同暗夜, 东风飘兮神灵雨。 东风又飘落阵阵的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 留待着神女安然忘返, 岁既晏兮孰华予?④ 年岁渐老,谁让我青春永驻? 采三秀兮于山间,⑤ 在山间采摘益寿的芝草, 石磊磊兮葛蔓蔓。 山石磊磊,到处爬满藤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 我心中哀怨、怅然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闲。 神女哟,你想着我,却无空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 山中的人儿,象芬芳的杜若, 饮石泉兮荫松柏, 饮的是石泉,遮荫的是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神女哟,你想着我,又狐疑满腹? 雷填填兮雨冥冥, 雷声隆隆,雨色濛濛, 猨啾啾兮又夜鸣。⑥ 猿猴在夜中啾啾地叫。 风飒飒兮木萧萧, 飒飒的风声,萧萧的落叶, 思公子兮徒离忧! 神女哟,我想着你,徒生烦恼! 【注】 “河伯”尽管未能降临祭祀现场,人们对他的怀思倒不怎样哀切。到了祭祀“山鬼”,也许她与楚人的关系更密切些,人们那不遇神灵的怀思,又如《湘君》、《湘夫人》 一样,哀哀如泣了。 不过,这哀泣也有一个酝酿的过程。在此诗开头,人们似乎并不知道,“山鬼”姑娘是注定请不来的。所以打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此刻还正喜孜孜地走在迎神路上。 “山鬼”,也就是山神。按照《左传》 、《国语》 的记载,大抵为“木石之怪”、“魑魅罔两”,颇带妖魅之气。《淮南子》所说的山神“阳” (狒狒),据《尔雅》所释, 更是“披发、 迅走、 食人” 的野兽。楚人生长于南国山泽,碧水青山、白芷绿荷所带给他们的,大多是富于人情味的清绮之思。所以,楚地的山神,也一扫兽、魅森怖之气,变成了美丽动人的女郎。关于他的相貌,我们从诗人对接迎神灵的巫者打扮的描述,便可知其一二: “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其中的“若”字,表现女巫在山隈间忽隐忽现的身影,正显示了 “山鬼”所特有的轻盈飘忽之态。镜头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薛荔、腰束松萝、鲜翠嫩绿、清新扑面的女巫——也就是楚人心目中的山鬼形象。那一双眼波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 嫣然一笑,齿皓唇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眼神和笑意,显得轻灵传神。女巫如此装扮,本意在于引得与其相似的山鬼的附身,故接着便是一句: “子慕予兮善窈窕”——我这样美好,可要把你 (山鬼) 羡慕死了! 口吻也是按想象中山鬼的性格设计的,开口便是不假掩饰的自赞自夸。这是通过女巫的打扮给山鬼画象,应该说已极精妙了。诗人似乎还嫌气氛冷清了些,所以又将镜头推开,色彩浓烈地渲染女巫迎神的车驾随从:“乘赤豹兮从文貍,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这真是一次堂皇、欢快的行进: 火红的豹子、毛色斑烂的花貍,还有开着笔尖似花朵的辛夷树、芬芳四溢的桂花枝……诗人用这一切奇花异兽,来充当女巫的旗仗车从,既切合所迎神灵的环境身份,又将她手拈花枝、笑吟吟前往迎神的气氛,映衬得格外热烈、欢快。 自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以下,情节出现了曲折。因为,“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诗人因此设想,满怀喜悦的巫者,由于山高路险、竹林幽深,耽误了时间,竟没能见着山鬼神灵。她懊恼、哀伤,同时又怀着一线希望,开始在山林间四处寻找。她忽而“表独立兮山之上”,俯瞰四方的山林,希冀能发现神灵的踪影。但容容升腾的云雾,遮蔽了她的视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深的林中,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 山间的飘风、阵雨,虽然都是神灵所催发,但山鬼就是不露面。人们祭祀山神,无非想求得神灵降福、延年益寿。现在不遇神灵,女主人公不免哀伤地感叹: “岁既晏兮孰华予! ”为了宽慰年华不再的落寞之感,她便在山林间饮服山泉、采食芝草 (传说它能 “令人寿千岁不老,能乘云通天,见鬼神”),希望能因此接遇神灵。这些描述,写的虽是迎神女巫在山中寻觅的种种思虑,而表达的正是世人共同的愿望和惆怅之情。诗人描述女巫接迎山鬼,还特别注意刻划其微妙的心理: “怨公子兮怅忘归”,分明对神灵产生了哀怨; “君思我兮不得闲”,转眼却又怨气顿消,反去为山鬼的不临辩解起来。“山中人兮芳杜若”,这“人”正是装扮成山鬼的女巫 (与“神灵”相对而言) ,与开头的 “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乎还是自赞自自夸; 但放在到处寻找神灵而不遇的此处,又隐隐透露了一种哀伤中的自怜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对神灵不临既思念、又疑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开口诉说之时,却又推说是神灵在对自己 “然、疑”。这些诗句,在表现迎神巫者的复杂心理上,均精妙入微。 到了此诗结尾,对神灵的降临已趋绝望,诗中便出现了凄厉长啸的变徵之音。“雷填填兮雨冥冥”三句,将雷鸣、猿啼、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极为凄凉的山林夜景。诗人在此处似乎运用了反衬手法:他愈是渲染山林间雷鸣猿啼的夜声,便愈加显出迎神巫者所处山林的幽深和静寂。正是在这凄风若雨的无边静寂中,诗人的收笔,却是一句突然迸发的呼告之语: “思公子兮徒离忧”! 这是发自迎神巫者心头的痛切呼号,它凝蓄了人们苦苦追寻神灵而终于不遇的全部哀思。这位美丽女巫,开初曾那样喜悦地驾乘赤豹、手拈花枝,沿着曲曲山隈走向神灵栖身之处; 至此又带着无限的愁思和哀怨,在凄风苦雨中呼号离去——这就是屈原笔下的 《山鬼》,一首多么缠绵动人的祭歌! 需要指出的是: 《山鬼》 (包括前面的《湘君》、《湘夫人》)所抒写的,虽是人们接迎神灵而不遇的哀怨之思,但由于诗人是用人世的体验,抒写人神交接或不遇之情,而且又表现得那样形象、生动。这就使它的情感意义,远远超出了祀神乐歌的局限,而成为大多人们所体验过的某种悲欢离合之情的典型表现。因此,当大多读者为包蕴其间的深切哀情所打动,而将迎神不遇之思,理解为男女相恋之情,并为其一洒热泪的时候,我们就不必为这种明显的误解而遗憾,倒是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种现象说明: 一位伟大的作家,可以使他作品中的特定情感表现,在多么广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里,超越作品、超越自身,打通不同人们的心灵,而激起世世代代人的共鸣! 山鬼[战国] 屈 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②,被薜荔兮带女萝③。 既含睇兮又宜笑④,子慕予兮善窈窕⑤。 乘赤豹兮从文狸⑥,辛夷车兮结桂旗⑦。 被石兰兮带杜蘅,折芳馨兮遗所思⑧。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⑨,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⑩,云容容兮而在下(11)。 杳冥冥兮羌昼晦(12),东风飘兮神灵雨(13), 留灵修兮憺忘归(14),岁既晏兮孰华予(15)。 采三秀兮于山间(16),石磊磊兮葛蔓蔓(17)。 怨公子兮怅忘归(18)。君思我兮不得闲(19)。 山中人兮芳杜若(20),饮石泉兮荫松柏(21)。 君思我兮然疑作(22)。雷填填兮雨冥冥(23), 猨啾啾兮又夜鸣(24)。风飒飒兮木萧萧(25), 思公子兮徒离忧(26)。 〔注释〕 ①本篇选自《楚辞·九歌》。写山中女神(一说山中女鬼)的相思之情。②若有人,仿佛有人,指山鬼。阿,山曲隅。③被薜荔(bi li毕力),以薜荔为衣,披在身上。被同“披”。薜荔,名木莲,缘树木生长,四时不凋。带女萝,以女萝为带,系在腰间。女萝,又名兔絲,攀援松柏的蔓生植物。④含睇(di弟),含情凝视。宜笑,犹巧笑,谓笑则口辅端好,出之自然。⑤子,指山鬼所爱慕的人。予,山鬼自称。窈窕,幽闲美好的样子。⑥赤豹,毛赤而纹黑的豹。文狸,亦名灵狸,毛黄黑相杂。⑦辛夷,香木名,很高,正、二月开花。⑧遗(wei未)所思,赠送给所思慕的人。⑨余,山鬼自称。幽篁,深密幽暗的竹林。⑩表,特出的样子。(11)容容,云出飞扬的样子。(12)杳(yao 咬),深沉。冥冥,昏暗不明。羌(qiang腔),惊咤语词。昼晦,白天昏暗。(13)神灵雨,神灵降雨。(14)灵修,指山鬼所思念的人。灵,神明;修,有远见,一说指善于修饰。憺 (dan旦),安。(15)晏,晚。岁既晏,叹自己已到迟暮之年。华,年华,用作动词。孰华予,谁能归还我的逝水年华。(16)三秀,芝草。据郭璞《尔雅》注:“芝,一岁三华,瑞草也。”因一年三次开花,故称三秀。(17)磊(lei累)磊,很多的山石堆积的样子。蔓蔓,很多葛藤蔓延牵萦的样子。(18)公子,指山鬼所思念的人。(19)君,指公子。闲,空闲。(20)山中人,山鬼自称。芳杜若,像杜若般芳香。(21)饮石泉,渴饮石涧中的泉水。荫松柏,卧在松柏的树荫下。(22)然,不疑。疑,怀疑。(23)填(tian田)填,雷声。(24)啾(jiu揪)啾,形容猿呜声。又,一作“狖”(you又),狝猴属。(25)飒(sa萨)飒,风声。萧萧,风吹树木摇落声。(26)徒,徒然。离,同“罹”(li离),离忧,遭遇不幸。 〔分析〕 《山鬼》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 旧说“山鬼”即“夔”。《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夔”,“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这和本诗所描写的“既含睇兮又宜笑”的形象不合。近人认为“山鬼”是巫山女神瑶姬。瑶姬在神话中是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她“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也不至于“饮石泉兮荫松柏”。另有一说认为,实际上“山鬼”就是鬼,是《小雅·何人斯》里所说的“为鬼为蜮”的鬼。古人相信灵魂不灭。《墨子·明鬼篇》用很多故事说明人死为鬼,还能现形作祟。而鬼魂作祟害人,是可以用祭祀来禳解的。本诗主人公自称“山中人”,篇名称之为“山鬼”,表明她是丛山中的鬼魂。 《山鬼》是经过屈原改定的祭歌。不管这首诗原来的迷信意图如何,它经过诗人的再创造,成了一首艺术价值很高的诗篇。诗中主人公山鬼,给人的印象俨然是一个被遗弃的弱女子,读来令人感动。女主人公山鬼去和情人相会,但情人却没有来。诗歌以细腻的手法,表现女主人公真挚、纯洁的爱情及她由相思而产生的复杂心理变化过程。 全诗大致可以分作三段。第一段写山鬼赴幽会,包括两个层次。诗歌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山鬼“自报家门”。女主人公山鬼自述衣饰之芳洁、性情之娴静、体态容貌之美好;并说明自己受到意中人的爱慕。读者由此可以明白,主人公山鬼原来是恋爱中的美丽少女。这种以第一人称“自报家门”,边歌边舞的方式颇具后代戏剧特点。 “乘赤豹兮从文狸”等六句为第二层,写主人公匆匆赴幽会。前两句叙述仪仗隆盛,车速飞快。试想,由赤豹驾车,文狸随后,坐在辛夷香木车上,车上插着盛开的月桂,该有何等隆盛,何等快速。从中隐隐透露出山鬼对这次约会的重视及喜悦的心情。中间两句写主人公自己盛装打扮及为意中人所准备的礼物。刻意打扮自己,并准备以精美花草赠送给心上人,表现出恋爱中女人的一片真情。后两句写主人公因住得远,山路又险阻难行,所以独独来迟,没有见到约会的爱人,流露出自怨自艾的情绪。 第二段写山鬼痴心等待意中人。山鬼登上山顶,寻找意中人,像标杆似的立了很久,所见到的只是山腰里茫茫的云海,表现出主人公一片痴情。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一则写出了山中气候变化无常,时明时暗,时晴时雨。二则写出了主人公等待意中人时间之长久。若不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怎能见到明、暗、晴、雨的气候变化。“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倘若公子来了,她想挽留住公子一同尽情游乐,乐而忘返。不然,等到“美人迟暮”,还有谁来爱恋我呢?表现了山鬼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第三段写山鬼等不到情人的怨恨、怀疑和忧伤情绪。“采三秀兮于山间”四句,写主人公的怨恨情绪。意中人久候不至,主人公心中不免有所怨恨,“怨公子兮怅忘归”。她在磊磊乱石间,采集灵芝,想借助灵芝的力量,来挽回自己恋爱的失败。古人相信灵芝草有种种神奇的药效,除起死回生外,还能“服之媚于人”——吃了可以赢得异性的喜爱。她一边埋怨公子不来赴约,一边又为他寻找理由:“君思我兮不得闲”。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山鬼又怨恨又喜爱的复杂心态。 “山中人兮芳杜若”三句,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专注、纯洁。同时也流露出她对心上人的怀疑情绪:我这个“山中人”,像杜若那样清白,像松柏那样坚贞。可是你呢?你是否真正的思念我呢?“君思我兮然疑作”,我捉摸不透,信疑交作。 最后四句,表现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而不得见的愁怀离绪。暮色在苦苦的等待中变得浓重,风飒飒,木萧萧,猿猴哀鸣。“思公子兮徒离忧!”——我思念你,不过是白白地遭受忧愁罢了! 这首诗想像丰富、生动、奇特,充满浪漫气息。诗人将山鬼“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外形、人的情感。“山鬼”俨然是个窈窕淑女。“人”与“鬼”的爱情纠葛更具浪漫色彩。 诗人在《山鬼》这首诗里,善于把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内心感情十分完美地统一起来。如“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四句,刻划了凄风冷雨,幽冥阴森的环境,渲染了气氛,以映衬山鬼思念公子而不得见的愁怀离绪;而在这凄清环境中的苦苦思慕,更真切地表现了山鬼对爱情的专注、纯洁、缱绻缠绵。 《山鬼》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刻划细致入微。主人公山鬼是个衣饰芳洁,容貌姣美、对爱情专注的女子。她对公子相思、怨恨、怀疑、忧伤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复杂心态刻划得惟妙惟肖,令人赞叹。 《山鬼》具有戏剧性的悲欢离合情节,语言清新婉丽、音韵和谐优美,是一首回味无穷、缠绵优美的诗篇。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①,子慕予兮善窈窕②。 乘赤豹兮从文狸③,辛夷车兮结桂旗④。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⑤。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⑥,路险难兮独后来⑦。 表独立兮山之上⑧,云容容兮而在下⑨。 杳冥冥兮羌昼晦⑩,东风飘兮神灵雨(11)。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12)。 采三秀兮於山间(13),石磊磊兮葛蔓蔓(14)。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15),饮石泉兮荫松柏(16)。 君思我兮然疑作(17),雷填填兮雨冥冥(18)。 猿啾啾兮狖夜鸣(19),风飒飒兮木萧萧(20)。 思公子兮徒离忧(21)。 【释】 ①含睇:念情而视。睇(di弟),微视。宜笑:笑得很美。 ②子:与下文的灵修、公子、君都是指山鬼所思念的人。慕:爱慕。善:美好,是形容窈窕的副词。 ③赤豹:皮毛呈赤褐色的豹。狸:狐一类的兽。文狸:毛色有花纹的狸。 ④辛夷车:以辛夷木为车。结:编结。桂旗:以桂为旗。 ⑤芳馨:指香花或香草。遗所思:赠给所思念的人。 ⑥篁(huang黄):竹的通称。幽篁:竹林深处。 ⑦险难:艰险难行。后来:来迟了。 ⑧表:突出地。 ⑨容容:同溶溶,形容云像流水似地慢慢移动。 ⑩昼晦:白天而光线昏暗。 (11)飘:急风回旋地吹。神灵雨:指雨神指挥着下雨。 (12)晏:晚。岁既晏:等于说年华老大。华予:以我为美。孰华予:谁还把我当成美丽年轻的人呢。 (13)三秀:即灵芝。相传灵芝一年开三次花。秀:开花的意思。於:古音wu巫,与巫通。於山:即巫山。 (14)磊磊:形容众石攒聚。葛:蔓生植物,纤维可织布。蔓蔓:形容纠缠纷乱。 (15)山中人:山鬼自指。芳杜若:像杜若那样芳洁。 (16)石泉:山石中流出的泉水。荫:住在树下。 (17)然:也可解为肯定的意思。就是说疑信交加,指山鬼对于“君思我”的半信半疑。 (18)填填:雷声。雨冥冥:阴暗的雨天。 (19)啾啾:猿的叫声。狖 (you又):即长尾猿。 (20)飒飒:风声。飒 (sa萨)。萧萧:落叶声。 (21)徒:徒然。离忧:牢愁,忧伤。 【译】 仿佛有一个人影, 在山中深曲之处出没。 身上披着薜荔香草, 腰上系着蔓生的女萝。 眼神似是多情地凝望, 嘴角似有美美的笑涡。 你爱我哦!窈窕的身材,袅袅娜娜。 坐乘着赤褐色的豹哦, 跟随着带有花纹的狸, 用辛夷树制作成我的车, 车上飘着桂花编织的香旗。 披挂着石兰的花朵, 散发着杜衡的芳馨。 我要折下那芳香的花朵, 赠送我心中之所思。 住在那幽僻的竹林深处哦, 竹林幽幽难见天日。 你若问我何以来迟哦, 路途遥遥哦,征程险难。 独自伫立在万山之巅 云朵也飘动在下面。 你黑沉沉的云哦, 使明亮的白昼黑暗; 你掌管风雨的神哦, 驾着东风飘舞回旋。 思念你哦, 沉溺在爱河里迷途忘返; 岁月流逝, 谁能再给我少女的容颜。 采摘灵芝哦巫山间, 山石磊磊哦藤蔓相连。 怨恨公子你哦,惆怅忘归还。 公子你即使要将我思念哦, 恐怕也难得空闲。 我这山中人哦,芬芳如杜若: 口渴就饮山泉, 体乏就休憩于松柏间。 公子你对我哦, 内心里却依然充满疑惑。 此时,雷声大作,大雨瓢泼; 猿猱凄厉地鸣叫 在无边的夜色。 飒飒的寒风吹过, 树叶萧萧地飘落。 唉!我对公子的千种柔情,万般思念, 都不过是对自己白白的折磨。 【评】 楚国神话中有巫山神女的传说,本篇所描写的可能就是早期流传的神女的形象。她只能在夜间出现,没有神的威仪,和《九歌》中所祀的其他神灵不同。歌辞全篇都是巫扮山鬼的自白。如姜亮夫: “以本篇细绎之,则山鬼乃女神。而其所言,则思念公子灵修之事。灵修者,楚人以称其大君之谓也,则山鬼岂亦襄王所梦巫山神女也耶?《高唐赋》托之于梦,此则托之于祠,故《高唐》可极言男女匹合之事,而此则但歌相思之意。则山鬼为神女之庄严面,而神女为文士笔底之山鬼浪漫面矣。” 朱熹认为此诗主旨十分明确,是“托意君臣之间者百言之”:“此篇文义最为明白,而说者自汨之,今既章解而句释之矣。又以其托意君臣之间者而言之;则言其被服之芳者,自明其志行之洁也;言其容色之美者,自见其才能之高也;子慕予之善窈窕者,言怀王之始珍己也;折芳馨而遗所思者,言持善道而效之君也;处幽篁而不见天,路险艰又昼晦者,言见弃远而遭障蔽也;欲留灵修而卒不至者,言未有以致君之寤而俗之改也;知公子之思我而然疑作者,又知君之初未忘我而卒困于谗也。至于思公子而徒离忧,则穷极愁怨。而终不能忘君臣之义也。以是读之,则其它之碎义曲说,无足言矣。” 是否有君臣托寄,恐怕只有屈原自己能回答了,“山鬼”作为一位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失恋女性、半鬼半人、半仙半鬼的形象,使千百年来的读者无不为之倾倒。她以芳草为衣,以豹狸为骑,含睇而又宜笑,却只有“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的失落。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①,被薜荔兮带女罗②。 既含睇兮又宜笑③,子慕予兮善窈窕④。 乘赤豹兮从文狸⑤,辛夷车兮结桂旗⑥。 被石兰兮带杜衡⑦,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⑧,云容容兮而在下⑨。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⑩。 留灵修兮憺忘归(11),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12),石磊磊兮葛蔓蔓(13)。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14),饮石泉兮荫松柏(15)。 君思我兮然疑作。 靁填填兮雨冥冥(16),猨啾啾兮又夜鸣(17)。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18)。 《楚辞》 中的 《九歌》 ,是伟大诗人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为祀典所创作的祭歌。《山鬼》是《九歌》 中祭祀山神的乐歌,也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恋歌。楚人以为山神也有男神女神之别,《山鬼》 中的主人公是山中女神,称为山鬼。通览 《山鬼》这首诗,全篇其实都是主人公山鬼的自抒独唱,诗中所抒唱的“子”、“公子”、“君”,是指她所仰慕爱恋的对象。关于这首诗还有另一说认为,诗中还有一个男巫与山鬼互相酬唱,并认为第一章前四句和诗中的数句是男巫的唱辞。然而细读本诗并与 《九歌》 中其他诗歌相比较对照,可以看出这些唱辞是山鬼把她自己的仪容、装束、身份、来历作了自唱自述,在抒写爱慕的对象对自己的思恋时,也是以山鬼作第一人称自己感受的角度写出的。这正如王国维先生指出过的: “ 《楚辞》 之灵,殆以巫而兼尸之用也。”这也即是说以神灵出场,而同时兼以这神灵感受的角度写其对方。如果说开首四句是另一位男神所唱的话,则“子慕予兮善窈窕”这一句的角度和语气就解释不清了。要而言之,《山鬼》 一诗是关于女神山鬼和她的恋情的一首优美的爱情诗。 《山鬼》全诗可分为四章,第一章写传情赠物。开首山鬼叙唱自己仿佛若人,居于山阿,披薜荔之衣,以女萝为带,含情顾盼,笑靥宜人,拟想男神公子爱慕着自己的窈窕美质。为报男神对自己的爱恋,山鬼乘赤豹,以文狸为侍从,以辛夷为车,结桂枝为旗,披石兰,带杜衡,折取这芳馨之物,答赠思慕之君。第二章写向往着两情约会忘归之时。山鬼唱自己因身居幽篁,路途险难而约会来迟,山云容容,昼晦冥冥,神灵唤来云雨,但愿得留止君处,欢会而忘归去,当此之际,忽又生出年岁易逝,谁又使我荣华的感慨,为下面的诗文埋下伏笔。第三章写爱怨的恋情。在石磊葛蔓的山间采着芝草的山鬼,思恋公子却未遇,满心爱怨,怅然忘归,同时猜想着公子也思恋着自己却一时无闲来会。这里如杜若一样芬芳的山中之人,饮石泉,以松柏为荫,又再生出猜想:君子是思恋着我,但恐又在信疑交作吧? 第四章写山鬼未得与公子相会的怨愁: 雷声隆隆,阴雨冥冥,入夜猿声哀啼不止,风声飒飒落木萧萧,此时此地,我思念着公子,徒然经受着苦恋的忧愁。从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屈原在这首诗中成功地吸取和发挥了楚国民间祭神乐歌中将神灵拟人化的手法。诗中的“山鬼”这位神女,去同爱人相会,爱人却未前来,神女的相思、爱怨、猜想、忧伤的情绪,写得真是缠绵悱恻,幽婉动人。以上是我们以今人的眼光,神人相通的观念赏析 《山鬼》 这首诗。诗中所写的山鬼女神思念公子灵修之事,楚人亦称国君为灵修,楚辞学者或认为,屈原在这首诗里寄托了思君爱国之情,对此,我们在读 《山鬼》 这首诗时,亦应该加以注意。 山鬼 山鬼辞赋名篇,《九歌》第九篇。战国楚屈原作。《楚辞章句》、《文选》见载。写作背景,详见《九歌》条下。山鬼,过去学者多以为鬼怪。洪兴祖《楚辞补注》说:“《庄子》曰:山有夔。《淮南子》曰:山出𠹑阳。 楚人所祠,岂此类乎?”枭阳,王逸《楚辞章句》注说:“枭阳,山神名,即狒狒也。”朱熹《楚辞集注》说:“山鬼,《国语》曰:木石之怪,夔、罔两。”据此,可知山鬼就是传说中鬼怪的一种,形状像猿。清顾成天《九歌解》另创新说:“楚襄王游云梦,梦一妇人,名曰瑶姬。通篇辞意似指此事。”郭沫若《屈原赋今译》进一步推衍,将山鬼解释为巫山女神。山鬼,犹言山神,是一种通称(详见“‘山鬼’原型”条)。本篇是极力描写女神热烈追求爱情的悲剧诗篇。诗中女神尽管盛装打扮,手执芬芳的鲜花,她的恋人却始终未曾践约,于是,她独自伫立,默默地期待着。在雷鸣电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飒飒冷风、遍地落叶的密林里,在撕心裂胆的猿声中,她依然坚持着期待。作品所表现的,已不是恋爱悲剧的具体情节,而是一种高度升华了的情感追求,所以感人至深。唐沈亚之《屈原外传》夸张说:屈原写毕本篇时,“四山忽啾啾若啼啸,声闻十里外,草木莫不萎死”,可见其艺术魅力之强烈。 ☚ 大人先生传 山居赋 ☛ ![]() ![]() 山鬼shān guǐ楚辞篇名。屈原《九歌》的第九篇。是祭祀山川之神的歌词。关于其本事,学者们看法有分歧。杜甫《虎衙行》一诗云:“巫峡阴森朔汉气,峰岳窈窕溪谷黑。杜鹃不来猿狖鸣,山鬼幽忧霜雪逼。”似以巫山神女为“山鬼”。清人顾成天《九歌解》明确提出“山鬼”为“巫山神女”。后经游国恩、郭沫若等人阐发,“山鬼”为女性神的观点逐渐被广泛接受。《文选·别赋》李善注引《高唐赋》记瑶姬之言:“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曰灵芝。”反映出同山鬼传说的关系。《山鬼》中说:“采三秀兮於山间。”王逸注:“三秀,灵芝也。”於山,郭沫若以为即巫山(“於”古音与“巫”同)。《山鬼》所表现的是一个未出嫁即逝的女子的思想情绪,她所盼望的即她的已订婚而未成婚的夫婿。诗篇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塑造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怪 > 山𤢖 > 山鬼 山鬼 shānguǐ 傳說中的山中怪物,即山𤢖。南朝梁·鄭緝之《永嘉郡記》:“安國縣有山鬼,形體如人而一脚,裁長一尺許,好噉鹽,伐木人鹽輒偷將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澗中取石蟹,伺伐木人眠息,便十十五五出就火邊,跂石炙噉之。嘗有伐木人見如此,未眠之前,痛燃石使熱,羅置火畔,便佯眠看之。須臾魅出,悉皆跂石,石熱,灼之,跳梁叫呼,駡詈而去。此伐木人家後被燒委頓。”唐·杜甫《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户》詩:“山鬼獨一腳,腹蛇長如樹。”宋·洪邁《夷堅乙志·宜興民》:“宜興民素以滑稽著。有山鬼入其室,自天窗垂一足徹地,黑毛𣯶𣯶。民戲謂之曰:‘若果神通,更下一足。’鬼不能答。少頃收足去,自是不復至。”清·洪亮吉《山齋訪冒嗚茹壽衢兩秀才》詩:“書聲出户蟲不鳴,山鬼一足深宵行。人頭魚身慣窺户,見慣不怪心能平。”參見本類“山𤢖”、“山蕭”。 山鬼shān guǐ❶山中的鬼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固不过知一岁事也。” 山鬼山鬼又称峒主鬼,是解放前黎族一些人信奉的一种鬼神。关于它的来由,有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有两个女孩到山上干活,当她俩来到山麓时,听见蛇的叫声,便回声答应,谁知蚺蛇就把其中一个女孩吞进肚子里去了。剩下的女孩正在惊慌失措的时候,忽然她身旁的一条藤开口对她说:“你不要怕,我来救你,快爬到我的身上!”女孩听了便急忙爬到藤条上去,蚺蛇跟追爬上,竟被藤条缠死了。女孩便对藤条说: “我没有什么东西好报答你,只好送一只鸡和一个糍耙来祭你吧。”后来此事传开了,群众都以为藤条就是山鬼变的,从此人们做鬼时,也用鸡和糍耙来祭山鬼。据说山鬼也是森林中的主宰,管辖山猪和各种野兽,出猎时不祭山鬼,就打不中猎物。群众中传说,从前有一个老人在山上打中一只大山猪,因山猪太重,一个人抬不回来,于是回村里请人帮忙,谁知来到原地一看,山猪却不见了,老人这才想起可能是山鬼作弄。于是备祭品去祀奉山鬼一番,再去寻找,才又看见自己猎到的山猪。 山鬼 山鬼湘剧新编大型古装高腔剧目。盛和煜编剧。剧本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屈原的一次奇遇,通过比较通俗的方式、有民族特色的样式,塑造了一个不同于历史、不同于郭沫若《屈原》的另外一个屈原形象。1987年湖南省湘剧院排演,同年参加省首届 “洞庭之秋” 艺术节,获得专业戏剧创作一等奖,1988年赴北京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演出奖; 1989年湖南省第二届戏剧剧本评奖中又获优秀剧本奖。剧本发表于《剧本》月刊1987年第11期。 ☚ 风过小白楼 风暴过洞庭 ☛ 《山鬼》shan guiMountain Goddess(from Elegies of Chu)→屈原 (Qu Yuan) 山鬼《楚辞·九歌》之一。山鬼,山中的女神。因不是正神,故称为鬼。洪兴祖《楚辞补注》:“《庄子》曰:‘山有夔’,《淮南》曰:‘山出阳’,楚人所祀,岂此类乎?”楚国神话中有“巫山神女”的传说,此“山鬼”可能是早期流传的神女故事。本篇为祀山鬼的祭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