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山西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市(杏花岭区)/古交市(东曲街道)/清徐县(清源镇)/阳曲县(黄寨镇)/娄烦县(娄烦镇)/大同市(城区)/大同县(西坪镇)/阳高县(龙泉镇)/天镇县(玉泉镇)/广灵县(壶泉镇)/灵丘县(武灵镇)/浑源县(永安镇)/左云县(云兴镇)/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井坪镇)/山阴县(岱岳乡)/应县(金城镇)/右玉县(新城镇)/怀仁县(云中镇)/阳泉市(城区)/平定县(冠山镇)/盂县(秀水镇)/长治市(城区)/长治县(韩店镇)/潞城市(潞华街道)/襄垣县(古韩镇)/屯留县(麟绛镇)/平顺县(青羊镇)/黎城县(黎侯镇)/壶关县(龙泉镇)/长子县(丹朱镇)/武乡县(丰州镇)/沁县(定昌镇)/沁源县(沁河镇)/晋城市(城区)/高平市(北城街道)/泽州县(南村镇)/沁水县(龙港镇)/阳城县(凤城镇)/陵川县(崇文镇)/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北城街道)/定襄县(晋昌镇)/五台县(台城镇)/代县(上馆镇)/繁峙县(繁城镇)/宁武县(凤凰镇)/静乐县(鹅城镇)/神池县(龙泉镇)/五寨县(砚城镇)/岢岚县(岚漪镇)/河曲县(文笔镇)/保德县(东关镇)/偏关县(新关镇)/晋中市(榆次区)/榆次区(新建街道)/介休市(北关街道)/榆社县(箕城镇)/左权县(辽阳镇)/和顺县(义兴镇)/昔阳县(乐平镇)/寿阳县(朝阳镇)/太谷县(明星镇)/祁县(昭余镇)/平遥县(古陶镇)/灵石县(翠峰镇)/临汾市(尧都区)/侯马市(路东街道)/霍州市(开元街道)/曲沃县(乐昌镇)/翼城县(唐兴镇)/襄汾县(新城镇)/洪洞县(大槐树镇)/古县(岳阳镇)/安泽县(府城镇)/浮山县(天坛镇)/吉县(吉昌镇)/乡宁县(昌宁镇)/蒲县(蒲城镇)/大宁县(昕水镇)/永和县(芝河镇)/隰县(龙泉镇)/汾西县(永安镇)/运城市(盐湖区)/永济市(东城街道)/河津市(城区街道)/芮城县(古魏镇)/临猗县(猗氏镇)/万荣县(解店镇)/新绛县(龙兴镇)/稷山县(稷峰镇)/闻喜县(桐城镇)/夏县(瑶峰镇)/绛县(古绛镇)/平陆县(圣人涧镇)/垣曲县(古城镇)/吕梁市(离石区)/离石区(凤山街道)/孝义市(新义街道)/汾阳市(太和桥街道)/文水县(凤城镇)/中阳县(宁乡镇)/兴县(蔚汾镇)/临县(临泉镇)/方山县(圪洞镇)/柳林县(柳林镇)/岚县(东村镇)/交口县(水头镇)/交城县(天宁镇)/石楼县(灵泉镇)

☚ 曲周县(曲周镇)   山西省(太原市) ☛

山西省Shanxisheng

中国北部的内陆省。辖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忻州、晋中、临汾、运城10个地级市和吕梁地区,古交、潞城、高平、原平、介休、孝义、离石、汾阳、侯马、霍州、河津、永济12个县级市,84个县。总面积15.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297万(2000)。省会太原市。境内山区占总面积的80%。东部以太行山为主,由北往南主要有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西部以吕梁山为主,从北向南分布着采凉山、洪涛山、黑驼山、管涔山、云中山、卢芽山、关帝山、紫荆山、龙门山等山脉。五台山海拔3058米,为全省最高峰。共有大小河流1000余条,分属黄河和海河2大水系。属黄河水系的有汾河、沁河、涑河、昕水河和三川河;属海河水系的的有桑乾、滹沱河和漳河。
❶体育组织。1953年成立山西省体育运动委员会,2000年改为山西省体育局。体育局有职工5215人,其中有运动员968人、专职教练916人、科研人员54人、管理人员1709人。有37所学校全国先进传统体育学校。
❷体育竞技。自1985年山西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夺得1100枚金牌、720枚铜牌。1990~1995年山西省有1人1次破1项世界纪录、2人2次超2项世界纪录、2人3次超3项亚洲纪录、1人1次超1项亚洲纪录、有25人26次破23项全国纪录。全省有10人参加23~25届奥运会比赛,有9名运动员和2名教练员参加第11、12届亚运会。优秀运动员有周兰荪、仇宝琴、高育葵、赵日荣、周晓兰、孙秀兰、张卫红、周素英、郭秋香、原文庆等。
❸全民健身运动。山西省有17个全国体育先进县,4个省体育先进县,163个省体育先进乡镇,150个省体育先进村 (含6个全国体育先进村)。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有1200万。体育运动学校在校学生3459人。
❹重要赛事。山西省举办过康宝杯山西围棋棋王战、山西省首届体育运动大会、山西农民运动会等赛事。
❺体育设施。全省共有36个体育场、7个体育馆、有看台的灯光球场233个、运动场127个、射击场15个、游泳场73个。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有12片室内木地板羽毛球场和6片室内水泥羽毛球场,条件符合国家级比赛要求。
❻体育科研。1980年成立山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地市体委也建立了科研所(室)。1998年7月省级运动能力重点实验室成立。全省共有10多篇论文入选奥运会、亚运会科学大会及国际性论文报告会。
❼体育立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后,出台了《山西省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太原、大同相继出台了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并建立省级体育执法队伍。


国际乒乓球挑战赛(大同站)

山西省【同义】总目录


山右三晋山西省

山西省

位于华北平原以西,简称“晋”。面积15.62万km2。2000年人口3247.8万,其中农业人口2372万,非农业人口875.8万。辖1地区、10地级市、12县级市、85县。省会太原。境内东西两侧为山地;中间是一连串珠状盆地。山地约占全省面积35.7%,丘陵占44.6%,盆地占19.7%。气候属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自北而南-12~-2℃,7月约26℃。无霜期约5~7个月。年降水量400~500mm。本省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汾河是黄河第2大支流,全长716km,流域面积39400km2。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643.8亿元,工业总产值945.2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2.3亿元。全省有耕地434.2万hm2,垦殖率为27.9%。林地面积343.5万hm2,森林覆盖率20.1%。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8.9%,以小麦、玉米、谷子为主。2000年产粮食853.3万t,棉花4.4万t,油料44.8万t,肉类65万t,禽蛋40.3万t,淡水产品2.6万t。山西素称“煤铁之乡”,煤炭保有储量2565.3亿t,铁矿石保有储量33.5亿t。是以煤炭、冶金、机械、化工为主体的重工业基地。200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2.51亿t,钢472.7万t,铝17.6万t,化肥170.42万t,发电量624.7亿kW·h。传统名特产有汾酒、竹叶青酒、清徐陈醋等。全省有同蒲、石太、京原(北京—原平)、太焦(太原—焦作)等铁路,境内铁路营业里程2512km,公路线路里程55408km,民航航线23条。省内有山西大学、华北工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等24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2.56万人;科研机构192个;公共图书馆121个,博物馆74个。名胜古迹主要有太原晋祠、云冈石窟、浑源悬空寺、黄河壶口瀑布以及五台山、恒山等。山西省2003年总人口3314万,地区生产总值2456.59亿元,人均7412元。工业总产值2439.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9.3亿元。普通高校45所,在校学生27.29万人。到2005年底山西省总人口为3355万。

  • 陶器
  • 瓷器
  • 铜器
  • 漆木器
  • 绘画
  • 法书
  • 雕塑
  • 石窟
  • 遗址
  • 建筑
  • 杂项
☚ 双盘龙三足石砚   陶器 ☛
山西省

山西省

山西省简称晋,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中部,东西两侧有太行山、吕梁山,南北两端是中条山、恒山,黄河流经西南省境。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有汉、回、蒙古、满等民族。省城太原市是一座重工业城市,其他重要城市有大同、阳泉等。辖5个地区,6个地级市,16个县级市,85个县。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晋。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处,省级400多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之萃。其中,以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南禅寺,集北魏至清代多种建筑为一体的佛光寺及显通寺、塔院舍利塔最为有名;建于北魏的恒山悬空寺悬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惊险奇特著称;太原的晋祠是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的游览胜地;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芮城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道观建筑群,宫内壁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珍品;永济普救寺是《西厢记》、《莺莺传》故事发生地;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武庙;云冈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气势雄伟。雕刻精细;应县木塔建于文代,高67.31米,是中国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因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闻名的祁县乔家大院,加上祁县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共同组成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
山西名山大川遍布, 自然风光资源丰富优美。北岳恒山是五岳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绵山气候宜人, 自古就是避暑胜地,晋国名臣介子推携母被烧死于此山;北武当山、灵空山、管涔山等也各有特点;黄河壶口瀑布是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全国第二大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西还建有庞泉沟、芦芽山、历山、莽河等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景致各异,有古树名木、珍稀动物出没,褐马鸡是国家珍稀动物。
山西是老革命根据地,革命活动遗址和革命文物遍布全省,如著名的八路军总部旧址、黎城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文水刘胡兰纪念馆等。
山西的土特产品种类繁多。杏花村汾酒是中国古老的历史名酒,色如水晶美玉,清香纯正,味美无穷,畅销国内外;山西老陈醋甜绵酸香,不仅调味上佳,还可消食、美容、杀菌;沁州黄小米形如珍珠,是皇家贡品;平遥牛肉色、香、味俱全;清徐葡萄、汾阳核桃、柳林木枣、同川梨、太原头脑等土产名吃也是风味各异、回味无穷。
山西省因地势较高,东南面又有山岭阻挡海洋气流,故较邻近的华北平原气温低,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春季的风沙很大。山西的最佳旅游季节在5-10月。

☚ 概况/地域文化   山西的村落 ☛
山西省

141 山西省

简称晋。位于华北平原以西、黄河中游以东、黄土高原的东部。因位在太行山以西得名。省人民政府驻太原市。全省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人口2776.8万人(1990年)。民族有汉、回、满、苗、瑶、蒙古、朝鲜、维吾尔等族。农产有小麦、高粱、玉米、谷子、棉花等。矿产丰富,煤储量居全国首位。工业有煤炭、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纺织等。主要城市有太原、大同、长治、阳泉、晋城等。名胜古迹有晋祠、云岗石窟、应县木塔、悬空寺、五台山、恒山、永乐宫等。

☚ 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 ☛

晋祠/云冈石窟/大同九龙壁/尧陵和尧庙/解州关帝庙/永乐宫/应县木塔/悬空寺/壶口瀑布/五台山/恒山

☚ 野三坡   晋祠 ☛
山西省

山西省Shanxisheng

简称“晋”。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东缘,华北大平原以西,太行山与黄河中游峡谷之间,轮廓略似一个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长682公里,东西宽384公里。四周山环水绕,与邻省的自然界线十分清楚,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为界,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南省。全省面积15.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755万(1988年)。
本省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兼有丘陵、盆地。除中南部几个盆地和河谷地势较低外,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的华北大平原相比,呈现强烈隆起形势。整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低起伏很显著,全省最高处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的垣曲县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180米,高低相差约2800米。总观全貌,全省东西两侧为隆起的山地,中部为一系列断陷盆地,整个地貌明显地分成三大自然地带。东北部有五台山、恒山,海拔多在1500~2000米。恒山为我国“五岳”中的北岳。五台山主体由五个台状山峰组成,是我国佛教胜地,山中多著名古寺。太行山蜿蜒于山西与河北、河南交界处,岭脊海拔1500~2000米,挺拔于其东面仅几十米的华北大平原之上,雄伟壮观,形成了华北地区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中南部的太岳山和中条山,山脉较短,地势较低,约1000~1500米。展延在黄河与汾河之间的吕梁山,山势雄伟,北段不少山峰超过2500米。吕梁山以西通常称为“晋西高原”,海拔约1000米,地面覆盖厚10~100米以上的黄土,经过长期的流水侵蚀,切割成梁、塬、峁为主体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从东北向西南分布着五个串珠状盆地,它们是:大同、忻(县)定(襄)、太原、临汾和运城等盆地,其中太原、临汾盆地面积较大,大同、忻定盆地较高;大同盆地海拔约1000米,运城盆地海拔350~500米。晋东南太行、太岳二山之间还有较大的长治盆地。这些盆地,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有河流及地下泉水灌溉,是山西耕地集中地区,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自古以来,纵贯山西中部的河谷盆地,是塞外民族与中原汉民族交往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山西气候大陆性特征较显著,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由于位居内陆,加以地势较高,四周多山,使海洋影响减小,形成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润多雨,秋季短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4~14℃之间,日较差在10~15℃以上,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山地和盆地差别也较大,中条山南麓年平均气温达13.8℃,雁北右玉仅3.7℃,相差达10℃以上;北部和一些山地冬季延长达7个月,南部仅5个月,无霜期由北部的100天,向南逐渐增加到200天以上。7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不大,为22~26℃。全省年平均降水量534毫米,降水的年际及地区间分配极不平衡,呈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 山地多于盆地,东南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降雨集中在6月至8月,秋季又略多于春季,冬干少雨。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由于气候不稳定,造成旱、涝、风、冻、雹等灾害频繁,尤以旱灾较多,影响农业生产。
山西河流分属黄河和海河水系,黄河流域占全省面积62%,海河流域占38%。黄河流经晋陕峡谷,汇集吕梁山西坡各河流,至风陵渡折向东流。汾河是全省最大河流,全长695公里,流经省内中部太原、临汾盆地等经济发达区,至河津汇入黄河。沁河流经晋东南盆地,流向河南省。东北部桑干河和东部的滹沱河、漳河都东流入海河。山西水资源十分贫乏,是全国严重缺水的省区之一,人均水资源量540立方米,相当全国人均的1/5,居全国各省区倒数第2位;除西部黄河沿岸和东南部漳河、沁河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外,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
本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煤、铝土、耐火粘土、镓、珍珠岩、钛(金红石)、镁盐、石灰岩、铁、铜、石膏、芒硝等居全国前10位,而煤和铝土矿居全国首位。山西是我国著名的 “煤海”,截止1985年底,全省累计探明储量达2200多亿吨,约占全国1/3。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炼焦煤占全国53%,无烟煤占全国4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省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已初步形成一个以煤炭为重点、重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的国民经济体系。1985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80.68%,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等工业部门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2%以上,是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体的重型产业结构。山西是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煤炭产量占全国的1/4,其中煤炭外调量占全国省际煤炭调出总量的3/4,遍及全国26个省市,并远销国外。因此,山西的煤炭工业建设,对全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全省煤炭资源集中在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和河东等六大煤田。大同——宁武煤田为全省最大煤田,现已建成以大同和平朔为主的大型动力煤基地,大同煤矿年产达2500万吨以上,是我国最大煤矿,平朔为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露天煤矿。太原西山和霍西是炼焦煤基地; 晋城、阳泉是大型无烟煤基地,其他中、小煤矿遍布全省。在煤炭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的电力工业,大同、神头、太原、娘子关、霍县、侯马、永济、阳泉为重要火电基地,不仅供本省用电,还通过电网,输电到京津及河北等省市。化学工业主要有化肥和基本化工; 冶金工业以钢铁、铜、铝为主。太原是重要钢铁和化工中心,河津为新建炼铝中心。重型机械、机床、纺织机械、运输机械制造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轻工业以棉纺织为主。主要工业中心为太原、大同、临汾、榆次、长治和阳泉等。
山西农业以耕作业为主,林、牧业相对薄弱。主要粮食为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小麦主要产区为晋中、晋南和晋东南盆地; 玉米分布很广,但以太行山区最多;谷子的传统产区为晋东南,“沁州黄”为优良谷子品种。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和油料,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是棉花主要产区,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葵花、蓖麻、花生等。
铁路是全省运输网的骨架,现有7条铁路干线和10余条支线。同蒲铁路北起大同,南抵风陵渡,纵贯全省重要城市和经济区,是省内外联系的重要干线,现已完成全线复线和电气化,其他干线,如京包、京原、石太、太焦等铁路均与同蒲接轨,由于煤炭外调任务重,正计划修建大秦、侯(马) 月 (山)、侯(马)西(安)和朔(平朔)石(家庄)等铁路。公路网以晋中、晋南、晋东南各盆地较稠密,吕梁等山区交通较困难,为了保证煤炭运输和促进经济发展,仍需加强交通建设。
省会太原市,位于晋中盆地北端,居全省中心位置,汾河由市区穿过。是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建设城市,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已建成以能源、冶金、机械、化工为主体,兼有纺织、食品、轻工、电子工业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太原钢铁公司、太原重型机器厂和太原化学工业公司均为国家重点骨干企业,生产各种优质合金钢、冶金设备、合成氨、硝铵等产品,在全国有一定地位。

☚ 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 ☛
山西省

山西省

清代设置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清史稿·地理志七》:“山西:〔《禹贡》冀州之域。清初沿明制为省,置总督、巡抚。顺治末,总督裁。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并冀南、冀北置雁平道。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置归化厅。二年,增直隶州8。(平定、忻、代、保、解、绛、吉、〕。三年,增府2,〔宁武、朔平〕。 六年,升蒲、泽2州并为府,置归绥道。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增置绥远厅同知。二十五年,又以归绥所属地增置五通判。与归、绥2厅并属归绥道。二十九年,裁归化城通判。三十七年,吉州改属平阳府,霍州为直隶州。今领府9,直隶州10,厅12,州6,县85。东界直隶井陉;西界陕西吴堡;南界河南济源;北界内蒙古四子部落草地。广880里,袤1620里。北极高34度57分至41度50分。京师偏西3度4分至5度45分。东北距京师120里。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编户1990035,口9219987。”

☚ 莎车府   山阳郡 ☛
山西省

山西省Shanxisheng

简称晋。地处华北平原以西,黄土高原的东部,北纬34°35′至40°45′,东经110°15′至114°32′。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相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两省相望;北面出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境内平面轮廓略呈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全省可分为东部山地、西部黄土高原和中部盆地三个地形单元。东部山地以太行山脉为主,有恒山、五台山、太岳山、中条山等;西部黄土高原以吕粱山为主体,水土流失严重;中部盆地包括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等盆地,因断层陷落而成。全区属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古属并州,春秋时为晋国,战国时为赵地,秦为并州,唐为河东道,宋为河东路及辽属西京道,元属中书省,明置山西布政使司,清为山西省。今省会太原市。现辖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6个省辖市,雁北、忻州、晋中、吕粱、临汾、运城6个地区,7县级市及93个县。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 875万。绝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满、苗、瑶、蒙古等民族。山西是有名的“煤铁之乡”,煤炭资源占全国总储量的1/3,产量占全国1/4。还有铁、铝、铜、硫、矾土、池盐等。煤田遍布全省三分之二的县份,煤种齐全,煤质优良,而以烟煤最多。主要有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工业。有大同煤矿、神头(平朔)坑口电站、潞城化肥厂、山西铝厂等大型企业。著名传统工业品有杏花村汾酒、长治陶瓷、清徐陈醋。南部农产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花生、大豆、烟草。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区,水稻种植正在发展,以太原盆地晋祠一带历史最久。雁门关以北以产谷子、莜麦、胡麻、甜菜为主,也种植少量春小麦。畜牧业以晋西北一带集中,主要牲畜为牛、羊、马、驴、骡。著名优良品种有晋南大黄牛。林业以关帝山林区最重要,中条山有一些原始林保存。水果以梨、枣较多,名产稷山枣、原平梨、清徐葡萄等。同蒲铁路为纵贯全省的干线,它与陇海、石太、京包及京原、太焦等省际干线相连,还有新建的太岚铁路及多条支线,组成了全省铁路网。公路四通八达,有贯通南北的水泉堡—茅津渡、得胜口—长治南北大干线,及贯穿东西的小坪上—禹门口,下湾—七郎窝、旧关—军渡、孙启庄—二道梁公路干线。航空以太原为中心,可通北京、西安、延安及长治、大同等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国家和省级保护的文物古迹7 000多处。有太原晋祠、永宁寺、平遥双林寺、云岗石窟、应县木塔、悬空寺、五台山、广胜寺、关帝庙、永乐宫、襄汾丁村遗址、侯马古晋国遗址、晋华寺等。

☚ 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 ☛
山西省

山西省

简称晋。省会太原市。位于华北平原西侧,黄河中游地区。北倚长城与内蒙古毗连;南与河南接壤;东有太行山为屏,与河北结邻;西有黄河为带,与陕西相望,故称山西,亦称河东。面积15.6万平方公里。辖5地区、6地级市、16县级市、85县(1998年底)。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丁村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多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遗址遍布全省。晋南地区古文明尤为发达,史传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皆在此。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古老神话传说,为三晋文化增添了神奇色彩。殷商时期,既是王者“邦畿千里”之地,也是“封邦建国”之土。西周初,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山西,先称唐,后改称晋。春秋时,晋成为黄河流域强大诸侯国。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史称三晋。《诗经》之“唐风”、“魏风”诸多脍炙人口篇章,即为周代晋地社会民生风貌的形象写照。秦置太原、河东、上党、雁门、云中、代等郡。汉置并州。公元398年,鲜卑拓跋部建北魏政权,将都城由盛乐迁至平城(今大同)。隋山西分十三郡,于晋阳设河北道行台,为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洛阳的政治、军事中心。唐为河东道。五代时期,沙陀族以山西为根据地,先后建后唐、后晋、后汉政权。以太原为陪都,称北京。宋为河东路及西京道(属辽)。元属中书省,置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宣慰使司。明置山西布政使司,设大同、太原、平阳等府及汾、沁、泽等州。清始称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通称山西高原,峰岭纵横,盆地川谷错落其间,高低悬殊,最高为五台山的北台顶,海拔3058米,最低在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180米。省境名山有太行、王屋、中条、吕梁、五台、恒山,名川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桑干河、沁河、漳河等。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地区差异大,年均温8℃—10℃,夏无酷暑,冬季寒冷,大部地区年均降水量400—650毫米,地表水资源不足。在我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山西大部属冀晋山地半旱生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区,吕梁山以西属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干草原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鸟类290余种,哺乳类74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原麝、石貂、梅花鹿、猕猴、褐马鸡、黑鹳、大天鹅、鸳鸯等18种。矿产资源富饶,多种矿藏居全国前列,重工业发达,为我国重要煤铁能源基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水利建设、造林绿化的不断进行,农牧林业发展迅速。光芒不熄的三晋文化,孕育了大批英杰人物。历史上武有卫青、霍去病、关羽、杨业父子等,威震当时。文如狄仁杰、裴秀、司马光、王维、柳宗元、白居易、元好问、罗贯中等,或兴邦治国,或佳作鹰扬。现代及当代各业风流英豪,更是层出不穷。旅游资源甚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五座:大同市、平遥县、代县、祁县、新绛县。古建筑遍布全省,现存宋元以前地面古建筑占全国同期古建筑约十分之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晋祠、平遥城墙、双林寺、镇国寺、云冈石窟、平城遗址、华严寺、善化寺、悬空寺、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崇福寺、西侯度遗址、广武汉墓群、岩山寺、平型关战役遗址、佛光寺、南禅寺大殿、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显通寺、广胜寺、丁村遗址、丁村民宅、陶寺遗址、侯马晋国遗址、解州关帝庙、永乐宫、万荣东岳庙、司马光墓、禹王城遗址、大云院、天台庵、法兴寺、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玉皇庙、青莲寺、许家窑——侯家窑遗址、西阴村遗址、旌界遗址、曲村——天马遗址、府州城、崇庆寺、关王庙、则天庙、南北吉祥寺、孔氏南宗家庙、姬氏民居、牛王庙戏台、绛州大堂、榆次城隍庙、霍州州署大堂、千佛庵、万荣后土庙、祆神楼、龙山石窟、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四处: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五老峰风景名胜区。还有18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历山、芦芽山、庞泉沟、莽河猕猴等4处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旅游节庆活动有寻根祭祖节、威风锣鼓节、五台山国际旅游月等。工艺品有并州剪刀、澄泥砚、段亩砚、蝴蝶杯、平遥推光漆器、平阳木版年画、平定砂货、稷山螺钿、潞城草帽辫等。美食品有汾酒、竹叶青、老陈醋、太谷饼、稷山板枣、清徐葡萄、平遥牛肉、五台山苔蘑等。交通便利。同蒲铁路纵贯全省,石太、京包、大秦铁路为之羽翼,四通八达。航空以太原为中心可达全国各大城市。

☚ 沙城白葡萄酒   山西 ☛

山西省

简称“晋”。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之东。省会太原市。自汉至晋皆属并州。唐属河东道、宋置河东路,金属河东北路,河东南路及西京路。元直隶中书省,清初为山西省。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2755多万(1988年)。地处高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70%以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有吕梁、太行、五台、恒山、太岳、中条等山。黄河环绕于西面和南面,水力资源丰富,支流有汾、涑、沁等河。有较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年降水量330—600毫米,自东南面西北递减。雁门关以南主产小麦、高粱、玉米、棉花等。以北主产谷子、莜麦和胡麻。畜牧业发达。拥有煤、铁、铜、铝等多种矿产资源,煤炭资源尤为丰富。煤炭、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纺织等工业发展迅速。建有大同、平朔、古交等大型煤矿。特产以“汾酒”著名。有京包、京原、同蒲、石太、太焦、邯长、侯西等铁路。主要城市有太原、大同、阳泉、榆次、长治、临汾、侯马、忻州、晋城、运城等。有晋祠、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永乐宫、恒山、五台山等名胜古迹。

山西省

简称“晋”。因在太行山以西而得名。位于黄河中游以东,华北平原以西。省会在太原市。春秋为晋地,战国为赵国,兼属韩魏。秦置太原、河东、上党、雁门、云中、代等郡。汉置并州。唐属河东道。北宋属河东路及辽西京道。元置山西道宣慰司,属中书省。明置山西布政使司,治所在阳曲(今太原市)。清改为山西省,治所不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