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女民兵连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妇女抗日军事团体。1936年秋,中共北方局派薄一波、杨献珍、董天知等到山西,与阎锡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并利用阎锡山的名义合法举办军政训练班,培养抗日骨干。军政训练班最初有5个连,1937年1月扩大到12个连。第11连,全部是女学员,共190余人,她们来自全国16个省市,绝大多数是进步女学生,一部分是青年女工。中国共产党党员刘亚雄担任政治指导员,连、排、班干部由阎锡山军队选派。该连下辖3个排,每个排由3个班组成。女兵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进行政治学习。政治课请共产党员讲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三民主义”、“唯物主义”、“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帝国主义论”、“民运工作”、“妇女问题”等。女兵课余时间阅读进步书刊,深入家庭做社会调查,深入工厂、街道,为群众演剧唱歌,进行抗日宣传。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后,大部分女兵被分配到山西各地发动群众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一部分女兵组成“山西妇女战时服务团”,奔赴前线,还有30名女兵坚决要求加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被编入一总队第二大队第四中队第三队,成为女兵排,到达抗日前线五台山。1937年9月,女兵排改编为妇女队,直属一总队政治部领导,纪毓秀任指导员,进行独立活动。不久,又改编为一纵队妇女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