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山芝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山芝麻

药名。
❶见《福建民间草药》。又名岗油麻、山油麻、假芝麻、假油麻、石秤砣。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的根。分布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及西南地区。苦、微甘,寒,有小毒。解表清热,消肿解毒。
❶治感冒高热,扁桃体炎,咽喉炎,腮腺炎,肠炎,痢疾。煎服:9~15g。
❷捣敷治外伤出血,痈肿,疔疮,毒蛇咬伤。内服过量可出现头晕,恶心,腹泻等反应。孕妇忌服。本品含山芝麻酸甲酯(Methyl helicterate)、山芝麻宁酸(Helict-erilic acid)及其甲酯、白桦脂酸、齐墩果酸。根皮含曼宋酮等。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❷见清·赵学楷《百草镜》。为六轴子之别名,详该条。

山芝麻narrowleaf screwtree

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又称山油麻。梧桐科,山芝麻属。小灌木,高1 m。小枝有短绒毛。叶披针形至窄矩圆形,长3~8 cm,宽1~2.5 cm,全缘,叶下面有星状短柔毛。花序腋生,有数朵花,花5出数;雌雄蕊柱与萼茼近等长。蒴果长约1.5 cm,被星状毛。分布于中国南部各省区;亚洲南部也有分布。生于荒地或草坡,茎皮纤维可代麻用。根、叶入药,有清热解毒之效。

山芝麻shānzhīmɑ

中药名。见《福建民间草药》。别名岗油麻、山油麻、石秤砣。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 的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与西南等地。苦、微甘, 寒, 有小毒。清热解毒,止咳。治感冒高热, 扁桃体炎, 咳嗽, 肠炎, 痢疾。外敷痈肿疔疮。煎服: 6 ~ 12 克。内服过量, 可见头晕、恶心、腹泻等毒性反应。孕妇忌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山芝麻

山芝麻

山芝麻,又名山油麻、野芝麻、假芝麻、油麻甲。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原名岗油麻。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 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 的根或全草。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贵州等省区。
本品味苦、微甘,性寒。有小毒。归心、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腹痛泻痢、结核病、痈肿疮毒、痄腮、面部湿疹及毒蛇咬伤等证。治时行感冒及小儿高热不退,用山芝麻配荆芥、生石膏、天花粉等煎服; 治风热咳嗽,则可与两面针、枇杷叶同用。山芝麻又能清利咽喉,消肿止痛,多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可配金樱子根、鹅不食草、入地金牛等煎服或含漱。治夏令暑湿所致的痧气脐腹绞痛、呕吐泄泻,可用本品单味煎服; 若为寒湿所致的腹痛吐泻,宜配蕲艾叶、黄荆叶同用。治湿热下痢,每与凤尾草、车前草同煎。此外,山芝麻治结核病有一定效果,如肺结核、淋巴结核、骨与关节结核,均可用根煎服。治痈肿疮毒、痄腮,外敷或内服均可。山芝麻根酒煎饮服及外搽,可治毒蛇咬伤; 捣敷止刀伤出血。煎服,9~15g; 鲜品15~30g。本品内服过量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虚寒者及孕妇忌服。
实验研究: 山芝麻根含山芝麻酸甲酯、山芝麻宁酸甲酯、山芝麻宁酸、白桦脂酸和齐墩果酸。在试管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瓶尔小草   马槟榔 ☛
000019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