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涛205—283“竹林七贤”之一。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字巨源。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嵇康临刑时,谓其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年四十,始为郡主簿。与司马懿之妻系中表亲,见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后见司马师执政,欲倾心依附,乃见师。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钟会作乱于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出为冀州刺史时,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职。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原与嵇康交游,当官后,欲召康任尚书吏部郎,康致书与之绝交,原有集十卷,已佚,今有辑本。 山涛shān tāo(字)李镛,清代画家。 山涛shān tāo(字)许嗣隆,清代人,康熙进士。 山涛 山涛205—283字巨源,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好老庄,常与嵇康、阮籍、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饮酒谈玄,号“竹林七贤”。在魏官至尚书吏部郎,入晋官至司徒。晋武帝时尝主持吏部十余年,每甄拔人物,皆亲为品题,奏于武帝,时称“山公启事”。今存“启事”五十余则,见严可均《全晋文》。另有《乞骸骨表》、《上疏告退》等文,载《晋书》本传。原有集十卷,已散佚。 ☚ 左延年 阮籍 ☛ 山涛205—283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人。西晋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少孤贫,四十岁始任郡主簿。与司马懿有亲属关系,见懿与曹爽争权,遂隐居不问世事。后司马师兄弟掌权后,涛倾心依附。入晋,任大鸿胪、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官至司徒。主持吏部十余年,每选用人物,皆亲作评论,世称“山公启事”。原有集十卷,已佚,今有辑本。 山涛西晋散文作家。字巨源。河内怀(今河南武陟县西南)人。竹村七贤之一。家贫早孤,而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老庄,每隐身自晦。曾与嵇康、吕安友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年40岁,始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掾。晋武帝受禅,命为大鸿胪,旋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后为吏部尚书。所甄拔人物,搜访贤才,各为题目,使显名当时,故时称“山公启事”。累官至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山涛虽为竹林七贤之一,但未能坚持隐退,40岁以后便出仕为官。在任吏部尚书时,想请嵇康出来替代自己的职务,不但未成,嵇康还因此与之绝交,写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有集5卷,已佚。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其遗文。 山涛【同义】总目录 山涛山公 山涛shān tāo〖名词〗 山涛205—283魏晋之际玄学家,字巨源。河内(今河南武陟县)人。“竹林七贤”之一。早孤,家贫, “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晋书·山涛传》)。自幼喜好《老》、《庄》。与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成、王戎交好,常做竹林之游,故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年四十始做官。后依附司马氏,历任尚书吏部郎、大将军从事中郎、相国左长史等官。为此,嵇康与之断交,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入晋后,任大鸿胪、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后拜司徒。位置三公,历官显要。曾掌选拔官吏,每选用人物,亲作评论品题,世称“山公启事”。原有集十卷,已佚。《全晋文》中有《山公启事》五十余则。 山涛205~283西晋玄学家,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人交游,为 “竹林七贤”之一。魏末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隐身不问世事,待司马师执魏政柄,方才出仕。晋初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选用官吏,都亲自加以评论,当时号称 “山公启事” 。欲引嵇康出任吏部尚书,嵇康作书与他绝交。原有集,已佚,今有辑本。 山涛205~283Shan Taoproser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 (今河南武陟西)人。性好老庄,每隐身自晦。后遇阮藉,为“竹林七贤”之一。历仕魏、晋两朝。年四十始为郡主薄、河南从事。司马懿与曹爽争权,隐居不仕。晋初命守大鸿胪,后为吏部尚书、太子少傅等职。所甄拔人物,各为题目,亲作评论,号为“山公启事”。累官至右仆射,加侍中。晚值后党专权,多有讽谏,帝知而不能改。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 山涛205—283西晋大臣、学者。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少有器量,喜爱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为“竹林七贤”之一。他与司马懿有亲戚关系。见懿与曹爽争权,隐居不仕。司马师执魏政时才出仕。入晋任吏部尚书、太子少傅。晚年值后党专权,多有讽谏。他主张加强战备, 常年不懈。他身居荣贵,贞慎俭约。选用人才,都亲作评论,当时号为“山公启事”。原有集,已佚,今有辑本。 山涛205—283字巨源。西晋河内怀县(河南武陟西)人。司马懿亲戚。好老庄, “竹林七贤”之一。隐身不问世事,在魏末权势之争中持中立态度。年四十始为郡主簿,不久辞官。司马师掌权后再度出仕。晋初,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典掌选举十余年。每一官缺,常拟数人供武帝选用。终官司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