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山河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山河堰Shanhe weir

古代汉中地区褒水上的低坝引水灌溉工程。相传为西汉萧何、曹参创建,宋代大加修治。北宋在褒水上筑有3座拦河溢流堰,两岸开挖4条干渠,灌田4万亩。南宋时增至6座堰,灌溉面积达到23万亩。明、清时仍有灌溉之利,1940年用近代技术筑坝改建为褒惠渠。

山河堰

即今石门水库的前身,古代汉中盆地最重要的灌溉工程。设在汉江支流褒水即将出山处,始创自秦汉之际。相传萧何在此建堰,用以灌田,故最初被称为“萧何堰”。久之,讹传为“山河堰”。最初可灌田4万余顷,后来曾被毁弃很长时间,直到北宋初又重新修复。宋真宗时,许逖主持修复汉代旧堰,收到明显效果,粮食产量迅速提高。此后,北宋政府一直很重视山河堰的维修。宋室南迁后,山河堰又一度废弃。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吴玠等人又主持修建山河堰。其后,山河堰多次被山洪冲溃,宋政府又屡次加以修复。山河堰由六个主要堰水和分水堤坝组成,在宋代时有大小灌溉渠道六七十条,构成了密集的灌溉网。宋代时可灌田二三千顷。它对汉中盆地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山河堰

山河堰

位于市北20公里处。楚汉相争,粮草紧急,萧何、曹参在褒河中游修筑此堰,灌田种粮。原名萧何堰,后讹传为山河堰,为汉中地区史载最早的水利工程。三国时,诸葛亮驻军汉中,循迹增筑。至宋多次修复,光宗绍熙四年(1193),南郑县令晏袤作《修堰碑》,记修复河堰事,碑存汉中市博物馆内。1949年以来,多次对山河堰加长增固,更名为褒惠渠,渠源即在萧曹祠西南侧百余步处,以石条砌成,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 天台山   2. 南郑县 ☛
山河堰

山河堰

南宋兴元府 ( 治今汉中)拦河蓄水工程。孝宗乾道七年(1171),由四川宣抚使王炎奏准兴筑, 灌溉南郑、褒城(今汉中地区)一带田地九十三万三千余亩。

☚ 两浙捍海塘   新泾塘堰 ☛
000021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