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市【题 解】 山市,即山中蜃景,又称海市蜃楼。作者因当时所处的时代所限,还不了解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线折射形成的现象,所以在文中又称此现象为“鬼市”。在文中,作者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家乡淄川县奂山山市由起到灭的变化过程,让读者感到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景如在眼前。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海市蜃楼变化莫测,是世间奇景,世人鲜见,作者以变幻之笔写变幻之景,穷形尽相,状难写之景如置读者眼前。 山市的景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变幻的,作者便以此为顺序,以“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表时间的词语构成一条经线,贯穿全文,把瞬息万变的山市由出现时的孤塔变宫殿、由宫殿而变城墙城郭、由城郭渐变危楼、由危楼遂变拳豆、最后到消失殆尽不可见的整个过程写得层次井然,条理分明。作者在写景物变幻的同时,又写出人物心理变化:惊——疑——悟,惊疑之中又含有“奇”,使山市奇异之景历历在目。 观察细致,状物形象生动。大如“塔”、“宫”、“墙”、“郭”、“楼”;小如“窗”、“灯”、“人”、“拳”、“豆”。写宫殿屋脊,形容像要飞腾起来的样子;写楼上人,更为精彩,来往忙碌,或靠或立,栩栩如生,其状各不相同。所以能写得如此形象生动,源自作者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捕捉,同时,成功地借助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本文文短而艺高,文境之妙,天下奇观,文笔之精,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山市》
清·蒲松龄 奂山②山市,邑③八景之一也。数年恒④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⑤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⑦。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⑧,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⑨睥睨⑩,连亘(11)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12)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13),城市依稀(14)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15)。五架(16)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17)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18),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19),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20),楼见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21)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22),与故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注释】①选自《聊斋志异》。山市,山中蜃景。 ②〔奂(huàn)山〕山名,在山东淄川西北十五里。 ③〔邑〕这里指县城。 ④〔恒〕经常。 ⑤〔同人〕志趣相同的人。 ⑥〔青冥〕指青天。 ⑦〔禅院〕佛教禅宗的寺院,泛指佛寺。 ⑧〔甍(méng)〕屋脊。 ⑨〔垣(yuán)〕城池。 ⑩〔睥睨(pìnì)〕城上女墙。 (11)〔连亘(gèn)〕延续不断。 (12)〔若〕好像。 (13)〔莽莽然〕无边无际的样子。 (14)〔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15)〔霄汉〕天河。这里借指天空。 (16)〔五架〕五间。架,量词,两柱之间为一架。 (17)〔裁〕通“才”,仅仅。 (18)〔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 (19)〔屑屑〕忙碌不定的样子。 (20)〔逾时〕过了一会儿。 (21)〔倏(shū)忽〕顷刻。指极短的时间。 (22)〔市肆〕泛指城中店铺较多的街道或临街的地方。市,街道。肆,店铺。 【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之一。可是好几年都看不到一次。有个孙公子,名叫禹年的,正和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顶上耸起一座孤塔,高插青天。他们互相看着对方,感到惊奇,想着附近没有这样的寺院啊。不一会儿,又看见几十所宫殿,绿琉璃瓦飞檐,这才明白,原来是山市出现了。不久,又出现了带女墙的高城,延绵六七里,简直是一座大城了。城中有像楼台的,像高堂的,像牌坊的,都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数量多得很。忽然间刮起大风,尘雾弥漫,无边无际,城池街市就模糊不清了。等到风住了,天光清澈,一切都没有了;只剩下高楼一座,直达高空。五间结构的楼,门窗全敞开着,每层有五个亮点,那是楼外天光的照射。一层层数上去,楼层越高,亮点越暗,数到第八层,就只像一小点星光,再往上数,就暗淡看不清,没法计算有多少层了。可是楼上人来人往,忙忙碌碌,有的靠在那儿,有的站着,姿态不同。又过了些时候,楼渐渐矮下来,可以看到楼顶;又渐渐像一般的楼;又渐渐像高大的房子;骤然间,缩成像拳头,像豆粒一般大,于是就看不见了。又听说有早晨走路的,看到山上的住户、街市、店铺,和世间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又有管它叫“鬼市”的。 字数:1341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30-431页. 山市 文登崑嵛山,有山市。恒在清晨,遥望之,山化为海,惟露一岛,岛外悉波涛弥漫,舟船往来,山下人但觉在雾气中。淄川西焕山,亦有山市,每现城郭、楼橹、林木、人马之状,一如蓬莱海市。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县令张其协经山南麓,始见之,烟岚郁丽,移时乃灭,自后往往见之。东郡恩县白马营、荏平马令庄,皆平原,时于雨后见此异,土人谓之地市。 清·王士慎《池北偶谈》卷二六《山市》 【评】这是有关陆地上蜃景的较详细的记载。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溟海 > 山市 山市 shānshì 山间出現的蜃景,元·趙顯宏《畫夜樂·春》曲:“遊賞園林酒半酣,停驂;停驂看山市晴嵐。”清·周亮工《書影》卷五:“然人知有海市,而不知有山市。東省萊濰去邑西二十里許,有孤山,上有夷齊廟。志稱春夏之交,西南風微起,則孤山移影城西。從城上望之,凡山巒林木、神祠人物,無不聚現。踰數時,漸遠,漸無所睹矣。”參見“海市”。參閱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山市》。 集市 集市街 虚所 会市 玄市 店头 集场 另见:街市 赶集 商人 ☚ 市场 商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