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山区综合治理开发现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山区综合治理开发现状

山区综合治理开发现状

我国山区综合治理主要有两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分别是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和水土保持建设工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山区综合治理开发的主要工程之一。1978年开始的 “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其主要战略目标是以恢复和扩大山地森林植被为基本框架,建设综合型生态经济林业,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建立生态经济防护林体系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山区林业建设的发展道路,即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自然灾害,保证农牧业高产稳产,满足人民生活多种需要而规划设计营造的,具有树种搭配得当、林种布局合理、生态经济效益兼顾、长短效益结合、持续稳定高效特点的人工林生态经济复合体,以发展林业作为山区治理开发的突破口,实现脱贫致富。之后开展的还有1986年开始的太行山绿化,1989年开始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这些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在我国山区综合治理开发、振兴山区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山区综合治理开发是以林为主的综合开发。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一方面通过建立各种防护林体系,绿化荒山、保护环境; 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各种林产品、林副产品的加工、深加工,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脱贫致富。全国各地山区以林业为突破口脱贫致富的山区综合治理开发的典型层出不穷,如贵州的施秉县,河北的迁安县、迁西县、邢台县,辽宁的凌源市大王信子乡,山西的吉县,湖南的怀化地区,广东的韶关市等。除上述工程外,黄河中游、淮河太湖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目前也在实施当中。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是我国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发的又一项巨大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初水利部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以来,已开始治理的小流域上万条,已完成的有3000多条,正在治理的7000多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包括: 黄土高原的无定河、三川河、皇甫川,甘肃的定西县、永定河、柳河上游、葛洲坝库区,江西的兴国县、嘉陵江中下游、金沙江下游及贵州的毕节地区三峡库区,南北盘江上游陇南地区、潘家口水库上游、淮河上游等,涉及17个省、区、市。我国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了由防治性治理向开发性治理的转变; 在具体形式上,以重点治理为依托、小流域为单元,户包治理为基础,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把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 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 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发展小流域经济、地区经济相结合; 在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的选择、布局和配置上,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生物技术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相结合,对不同的植物种进行立体配置,使农林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和农林牧结合,充分合理挖掘生物资源、水土资源和气候资源的优势和生产潜力,进行优化配置,多方位、多用途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同时依靠科技对产品进行开发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搞好流通发展产业化商品生产,实现山区经济开发和水土保持的同步发展。
除上述两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外,农业部、国家科委以及中央、地方各有关部门也组织了与山区综合治理开发有关的攻关、推广、扶贫计划。如区域综合治理试验,各种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等。这些计划的实施,在贫困山区建设了一批起着重要示范推广作用的试验示范区、示范项目,为山区综合治理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样板示范作用。如在区域综合治理试验项目中设立的黄土高原11个试验示范区,提供了黄土高原区域治理开发的一些战略对策、治理模式和综合配套技术措施体系; 如典型黄土高原区粮食短期内可以实现自给有余,在南部高塬区和台塬区可以建立全国第一流的苹果基地,不同类型区农村产业结构与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等,这些都对黄土高原区的综合治理开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方向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 山区综合治理   山区综合治理开发经验 ☛
000018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