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山中与幽人对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首短诗叙述诗人和隐士在山中对饮的快活景象,表现了超凡脱俗的狂士与 “幽人”之间纯真的一种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艺术形象。
 开门见山就写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来说是 “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而 “山花”遍野盛开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和诗人的雅兴。再说眼前不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月下独酌》 ) 。而是 “两人”对酌,并且对饮者又是跟诗人意气相投的 “幽人”——隐居的高士,这就越发增添了诗人的酒兴。诗人也不用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不会有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的感慨,而只会痛快地劝酒: “将进酒,君莫停。” ( 《将迸酒》 ) 这是读者的推想。实际上诗人面对 “山花开”和 “对酌”的 “幽人”称心如意,已经表现在行动上是 “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这 “一杯”、“一杯”叠用,再 “复”加 “一杯”断后,不但极写了饮酒之多,而且写尽了快意之至。诗人与 ‘幽人’ 要一醉方休了。我们不仅看到了痛饮狂欢的情景,也好像听到了那边喝边劝酒的快语声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将崩强撑持,于是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双方关系是 “忘形到尔汝”,不必来什么客套。尽管颓然醉倾,诗人还余兴未尽,尚不忘招呼至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可知他们之间的友情之深。连大醉也不忘再邀相会哩!
 全诗直抒胸臆,奔驰豪放,且有波澜曲折。前两句极写痛饮之际,第三句忽然一转说到 “醉”,从两人尽情 “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第一个顿宕; 在遣 “卿且去”之际,末句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个顿宕。这样在写直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至深友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显得有味。有擒有纵,直中见曲。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 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脱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快意,又能令人深思玩味觉得余味无穷。三、四两句用典简直像拉家常一样,完全口语化,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话,但读来就是李白醉酒的狂人快语,末句的“明朝有意抱琴来”,也显然不是诗人李白着意于声乐享受而提出的条件,而是重在如陶潜“畜素琴一张,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要与“幽人”再次“对酌”,以尽其兴的约辞。犹如棋友相别,信口而出: “明天再将你的军吧! ”一样,令人寻味。

历代诗词精品之《山中与幽人对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来说,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开的“山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两人对酌”,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隐居的高士)。此情此境,事事称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将崩,于是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扬,纯是歌行作风。惟其如此,才将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或者说直中有曲意。诗前二句极写痛饮之际,三句忽然一转说到醉。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一顿宕;在遣“卿且去”之际,末句又婉留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顿宕。如此便造成擒纵之致,所以能于写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此诗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妙处,又不一泻无余,故能神远。
 此诗的语言特点,在口语化的同时不失典雅。“我醉欲眠卿且去”二句明白如话,却是化用一个故实。《宋书·隐逸传》:“(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此诗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话,正表现出一种真率脱略的风度。而四句的“抱琴来”,也显然不是着意于声乐的享受,而重在“抚弄以寄其意”、以尽其兴,这从其出典可以会出。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李白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山中与幽人对酌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李白
←上一篇:江上吟 下一篇:拟古 →
诗词简介:
作年不详。诗中写醉酒乐趣。“一杯一杯复一杯”,意气飞扬,愉悦之情酣畅淋漓。乃李白作诗先有意立,故七字六犯,而语势益健,读之不觉其长。《宋书 · 隐逸传》:“(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欲醉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两句,化用此事,表现率然天真、超凡脱俗之个性,深为后人激赏。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 《 shān zhōnɡ yǔ yōu rén duì zhuó 》 
    《 山 中 与 幽 人 对 酌 》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liǎnɡ rén duì zhuó shān huā kāi , yì bēi yi bēi fù yì bēi 。 
    两 人 对 酌 山 花 开 , 一 杯 一 杯 复 一 杯 。 
    wǒ zuì yù mián qīnɡ qiě qù , mínɡ cháo yǒu yì bào qín lái 。 
    我 醉 欲 眠 卿 且 去 , 明 朝 有 意 抱 琴 来 。 
     
  • 《山中與幽人對酌》
    .[唐].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
    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
  • ①幽人: 隐士。对酌: 相对饮酒。

    ②我醉欲眠卿且去: 我醉了想睡觉,你可以离去。其实这句话里暗含了一个典故。东晋诗人陶潜,性情直率,对人坦白。客人到他家去,有酒就请客人同喝。他若先醉,便对客人说: “我醉欲眠,卿可去!” “卿”是我国古代一种略带客气的第二人称。

    ③明朝有意抱琴来: 明天早晨,要是有心再对饮,就抱琴来吧! 此句明白如话,和前句一样仍用同一个故实。《宋书·隐逸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 ‘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短诗叙述诗人和隐士在山中对饮的快活景象,表现了超凡脱俗的狂士与 “幽人”之间纯真的一种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艺术形象。
     
    开门见山就写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来说是 “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而 “山花”遍野盛开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和诗人的雅兴。再说眼前不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月下独酌》 ) 。而是 “两人”对酌,并且对饮者又是跟诗人意气相投的 “幽人”——隐居的高士,这就越发增添了诗人的酒兴。诗人也不用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不会有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的感慨,而只会痛快地劝酒: “将进酒,君莫停。” ( 《将迸酒》 ) 这是读者的推想。实际上诗人面对 “山花开”和 “对酌”的 “幽人”称心如意,已经表现在行动上是 “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这 “一杯”、“一杯”叠用,再 “复”加 “一杯”断后,不但极写了饮酒之多,而且写尽了快意之至。诗人与 ‘幽人’ 要一醉方休了。我们不仅看到了痛饮狂欢的情景,也好像听到了那边喝边劝酒的快语声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将崩强撑持,于是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双方关系是 “忘形到尔汝”,不必来什么客套。尽管颓然醉倾,诗人还余兴未尽,尚不忘招呼至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可知他们之间的友情之深。连大醉也不忘再邀相会哩!
     
     全诗直抒胸臆,奔驰豪放,且有波澜曲折。前两句极写痛饮之际,第三句忽然一转说到 “醉”,从两人尽情 “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第一个顿宕; 在遣 “卿且去”之际,末句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个顿宕。这样在写直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至深友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显得有味。有擒有纵,直中见曲。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 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脱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快意,又能令人深思玩味觉得余味无穷。三、四两句用典简直像拉家常一样,完全口语化,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话,但读来就是李白醉酒的狂人快语,末句的“明朝有意抱琴来”,也显然不是诗人李白着意于声乐享受而提出的条件,而是重在如陶潜“畜素琴一张,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要与“幽人”再次“对酌”,以尽其兴的约辞。犹如棋友相别,信口而出: “明天再将你的军吧! ”一样,令人寻味。
     

  • 起句照应诗题。“两人对酌”,恰到好处,既不像独饮那样孤寂,又避免了多人饮酒的嘈杂繁乱。“山花开”,渲染出一派阳春美景,更增添了山中幽雅适意的气氛。此时此际,瞩目于烂漫的景,面对着高雅的人(幽人指山中隐士),真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了,他怎能不“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呢?次句连用三个“一杯”,不仅造成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而且借饮酒之多衬托出诗人极度愉悦的心境。难怪前人激赏此句,认为“作诗用字,切忌相犯。……太白先有意立,故七字六犯,而语势益健。”(《嵎阳诗话》)
     
    “我醉欲眠卿且去”,用3个典故。据《宋书·陶潜传》记载:陶潜与来访者饮酒,若先醉,便告诉客人:“我醉欲眠,卿可去”。李白在这里几乎用陶潜原话,却不着痕迹,自然地表现了直率洒脱的心性,读之如见其人。“明朝有意抱琴来”,宕开一笔,与友人预订后约,令人生发无限遐想。
     
  •  这是一首写山中对酌、表现饮者清闲脱俗而兴致极浓的诗。前二句写对 饮。“山花开”,不仅点出环境的幽美,也使人想到“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两人对 酌”,对酌者又是自己心仪的隐士,能不“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 此二句写出 二人酒兴之豪,情意之深。且纯用口语,不忌用字重复,显得语势劲健,给人歌行体 的酣畅感。后二句用典写醉酒。第三句转写“我”之大醉,就直言“卿且去”,是诗情 的一顿宕,见其情态何其率性! 见其友情何其真挚! 结句之“有意抱琴来”是嘱托, 是邀请,又是一顿宕,更见出诗人的随心所欲,不拘礼节;更见出诗人的超凡脱俗,真 率情怀。一个活脱脱的个性化狂士形象如在眼前。二句虽信口脱出,率然天真,但 诗意却显得蕴藉含蓄,令人玩味,心感神远。此诗明白如话,用典真率,是一首酣畅 淋漓的饮酒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