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东 山东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代,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称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与今“山东”含义不同。 ☚ 购 渤海 ☛ 山东shān dōng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域:明年流寇走~,强吞虎豹势如蜂。(七八·1952)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土部 > 區劃 > 山東3 山東3 shāndōng 漢時对齊魯一帶的稱呼。《漢書·儒林傳·伏生》:“[伏生]即以教於齊魯之間。齊學者由此頗能言《尚書》,山東大師亡不涉《尚書》以教。”又,《酷吏傳·義縱》:“臣居山東爲小吏時,甯成爲濟南都尉。”參閲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録》卷十一。 山东shān dōng〖名词〗 山东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即关东。《史记·苏秦列传》:“秦欲已得乎~,则必举兵而向赵矣。”也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贾谊《过秦论》:“~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太行山以东也称山东。《史记·晋世家》:“冬十二月,晋兵先下~。”
☚ 山东省 一、济南旅游区 ☛ 山东❶春秋时期晋国称太行山以东地区,因其居太行山西。 山东省名。简称“鲁”。在黄河下游,东濒黄海,北临渤海。省会济南市。面积15.33万平方千米,人口8439.28万。是中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山东 山东山东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约距今七千年至四千年之间,山东已有了比较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实现了从母系世族社会到父系世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产生的历史大转变。创造这一时期文化的是东夷族。夏朝时期,今山东地区基本上由东夷各部族所控制。商朝时期,曾以今山东西南部为其活动中心。西周时期,齐、鲁是今山东境内两个最大的封国,它们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重大影响。战国时期,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山东遂成为广泛的地域名称。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的地域范围是不同的,总的趋势是范围逐渐缩小东移。唐和北宋时代则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金代置山东东、西二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明代山东正式成为行省名称,至今再无变动。 ☚ 万松山革命烈士陵园 山东干部南下 ☛ 山东地区名。战国时一般指崤山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各国,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之地。《史记·楚世家》:“山东、河内可得而一也。” 山东古地区名。❶泛指今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地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