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斋示儿编》
南宋孙奕著。在散文创作与赏评方面,作者较多地从语言和作法这两个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重在示例,本意在于向儿子指示门径,却不乏较精到的见解。作者认为欧阳修与韩愈相比,在文章风格上有继承性:“观其词语丰润,意绪婉曲,俯仰揖逊,步骤驰骋,皆得韩子之体。”又指出欧文发展、变化的一面:“盖其横翔捷出,不减韩作,而平淡详赡过之。”对韩、欧文风格美的比较研究,继踵王十朋而又能自出新见。作者提出为文“三难”之说:“命意,上也;破题,次也;遣辞,又其次也。”过分强调破题的难度,固然反映了重程式的偏向,但把立意放在第一位,是对“以意为主”的传统创作法则的运用,也是对唐宋古文家创作经验的总结。作者引用别人的话,说是将韩愈的“奇而法,正而葩”取为作文之法,并作了精辟的阐述:“文贵乎奇,过于奇则艳,故济之以法。文贵乎正,过于正则朴,故济之以葩。奇则有法度,正而有葩华,两两相济,不至偏胜,则古作者不难到。”把构思奇妙与写作法度、内容纯正与词藻华美看成两两互补,是符合艺术辩证法的精见。此外,对修辞技巧、句法、文章弊病等的研讨,是古文家重文思想的必然发展,对提高散文创作的艺术水平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