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说唱
曲艺曲种。 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是解放后在独脚戏的“唱派”基础上,吸收苏州弹词的说表技巧逐步发展形成。 说、唱结合,重视人物模拟的“起脚色”,并以穿插运用各地方言见长。 唱调广泛吸收苏滩、宣卷和各地民歌、小调及各种戏曲、曲艺唱腔,也有一些自编曲调。由于唱调来源很杂,故一度称为“杂锦说唱”。又有单独采用某一剧种曲调的,如采用沪剧曲调则称“沪剧说唱”;采用越剧曲调则称“越剧说唱”。 一般为一人演唱,也有二至四人的。演员自击用檀木或枣木制作的“三巧板”,伴奏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二胡、月琴等。曲目均为短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