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屈赋论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屈赋论丛 《屈赋论丛》苏雪林著。本书为台湾国立编译馆编辑的《中华丛书》之一种,1980年印行。作者研究屈赋的著作计四部,第一种《屈原与九歌》,第二种《天问正简》,第三种《楚骚新诂》,本书列为第四种,也是最后一种。全书收录作者各个时期有关屈赋研究的单篇论文五十多篇,分为“总论之部”、“屈传之部”、“九歌之部”、“天问之部”、“离骚之部”、“远游之部”、“杂俎之部”、“专题论文之部”等八大部分。苏氏是台湾著名的比较文化研究学者,她的屈赋研究工作都是建立在对域外文化探讨的基础之上的。作者认为,缺少对域外文化的研究,就无法阐释屈原的作品。故本书诸多论文都是围绕着域外文化与屈赋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如《我国古代移民通商沟通文化的伟绩》、《域外文化两度来华的来踪去迹》、《域外文化第一度来华的由来》等文,论证了先秦时代域外文化(西亚文化)传入中国,成为屈原创作的重要基础,如《九歌》之神乃九曜之神,是域外来的;《天问》更是域外文化思想之总汇。其它如《天问里的旧约创世纪》、《昆仑之谜》、《九歌中人神恋爱的问题》、《黄河之水天上来》、《史前文化与屈赋》等文,都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章。长期以来,作者十分强调对于域外文化及其诸神的影响,并以此作为探讨屈赋的新途径。作者是世界文化同一论者,她认为,域外文化策源于西亚,也就是两河流域,传播遍于世界,世界几支古文化国家如埃及、希腊、印度及沿地中海诸国,均在此种文化势力笼罩下。这种文化先秦时代早已传入中国,故而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一支。作者通过屈赋研究,进一步证实希伯来、希腊、印度及中国的宗教神话,面目虽异,精神则同,种族虽殊,血缘相近,皆因文化同出一源。苏氏屈赋研究具有文化人类学的重要意义,她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信虽有待进一步论证检讨,但立论新颖,视野开阔,在屈赋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 ☚ 屈原赋校注 屈原与《离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