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屈子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民祀部 > 祭祠 > 屈子祠
屈子祠  qūzǐcí

亦稱‘汨羅廟”。座落於湖南汨羅縣。始建於漢代。以奉祀屈原,故稱。清乾隆年間重修。祠爲三進院落,磚木結構,主體建築爲正殿,内有屈原神龕。乾隆《大清一統志·長沙府·祠廟》:“汨羅廟,在湘陰縣北六十里汨羅江上。《水經注》:‘羅淵北有屈原廟,廟前有碑。又有漢太守程堅碑記。’《府志》:‘汨羅廟,明洪武初知縣黄思讓重建。並於廟前建濯嬰橋,橋畔建獨醒亭。’”

屈子祠

屈子祠

中国古建筑。位于湖南省汨罗县汨罗江的玉笥山上,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建。始建于汉代,清乾隆二十二年(1756)重建,祠内除正殿外,还有信芳亭、屈子祠碑等古迹。在玉笥山东北5 km的汨罗山上,有屈原墓群,因怕盗墓,埋葬时同时建有12座疑冢,现尚存数座。

屈子祠

185 屈子祠

在汨罗县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为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祠堂。始建于汉代,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迁建于此。现存建筑有正屋三进,单层单檐,砖木结构。距此东北5公里的烈女岭上,保存着屈原墓。至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屈原为世界古代四大名人之一。屈原塑像高4.2米,在他投江殉志的地点,现汨罗江畔屈原镇广场落成。

☚ 岳阳楼   衡山 ☛
屈子祠

屈子祠

在湖南汨罗玉笥山上,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建。初建于汉代,清乾隆间移建于此。正屋三进,中、后两进之间有过亭,均砖木结构。祠附近有骚坛、绣花墎、濯缨桥、桃花洞、独醒亭、望爷墩、寿星台、剪刀池等古迹,反映了历代人民对屈原的怀念。

☚ 丰湖   大观楼 ☛
屈子祠

屈子祠

湖南现存纪念屈原的主要祠庙,位于汨罗江北岸玉笥山上。玉笥山形似笥(古代方形竹器),故名。相传屈原《九歌》作于此。东晋罗含《湘中记》、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载其事。宋代彭淮《玉笥山三闾宅》诗结尾说:“吴山烟锁子胥祠,汨罗水绕三闾宅。”可知宋以前相传山上有屈原故居。清乾隆二十年(1755),湘阴县知县陈钟理将屈原庙从屈潭北岸迁建于玉笥山,撰《重建汨罗三闾大夫祠记》,文中称新建之祠,“宏而甚丽”。现存屈子祠,建筑面积1354平方米,三进三厅,十四耳房。中祀厅耸立司马迁《屈原列传》大型木雕及屈原塑像,墙壁石板镌刻历代悼念屈原的诗赋文章。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有过亭,前后左右两侧有天井五口、花台四处,四周连以围墙,前有三座砖砌大门,上镌佚名题祠联:“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祠正门前有独醒亭,亭名取自屈原《渔父》“世人皆醉而我独醒”之句,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重建于屈潭北岸,清乾隆二十年随屈子祠徙建于此。屈子祠西侧,有濯缨桥,桥名取自《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歌词,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于屈潭北岸,清乾隆二十年徙建于玉笥山西麓玉水之上。

☚ 屈原庙遗址   屈原墓 ☛

屈子祠

位于湖南汨罗县汨罗江边的玉笥山上。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建。建于汉代,1756年移建于此。现存建筑有正屋三进,中、后两进之间有过亭,周侧均有天井。祠内有众多碑刻。玉笥山东北5公里,保存有屈原的墓葬。

屈子祠

屈子祠

位于汨罗市玉笥山上,距城区约15公里。清乾隆年间所建,有正屋三进,中、后二进之间有过亭,前后、左右两则有天井。建筑系单层单檐,砖木结构,庄严古朴,幽静肃穆。四壁石板镌刻历朝吊屈原的诗人词赋,正厅以巨木雕刻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后殿矗立着一尊1980年重塑的屈原像,神采感人。屈子,即屈原,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伟大爱国诗人,因遭谗被逐,辗转来到汨罗江畔玉笥山居住。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于汨罗江投河自沉。屈子祠为后人纪念屈原所建。

☚ 张谷英村   玉笥山 ☛
屈子祠

屈子祠

位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东麓。原名屈公祠,又名三闾大夫祠。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建。清嘉庆二年(1797)岳麓书院山长罗典筑。占地面积约82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有正厅和厢房。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构架,小青瓦硬山顶。祠门悬联: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清秦瀛撰。厅内存《三闾大夫记》碑,青石质,长2米,宽0.78米,额题“清醒万古”三字,碑文楷书,计300余字,记叙建祠经过。

☚ 自卑亭   爱晚亭 ☛

屈子祠

屈子祠

又名屈子庙、三闾祠,俗称汨罗庙。历代有昭灵侯庙、忠洁侯庙、清烈公庙、忠洁清烈公庙等名。位于屈子祠玉笥山风景区玉笥山南。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前278),楚都郢被秦军攻破,隐居玉笥山的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感到复国无望,遂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即在南阳里建庙以示怀念。东晋王嘉《拾遗记》称: “汉末犹在。”历代均有修葺,祭祀不绝。自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起至清乾隆年间,设汨罗书院 (元时曾改名为清烈书院),书院与祠庙一度并行合一。清乾隆十九年 (1754) 迁建现址,书院废除。同治八年 (1869) 曾予修葺,改称现名。抗日战争时被日寇毁坏。1953、1979、1991、2004年维修。祠坐北朝南稍偏东,占地面积1651.35平方米。正屋三进,由山门、前厅、中厅、后厅和两侧厢房、走廊组成。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青砖地面,雕花木门,马头山墙,檐曲廊回,如鸟伏林,深藏在松柏密林之中,庄严古朴,幽静肃穆,具有典型的江南古建筑风格。山门为八字形砖石牌楼式,三门三楼。门楣书 “屈子祠”三字,上嵌 “五龙捧圣” 白垂石雕刻。联镌: “万顷平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 山墙上饰17幅描叙屈原生平和作品的写意堆画。门前立6座石狮,8棵高大的梧桐树浓荫蔽日。前、中厅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厅照壁悬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全文巨幅木刻,上有 “光争日月”横匾。中厅辟神龛,置“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神位”。中厅至后厅有过亭相连,两侧为走廊天井。丹墀、天井植金、银桂,枝叶茂密,苍翠葱郁。后厅五开间,供屈原镀金塑像,高3米余,峨冠佩剑,正气凛然。旁挂郭沫若集《离骚》句联:“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 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方。” 为于立群书。东廊壁嵌存唐大和元年 (827) 至清同治八年(1869) 间历代修祠记载和文人墨客来此凭吊的诗文碑刻。1980年辟侧厅和厢房为屈原纪念馆。8个陈列室分别展出屈原生平事迹、各种版本的屈原著作、历代屈原画像、龙舟陈列等文物和国际友人赠送的礼品。每年农历“端午节”前夕的龙舟 “朝庙”活动,祭典之盛,祭品之丰,不可言状。这种习俗自古流传至今,已成为 “岳阳(汨罗江) 国际龙舟节” 的重要仪式。

☚ 屈子祠玉笥山风景区   屈原碑林 ☛
屈子祠

屈子祠

在湖南省汨罗江下游北岸玉笥山上,距汨罗市10公里。史载,汉代楚人已为怀沙自沉的屈原立祠。清乾隆21年(1756年),祠移建玉笥山。1980年重新整修,并辟为屈原纪念馆,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为三进四天井屋宇。前厅有《史记·屈原列传》及反映“九歌”内容的雕屏,并历代名人匾联。墙面嵌有历代碑刻。后厅有三米高的屈原塑像。还辟有古文物及屈原作品陈列室。附近有独醒亭、骚坛、濯缨桥等古迹及望爷墩、绣花墩、寿星台、桃花洞、剪刀池等景点。

☚ 汨罗江   寡妇矶 ☛
000056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