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屈原思想的矛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屈原思想的矛盾

屈原思想的矛盾

关于屈原思想的矛盾性,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几次争议。第一次是东汉时的王逸对班固的评论进行了壁垒分明的论战;第二次是宋代洪兴祖、朱熹、晁补之对班固、颜云推等人观点的批评;第三、四次便是明清时代的论战。在现代,对于屈原思想的评论,人们既从主导方面肯定其进步性,也指出了他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梁启超《屈原研究》说:《远游》“是屈原宇宙观人生观的全部表现,是当时南方哲学思想之现于文学者。”他早就怀抱改革社会的思想,要“从政治入手改革社会”,“他有绝大的觉悟,便下决心和恶社会奋斗到底。”认为屈原的死“不是怯懦”,“而是光荣”,是“成就万劫不磨的生命。”梁氏还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批评“司马光谓屈原‘过于中庸,不可以训。’故所作通鉴,削原事不载。”同时也指出“彼以一身同时含有矛盾两极之思想,彼对于现社会,极端爱恋,又极端的厌恶”。二、陈钟凡的《中国韵文通论》论述“屈原思想及其特性”时说:“窃按屈子非儒非道,实混合儒道以自成一家者也。”“原盖思出世而仍求用世;善救人而不能无弃人,斯儒道两家思想混融于其一心,而成此矛盾之人生观也。”“其特性之所表现”:“惟其思想原于道,而性质复近于儒,两者反复于其胸中,而莫知所择”。“吾故谓屈原混儒道为一家者此也。”陆侃如的《屈原评传》也认为屈原的“思想却是入世的”,并说《离骚》之文“是何等积极的精神”! 三、支伟成的《楚辞之研究》说:“屈原政策,主联合六国,共摈强秦,以保持均势。”论述屈原“改革社会之根本观念”,“在哲学上,本有高超之见解,其思想颇与老子、庄子相近。”在人生观上也同于梁启超的分析,认为“屈原之自杀,非意志薄弱,非神经错乱也;乃义务之自杀,殉志之自杀。”四、游国恩的《屈原》分析其思想说:“屈原是一位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坚持进步理想,憎恶黑暗现实的伟大诗人。”五、侯外庐《屈原思想的秘密》则持异议,认为“这一秘密是归结到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矛盾”。并把屈原和王国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相比,认为屈原在方法论上是进步的,求真的,而在世界观上是保守的,“本质上是反动的”。六、郭沫若《屈原研究》不同意此说,他依据战国时代的思想革命形势说:“我的看法,却正相反。屈原的世界观是前进的、革命的,而他的方法——作为诗人在构思与遣词上的技术——却不免有些保守的倾向。这便是我所认识的屈原思想的矛盾。结论的形式虽然和侯先生所见到的相同,而内容则恰恰相反。”并指出“屈原完全继承了这一体系的思想,也正充分地表现着他的革命的、前进的精神。”七、姜亮夫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写的《屈原》说:“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解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 屈原与鲁迅研究   屈原流放及次数 ☛
000041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