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居延烽燧遗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居延烽燧遗址

272 居延烽燧遗址

见42021居延故址。

☚ 西海郡故城遗址   古格王国遗址 ☛

居延烽燧遗址

居延是甘肃北部额济纳河流域的古称,绵延300公里。1930年至1931年间,曾在此获得汉简一万余枚。1972年至1976年又沿额济纳河南起金塔双城子,北至居延海进行全面勘查,并对破城子甲渠侯官遗址,甲渠塞第四燧遗址和金塔县北额河上游谷地的肩水金关遗址进行发掘,新获汉代木简二万多枚。此外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马圈湾,发掘了汉代的烽燧遗址。破城子是甲渠侯官治所,在这三处遗址中以它的遗址为最大,发掘鄣坞、烽台,坞东灰堆一处,鄣坞系侯官住地,为一构筑坚固的军事性小城。鄣坞毗邻,鄣在坞的西北隅,土坯筑成的方形城堡,每边长23.3米,墙厚4至4.5米,残高4.6米,鄣顶东北角残存窄土楞,似为女墙。鄣门设在东南角。门内两侧有登临鄣顶的台阶式蹬道,东侧有堆叠整齐的河卵石,当为防备攻城之用。坞比障大一倍,坞墙夯土筑成,厚1.8至2米,残高0.9米左右,东墙开一门,门外设瓮城,坞四周3米以内的地面埋设四排尖木桩,木桩高33厘米、间距70厘米,作三角形排列,坞内东北角也有登临坞顶的蹬道,鄣坞内部都有房屋建筑,应是甲渠侯和吏卒的住室。坞南50米有烽台一座,夯土筑造,方锥体,台基每边长5米,附近有备燃的积薪和作为信号用的桔槔遗迹。甲渠第四燧位于甲渠侯官南5公里左右,与侯官相距三个烽台。烽台较大,残高3.4米,方锥体,夯土筑造,台基每边长8米左右。西南角有带烟囱的灶膛,应是发布信号升烟的装置。台南有坞,长21米、宽15.2米,坞内有住房5间,坞门向东,坞外三面也发现残毁的木转射和虎落尖桩。肩水金关是肩水侯官所属的一座烽塞关城,位于北通居延塞的咽喉要道,在肩水侯官防线上占有重要位置。四周有围墙,关门设在北墙内侧。墙内有障坞、烽台、住室、仓库、马厩等建筑,规模略小于甲渠侯官。关门是关城的主体建筑,门道宽5米,两侧有左右对峙的门阙,各长6.5米、宽5米,夯土筑造。从门道两侧排立木柱推测,两门阙之上原应有门楼建筑,西阙内也有台阶蹬道通阙顶。这三处遗址的确定,为研究和推定居延和肩水二都尉所属的侯隧分布,提供了新的线索。根据遗址的构筑,出土遗物和简册的综合分析,这三处遗址应创建于武帝时期,东汉初年焚毁。三处遗址中,获汉简两万余枚,绝大多数是木简,竹简极少。就形状大小而言,有简、两行、牍、检、符、觚、签,册和有字的封签、削衣等。简册内容相当广泛,涉及汉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法律、哲学、宗教、民族等各个领域。不仅记录了居延地区的屯戎活动,而且保存了一批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初年的官方文献资料。主要有《甘露二年御史书》、《建武三年十二月俟栗君所责寇恩事》薄册,《塞上烽火品药》和《侯史广德坐不循行部》檄。前两份简册是研究汉律的珍贵资料,后两份简册是研究居延边塞制度的珍贵史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