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友的道德论
让·玛丽·居友(Jean Marie Guyou 1854—1888)是19世纪法国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主要著作有:《当代英国伦理学》、《既无义务又无制裁的伦理学大纲》、《伊壁鸠鲁的伦理学》、《教育与遗传》等。
居友主张从人的生命冲动中寻找道德的基础和根源。在他看来,生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任何生命都需要营养,即需要从自然界摄取有益的东西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力量,另一方面,任何生命都具有一种生产和扩散的作用,这也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吸收愈多,扩散愈烈,这是生命的法则。人类生命力的过剩,不仅会通过对生育而扩散,而且会通过影响和控制人的智力、情感与意志,使之具有一种利他的性质或倾向,从而导致利他主义。人的生命力向其同伴的扩散,就是“道德相生”或“道德生殖力”。生命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人类行为的推动力最主要的不是来自有意识的思想和愿望,而是来自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追求的目标无数多,但他们都在扩散自己生命的本能,道德便在这种生命扩散的本能中表现出来,推动人们走向和谐统一。居友强烈反对以往伦理学家的义务观和责任观,认为应当从生命本身,而不是从任何形式的神秘观念或外在压力中,寻找道德的义务和责任。生命由于行为的力量而产生对行为的责任;同样,它也由于行为而产生自我惩罚。利他是更完全和更大的生命形式,利己则是不完全和较小的生命形式,在自我牺牲的行为中,生命可以得到更大的满足,因而,利他主义高于利己主义。居友的道德观对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具有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