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层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层递

 (1)概念
 层递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的一种修辞方法。
 (2)种类
 层递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
 ①递升。按照事物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等顺序排列。例如: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②递降。按照事物的变化,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高到低等顺序排列。例如:
 老师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3)层递的作用
 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
 (4)层递与排比的区别
 ①层递在内容上是递升或递降的,事物之间是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排比的内容是并列的,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相关的问题。
 ②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排比在结构上必须相同或相似,往往要用相同的词语。

层递

又称递进、层进。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句子或词组,按照事物的大小、长短、高低、深浅、轻重、远近、难易、多少等顺序依次排列在一起,表示层层递升或递降的意思。如“记得那次路过西长安街,我竟挪不动脚步——路旁的花畦里,一溜儿开着鲜花;浓绿的叶子,淡红的花儿,直开得成串,成团,成堆,成阵,现出一种让人目不暇接的气派来”。用“成串”、“成团”、“成堆”、“成阵”由少到多,层层递进地描绘那引人入胜的繁花胜开景象。运用层递,能使思想认识逐步加深,使语言一环扣一环,一步紧一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可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种。

层递

层递

修辞方式(辞格)之一。就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语句有顺序、有层次地表达某一事理。层递可分为递升、递降两大类。递升,就是由轻微到重大逐层推进。如“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递降,就是由重大到轻微逐层退缩。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告子上》)。递升递降都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分开。有时同一例句,从某个角度看是递升,换一个角度看也可以是递降。如“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柳宗元《捕蛇者说》),从人的关系看是从老到少,似从重到轻;从问题的严重性看,又是由轻到重。
层递与排比相似,都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而成。区别在于:排比是平行性的,是在同一平面上的扩展和延伸,层递是有层次的,依序层层递升或递降;排比重在词语的相关和重现,层递重在词语的分量和范围。

☚ 排比   错综 ☛

层递

辞格之一。亦称“递进”、“渐层”。即用结构相似的语句,由小及大,由低及高,由浅及深,由轻及重;或由大及小,由高及低,由深及浅,由重及轻,有条不紊地表达某种事理。从意义上看,有的是“递退”,有的是“递进”。前者如《孙子·谋攻》: “故上兵伐谋,某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不得已。”后者如《论语·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层递必须有两个以上的事物,常以前一事物为前提,引出后一事物,从而循序渐进地阐明事理。

层递

107 层递

辞格的一种,又称递进、层进。即将三个以上彼此衔接有层次关系的事物按一定次序连续排列的修辞方法。有递升与递降两种。前者如“她那种小野猫似的欢蹦乱跳,一见面他心里便由惊讶而羡慕而怜爱而痴迷……”(老舍《二马》)后者如“石像的整个姿态应该怎样,面目应该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应该怎样,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他都想好了。” (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像》)

☚ 回文   设问 ☛
层递

层递cengdi

修辞学术语。为了加强语意或语势,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按阶升或递降关系排列起来的修辞方法,叫作层递。
层递分阶升和递降两种。1.阶升。按照事物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等的关系排列。例如:
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❷许多事情明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但却丝毫也不敢放松,不能放松,不肯放松。(郭沫若《梅园新村之行》)例❶“天时”——“地利”——“人和”从轻到重。例
❷“不敢”——“不能”——“不肯”,由被动到主动,由客观到主观,逐层深入地写出周总理献身革命的精神。2.递降。与阶升相反,按照事物由深到浅、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由多到少的关系排列。例如:
❸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❹凡花,一年只开得一度,四时中只占得一时, 一时中只占得数日。他熬过了三时的冷淡,才得这数日的风光。(《今古奇观·卷八》)例
❸“国”——“省”——“县”——“区”范围逐层缩小。例
❹“一年”——“一度”,“四时”——“一时”——“数日”,时间由长到短。
分别阶升和递降,主要是从语句的意义着眼的。实际上,二者的修辞作用是一致的,都是表达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层层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导人们思想认识逐层深化。
层递与排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排比必须结构相同或相似;层递则不拘泥于此,可以只由语义上有递进关系的词或短语并列而成。从内容上看,排比各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此种情况属排比层递的兼格,如例
❷);而层递各项之间的关系则必须是递进的。

☚ 通感   反复 ☛

层递

层递cengdi

将论点解剖成几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然后逐层进行分析和阐述。这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式之一。其特点是议论文中的几个层次与论点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每层之间又是相继相续的递进关系。它沿着人们的逻辑思维的常规顺序,一层一层地展开阐述,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达到充分、周严地论述中心论点之目的。
例如毛泽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第一层从分析抗日战争的形势入手,论证精兵简政是一个克服物质困难的重要政策;第二层推进一步论证“精兵简政何以是一个克服物质困难的一个重要政策”;第三层又推进一步,针对现状论证必须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全文逐层深入,阐明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中心论点。
运用层递论证,应当注意层次与论点之间、以及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各个层次都必须是论点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个层次之间又必须是递进关系。否则,就不能层层递进地证明论点。

☚ 复沓   转折 ☛
层递

层递Cengdi

修辞学术语。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有语意轻重、范围大小等差异的短语或句子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表示层层深入的意义,这种修辞格叫做层递。层递可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种:1.递升,又称阶升,按照事件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等关系排列。例如:
❶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是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这可诅咒的时代! (鲁迅《忽然想到》)这一例中说、笑、哭、怒、打几种行为的程度由浅到深,表现了越来越强烈的怒不可遏的思想感情。
❷在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袁鹰《井冈翠竹》)这一例由表层的竹叶,层层递进到深层的竹根,寓意深邃。2.递降,又称趋下、倒层递,它与递升相反,按照事物由深到浅,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等关系排列。例如:
❸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例中按照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的关系递降,为下文阐明的论点起到充分强调的作用。区分递升和递降,主要是着眼于语句的意义,实际上,二者具有共同的修辞作用,即层层深入地揭示事件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层递与排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排比的语言单位意义具有平行性,它们是同一平面上的扩展和延伸;而层递的语言单位意义是有层次的,排列的顺序不能任意调换。

☚ 排比   倒装 ☛
层递

层递

辞格之一,也称“层进”“渐层”。用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事物在深浅、轻重、高低、大小等方面具层次性的内容。运用层递,可以使语句环环紧扣,内容步步深入,层次清楚分明。层递可分两类:(1)递升。将短语或句子按照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等顺序进行排列。如:“听说四川有一只民谣,大略是‘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的意思。”(鲁迅《谈金圣叹》)例中连用“如梳”“如篦”“如剃”打比方,说明旧社会“贼”“兵”“官”对老百姓敲榨勒索的程度一个比一个重。(2)递降。将短语或句子按照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由多到少、由重到轻、由深到浅等顺序进行排列。如:“我爱我的国家,爱我的石头城,爱我的家。”(聂华苓 《千山外,水长流》)这里按 “爱祖国爱家乡爱家庭” 的范围从大到小递降排列,揭示了爱国与爱家的内在联系。辨认层递时,应注意与排比的区分。排比与层递都必须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单位。但是层递着重内容,各项之间具有顺承或递进的关系; 排比着重形式,各项之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 避讳   顶真 ☛

层递

又称“渐层”、“递进”。修辞格的一种。按照事物性状的大小、轻重、远近、高低等差别,有层次地叙述。或逐层递增,或逐层递减,以表达客观事物的层级性。如“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层递和排比不同。排比在内容上是平列关系,层递则层层深入;排比要求结构的相同或相似,层递却不一定。

层递ceng di

technique used in writing with levels of different plots leading to a climax

层递

climax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