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尺箠平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尺箠平虏宋词典故·尺箠平虏 【出典】 《旧唐书》卷一○四《封常清传》:“十四载,入朝,十一月,谒玄宗于华清宫。时禄山已叛,玄宗言凶胡负恩之状,何方诛讨?常清奏曰:‘禄山领凶徒十万,径犯中原,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方忧,壮其言。” 【释义】 箠,即马鞭。天宝年间,安禄山叛乱,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对唐玄宗说:“募骁勇,挑马箠渡河”即可歼敌。后世因用作咏抗击侵扰的典故,常用来形容唾手克敌的气概与韬略。 【例句】 ①君王天纵资仁武,要尺箠平骄虏,思得英雄亲驾驭。(张孝祥《青玉案·送频统辖行》1716)这里借以表现君主有意驱逐金兵。②尺箠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无路踏云车。(石孝友《水调歌头》[男儿四方志]2047)这里借以表现自己有克敌致胜的武功、韬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