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尹昌衡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尹昌衡1886—1953四川华阳人 尹昌衡
尹昌衡
尹昌衡1886——1953原名昌儀,後更名昌衡,字碩權,號太昭,又號止園,四川彭縣人,1886年 (清光緒十二年) 生。早歲畢業於四川武備學堂,後保送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加入中國同盟會。歸國後,初任陸軍管帶,後纍升至廣西陸軍小學總辦。1911年任四川陸軍小學總辦; 同年10月,在成都獨立,任都督府軍政部部長; 同月在成都繼任四川省都督。1912年3月,四川成都、重慶兩軍政府合併,任四川都督; 同年6月,袁世凱任尹爲征藏軍總司令; 7月袁正式任尹爲四川都督,出征期間,由胡景伊任護理四川都督; 8月選爲參議院参議; 9月兼川邊鎮撫使; 10月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1913年4月,返回成都; 6月改任爲川邊經略使; 7月兼領川邊都督; 11月請假赴北京就醫。1914年1月,被袁世凱明令裁撤川邊經略使看留北京,另有任用。嗣受趙爾巽構陷; 2月被捕繫獄; 8月被褫去軍職。迨李純任江蘇督軍時,聘為顧問,後返蜀,從此不問政事,在成都築止園,從事著書。1953年逝世。終年67歲。著有《止園叢書》。 尹昌衡1884~1952字硕权,号太昭,别号止园,彭县 (今彭州市) 人。四川武备学堂毕业,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 选送日本留学,初入振武学校,旋入日本士官学校六期步兵科学习。宣统元年 (1909年) 回国,分到广西任陆军小学监督。次年回成都,任军事编译局总办,后改任督练处会办。川路事起,调任陆军小学总办。1911年11月27日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任军政部长。12月8日,成都兵变发生,又率军平叛,被推为四川军政府都督。1912年1月加入同盟会,杀原川督赵尔丰。同年4月,成、渝两政府合并,仍为都督。6月,西藏上层人士受英帝国主义唆使,派兵进犯巴塘、理塘,川西大震。7月10日率部西征,一年苦战后,西征获胜,护理都督胡景伊受袁世凯支使,拒不交卸川督,改任川边经略使。11月被袁世凯以议决边务为名调至北京,被加罪入狱。1916年被新任总统黎元洪特赦出狱。返蜀归成都“止园”读书、作诗、研究佛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住重庆。著有 《止园丛书》 13册留世。 尹昌衡四川华阳(今双流县境内)人。字硕权。清末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 任清军标统。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 在成都自立为大都督,杀原四川总督*赵尔丰。民国初年任四川督军。1912年6月奉北京政府令,曾进军至今西藏昌都地区, 任川边经略使。 尹昌衡约1887—?字硕权。近代四川华阳人, 清光绪三十年(1904)公费留学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曾与刘存厚、唐继尧等组织秘密会,相约日后以粤、蜀、滇、黔为根据地,发动起义。归国后先在广西巡抚张鸣歧部下任职。宣统二年(1910)回川,任教练处军事编译科科长,不久升任编译局局长,旋改教练处会办。三年保路风潮起,任陆军学校总办。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后,任军政部长。当年冬(1911年12月)赵尔丰发动兵变,继任都督。他捕杀赵尔丰,并于1912年2月将成、渝两军政府合并,遂任四川军政府都督。同年授陆军中将、川边镇抚使、川边经略使兼川边都督,由胡景伊代理川督。次年被袁世凯召赴北京,入狱。著有《将军大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