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化学
人死之后,体内分解代谢继续进行,同时尸体内发生了一些生前所没有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统称为死后化学变化,或简称尸体化学。近十余年来,由于仪器分析法的进展及自动分析仪的使用,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但这些成果所能说明的问题及其在法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尚待深入探讨。迄今研究得比较多的血液、脑脊液及眼玻璃体液,尿液及羊水等亦曾有过一些研究。从所积累的资料来看,尸体化学的研究可能有助于阐明下列问题:
❶生前所患主要疾病。
❷有无中毒或是否中毒死。
❸死亡原因。
❹推测死后经过的时间。
供作尸体血液化学检查的标本,以外周血为宜。不做解剖的尸体,可从锁骨下静脉穿刺取血;做解剖的尸体则可从别的外周血管穿刺取血,通常比从心脏穿刺取血为好。脑脊液须从脑脊液池抽取,操作比较复杂。眼玻璃体可用普通注射器以20号针头从眼球的前外侧方穿刺缓缓抽吸,要求将全部体液抽出 (因玻璃体内化学成分分布不大均匀),而不要使视网膜脱落混入液内。然后离心沉淀,取上清液进行分析。
虽然血液最易取材,但因血液成分在死后的变化较大,故不是最理想的检材。脑脊液取材不易,且常被血液所污染,其中某些成分在尸体中变化又较快,易导致错误的结论。玻璃体由于其解剖学位置而受到较好保护,与身体别处相对隔绝,即使头部受到严重损伤亦不易影响玻璃体,它比起血液及脑脊液也较少受尸体腐败的影响,所以是一种有希望的研究材料。最大的困难就是得不到有关玻璃体的正常值,而各种动物的玻璃体成分差异很大,难以用来作为对照。
以上述材料,曾做过的尸体化学研究主要包括: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乳酸、肌醇、丙酮酸、抗坏血酸);含氮化合物(血尿素氮、肌酸、非蛋白氮、氨基酸氮、氨、尿酸、肌酸酐、谷酰胺);其他有机化合物(胆固醇及脂类、胆红素、尿胆原、蛋白质、各种酶、维生素、激素);电解质(钠、氯、钾、钙、磷、硫、镁、硒、碘)以及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氧张力、渗透克分子量及酸碱度等。还曾对玻璃体液做过乙醇、巴比妥类安眠药及其他一些毒物的含量测定。在上述各项测定的数据中,有些在死后相当时间内都保持稳定,并与生前的生化测定值差不多,故可反映生前的情况,有助于分析生前的主要疾病及死因,有些数据在死后发生明显改变,其改变带有规律性者可用来帮助推测死亡时间。
比较有意义的尸体化学测定项目:(1)糖 死后血糖的变化幅度较大,死后糖酵解使糖量减少,但许多其它因素则使糖量增多。如死后肝脏糖元分解可使右心血含糖量大增。窒息死者临终时血糖显著升高。颅内压升高致死者及施行了复苏措施(即使只做心脏按摩而并未输液)者均见血糖明显升高。3个月以下的婴儿尸体血糖比成人高得多。但所有非糖尿病患者,血糖都不超过650mg/100ml。因此,若系从外周血管取血,临死前未经输注葡萄糖或采取复苏措施,亦没有某些可致临终性高血糖的情况者,如尸体血糖值超过600mg/100ml,玻璃体或脑脊液含糖超过200mg/100ml,特别是在尿中也查到糖或在血或玻璃体中查到酮体,可考虑为糖尿病酸中毒死,在某些病例还可提示青年型糖尿病急死的诊断。
(2) 氮 无论血液、脑脊液、玻璃体内所含尿素氮和肌酸酐的量都非常接近生前水平,而且在死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因此很容易据此作出肾脏疾患引起氮质潴留、尿毒症致死的诊断。非蛋白氮在尸体中会不断上升,故不宜据以诊断生前疾患,却可帮助推测死亡时间。
(3) 电解质 血清中电解质的改变,特别是钠和氯的改变,能在玻璃体液中反映出来,而且玻璃体液中电解质的数值相当恒定。如果玻璃体液内钠含量超过155mEq/L,氯含量超过135mEq/L,而同时尿素氮中度升高(40~100mg/100ml),表明生前曾发生脱水。有些报道探讨了婴儿急死综合征与电解质失衡的关系,但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4) 脂类 尸体脂质化学比较少变异,故曾据以分析心血管疾病与脂质量的关系。尸体胆固醇的量亦可提示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
(5) 肝功能 尸体血清胆红素值能准确地反映生前黄疸的程度,但对可疑的肝脏病病例,根据胆红素的量来衡量轻度黄疸是不适宜的,因为尸体胆红素可有轻度上升,检验尿中尿胆原及胆红素含量以及血清蛋白含量则有意义。尸体血清蛋白能反映生前水平,如见到白-球比例倒置,可认为与生前具有同等的临床价值。各种酶均发生死后增值,故不能用以说明肝功能情况。
(6) 蛋白 采用化学分析、电泳及免疫电泳等方法,已查明血清蛋白各组分的尸体化学值能准确反映生前的水平。对婴儿急死综合征死亡的尸体检验表明,大多数都不存在血丙种球蛋白过低症。
(7) 酶 许多研究者所做的大量工作证明,在尸体中多数酶都发生相当快的变化(如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根据一些酶的尸体化学数值,可以推测死亡时间。胚胎组织中含有肌酐磷酸激酶,胎儿在子宫中死亡者,羊水内此种酶的含量就升高,根据羊水中此种酶的浓度,可推测胎儿的死亡时间。脑脊液中的酶含量对判断脑死亡有价值,在可逆性昏迷的病人,谷草转氨酶平均值为25iu/L,乳酸脱氢酶38iu/L,碱性磷酸酶测不出。在长期昏迷仅遗留植物神经功能的病人,谷草转氨酶平均值104iu/L,乳酸脱氢酶157iu/L,碱性磷酸酶仍测不出。脑死亡者,谷草转氨酶升高到250iu/L以上,乳酸脱氢酶升高到600iu/L以上,碱性磷酸酶平均42iu/L。同样,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在可逆性昏迷者平均仅0.5iu/100ml,而脑死亡时升达12iu/100ml。因此,对脑脊液细胞计数正常者,上述酶含量的增高可作为脑死亡的可靠指标。与上述各种发生显著死后变化的酶不同,血清的总胆碱酯酶和真性胆碱酯酶在尸体上能长时期保持稳定,故如见其含量明显减少,可帮助作出有机磷中毒的诊断。
(8) 激素 有关尸体激素化学的研究资料还很少,难以作出明确的评价。有报道说急死者与暴力死者血液肾上腺素含量有显著差别。
(9) 毒物 采用玻璃体液进行毒物测定,在乙醇中毒及巴比妥类安眠药中毒时有一定的价值。各种常用的方法都可以用来测定玻璃体液中的乙醇含量。其测定值与血中乙醇含量成正比。据报道(Coe,1970 ),血中乙醇浓度约相当于玻璃体中的0.89倍。此外,巴比妥类安眠药、眠尔通、乙氯炔烯醇、水杨酸盐、地戈辛等中毒时,在玻璃体内均可检出一定量的毒物,玻璃体内与血液内的含量比例对作出中毒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根据尸体化学数值推测死亡时间,在一些有一定增减规律的尸体化学数值可用来推测死亡时间。但仅用一个指标时误差常颇大,应采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估测。据报道,较有价值的指标包括: 玻璃体中钾含量、血及脑脊液中的氨基氮、非蛋白氮、肌酸、氨及无机磷等(见“死亡时间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