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色
古代认为天地间运动是受五德也即五行的支配,五德各与一定的颜色相对应,占有五德之一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因此各个朝代根据五德的不同,崇尚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是根据五行的更替来确定的。与五德 (金木水火土) 相配的是五色(白青黑赤黄)。五色,也称 “正色”、“五彩”,是历代制作服装时的基本颜色,其他颜色都是由这五种颜色变化而来的。金与白色、木与青色、水与黑色、火与赤色、土与黄色两两相对应。古人认为五行相克相生,当各朝代所崇尚的德,由盛至衰,气数渐尽时,而被另一德所替代,所崇尚的颜色也由其他色代替,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据说黄帝时期是土气胜,所以崇尚黄色。夏朝是木德,崇尚青色。商朝是金德,“金气胜木”,因此崇尚白色。周代是“火气胜金”,崇尚赤色。而秦继周统一天下,按理应当是水德,尚黑色。所以秦代的衣服旗帜都以黑为主色。汉代属土德,崇尚黄色,数用五。从此以后,每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往往要改易服色,成为通行故事。如隋文帝登极时,有赤雀出现,从姬周王复归,至隋三正三复,正好六世,因此属火德,色尚赤,朝令的衣服皆以赤色为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