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诗句是对诋毁人才者的蔑视,意谓嘲笑才士的人身死名灭,他们所嘲笑的才士则将万古流芳。出自唐代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是对初唐四杰的评定称赞,辞语间充满对人才的睿识和同情。 (芳) ☚ 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 成败论千古,人间最不公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名言: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 尔曹: 尔辈, 你们。废: 废弃。 句意: 你们这些嘲笑前贤诗作的人身与名都湮灭了, 初唐四杰的作品还不为后人所废弃, 仍象江河一样万古长流。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评析】 杜甫诗词名句,出自 《戏为六绝句》。 附原诗: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该诗是说那些非议唐初四杰王、杨、卢、骆的文章的人,你们现在攻击和诬蔑他们的文章,但是即使等到你们这些家伙身体死亡,名字也让人忘了,也阻止不了他们的声名、文章像江河那样万古长流。 这首诗一方面高度赞扬了初唐四杰,另一方面又批评了那些好高骛远,夜郎自大,轻薄为文,假呻吟瞎浪漫的人们。而从现在看来,有理由相信,杜甫写这首诗时,或许把自己生前身后的名声也考虑进去了。他在另一首七绝中说: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这首绝句明里说郑虔已死,天下再没有好的山水画了; 曹霸也老了,可是世人却不识货,不懂得欣赏他画的马。而这当中蕴涵着淡淡的牢骚和感慨,和前面说到的 《戏为六绝句》第二首一样。 在杜甫活着的时候,他伟大的诗歌并没有被人们所重视,当时出版的殷璠《河岳英灵集》,高仲武的 《中兴间气集》都没有选录杜甫的诗。岂止是 “人间不解重骅骝”,简直是 “人间不解杜陵诗”。但是诗人并没有过多的怨尤,他深深地知道: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曾记得该句在文革期间,常被造反派的才子用来批判对手。第一,解气; 第二,顺口; 第三,显得有学问。所以很流行。可杜甫的原意,却没有什么政治,倒是很文学的。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意思】你们这些人的身躯与名声 都消失了,却无碍于王、杨、卢、骆的 作品像万古长流的江河那样永垂后 世。尔曹:你们。不废:无伤,无碍。 江河万古流:作者把“初唐四杰”王 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作品比做 长流的江河。 【鉴赏】 原诗中有王、杨、卢、骆: 指初唐的四个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说称 “初唐四杰”。当时体: 指初唐时的文体。轻薄: 肤浅的人。哂: 讥笑。尔曹: 你们这一伙人,指讥笑四诗人的人们。原诗意思是: 王、杨、卢、骆四位诗人的文体是当时的风尚,某些轻薄的人写文章讥笑他们,谍谍不休。你们这些讥笑别人的人早已销声匿迹、湮没无闻了; 而四位诗人的诗,却像长江大河万古长流一样,流传久远,绝不因为你们的诽谤而受到什么影响。“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两句诗,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 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用法例释】 一、用以说明某些人的 反对无碍于文学艺术家(亦可指思想 家、科学家等)及其作品流芳后世。 [例1]鲁迅也好,曹雪芹也罢,不因学者 的誉词而增辉,也弗以恶人的诋毁而失 色。古人所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 江河万古流”,真是绝妙的诗句,证之于 群丑诋毁鲁迅,不亦可乎? (孙郁《棒喝 时代:在这个时代尤其需要保护鲁迅精 神》) [例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过 反孔子的思想与行为,但是,孔子依然 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儒家的圣 人。今后再有什么风云变幻,也不会改 变这种局势。杜甫有两句诗很深切: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周桂钿《儒学与当代中国政治》) 二、用 以比喻无论反对者怎么样,都阻碍不了 人或事物的发展或社会的前进。[例] 幸而真理总是客观存在的,姚文痞的棍 子虽然逞威于一时,到头来毕竟是“尔 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梦想 打尽天下的姚棍子,只是打倒了自己, 而且连棍子也一起被人们丢到垃圾桶 里去了。(冯英子《杂家何在》) 【英文翻译】 But your bodies and souls will fall into decay. While their fame will last as the river flows forever. (译者未知) But you will perish with your criticism,while Their fame will last just as the river flows fore'er. (译者未知) 【全诗】 《戏为六绝句·其二》 .[唐].杜甫.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导读入境】 所选的这一首是论初唐四杰的。初唐诗文虽尚未摆脱六朝藻绘积习,但由于四杰的改革创新而起到继往开来、始畅唐风的作用。本篇以四杰为例说明,评论作家,不应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体现了作者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王杨卢骆一反当时宫廷淫靡之诗风,形成了初唐诗风的体制风格,而时人讥笑、批评“四杰”轻薄为文者至今仍未停止。其实,你们这些评论者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生命的消失,名字也就消失了。而四子的作品有如江河不息,万古常流,永远为后人传诵。 【赏 析1】 这首论诗绝句肯定了四子的文学成就,对讥笑四子“轻薄为文”者予以辛辣的嘲讽,强调四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他们这些人所望尘莫及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世代传颂,历经千古而不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它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哲里内涵。它意在指出:评价诗文的体制风格,要看它是否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同时它使人领悟到:应运而生的新事物、新风尚或许不能尽善尽美,但因它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因而将得到世人的肯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启发人们要大胆探索,不断改革,锐意创新,发奋有为,对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指出那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或自以为是,贫图一己之利的浅薄之徒必将遭到历史的无情唾弃。 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一个永恒的真理:人类要发展,社会要前进,那些促进历史发展,反映人们呼声,为广大人民众所欢迎的新文学、新风尚、新思想才可有长久的生命力。 【赏 析2】 第二首谈对初唐四杰的评价问题。如何评价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作家,在当时有严重的分歧。有如后来新旧《唐书》所反映的:《新唐书·文苑传序》赞扬四杰“絺句绘章,揣合低昂,故王、杨为之霸”;《旧唐书·文苑传上》则贬低说“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藻浅露”。杜甫既反对对四杰采取轻率否定的态度,也不同意夸大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他首先提出四杰的创作是“当时体”,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文体风格,指初唐四杰还没有完全摆脱相沿五百年之久的六朝浮艳诗风。当时许多人认识不到作家的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风尚的影响,因而无休止地哂笑四杰的文体轻浮。杜甫认为四杰的作品从内容上突破宫体诗的束缚,以广阔的社会生活题材,真实的思想感情,在唐诗发展中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所以后两句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尔曹”,指那些哂笑四杰的人,他们将湮没无闻,他们的哂笑也不能阻止四杰的创作如江河长久流传。 【思考题】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意在赞颂四杰的文学成就,它证明了一个什么真理? 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名言: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 尔曹: 你们这些人, 诗中指嘲笑唐初四杰王杨卢骆四人。 句意: 现在你们这些人的躯体与名声都已淹灭消失了, 而你们当初对王杨卢骆四杰的攻击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名声如同长江黄河一样,万古长流。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语出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用“身与名俱灭”指斥轻薄子,以“江河万古流”比喻四杰,表现了杜甫对四杰的高度推崇。对比鲜明,感情炽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