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❶你。刘几《梅花曲》(浅浅池塘):“年年为尔,若九真巡会,宝惜流芳。”吴潜《贺新郎》(月绽浮云里):“矫首高天天不应,忽林梢、睡鹊惊飞起。同一梦,我与尔。”
❷如此。叶梦得《临江仙》(唱彻阳关分别袂):“却怪老来风味减,半酣易逐愁醒。因花那更赋闲情。鬓毛今尔耳,空笑老渊明。”

☚ 外   尔后 ☛

尔ěr

❶第二人称代词,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你,你们。《邶风·谷风》一章:“德音莫违,及尔同死。”朱熹《集传》:“德音,美誉也。德音之不违,则可以与尔同死矣。”尔,你,作“及”的宾语。《小雅·天保》一章:“天保定尔,亦孔之固。”《鲁诗》说:“言天保佐王者,定其性命,甚坚固也。”毛《传》:“固,坚也。”郑《笺》:“保,安;尔,女也。女,王也。天之安定女,亦甚坚固。”尔,作“保定”的宾语。《大雅·卷阿》四章:“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郑《笺》:“茀,福;康,安也。女得贤者与之承顺天地,则受久长之命,福禄又安女。”
❷第二人称代词,在句中作定语。你的,你们的。《周南·螽斯》一章:“宜尔子孙,振振兮。”毛《传》:“振振,仁厚也。”郑《笺》:“宜女之子孙,使其无不仁厚。”《小雅·南山有臺》五章:“乐只君子,保艾尔后。”毛《传》:“艾,养;保,安也。”后,子孙后代。《大雅·崧高》五章:“赐尔介圭,以作尔宝。”毛《传》:“宝,瑞也。”介圭,大圭。诸侯瑞圭自九寸以下,申伯得宣王赐一尺二寸长之介圭,故称为珍宝。
❸花盛貌。《小雅·采薇》四章: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毛《传》:“尔,华盛也。常,常棣也。”《三家》尔,作“”。《说文》:“,华盛貌。”《三苍解诂》: “尔,华繁也。”
❹通“迩”,近,亲近。《大雅·行苇》一章:“戚戚兄弟,莫远且尔。”朱熹《集传》:“戚戚,亲也。莫,犹勿也。具,俱也。尔,与迩同。”《说文》:“迩,近也。”一说,尔,进之也。郑《笺》:“尔,谓进之也。王与族人燕,兄弟之亲,无远无近,俱揖而进之。”
❺语气词,犹“矣”,表已然。《周颂·噫嘻》一章:“噫嘻成王,既昭假尔。”郑《笺》:“噫嘻,有所多大之声也。假(gé),至也。噫嘻乎,能成周王之功,其德已著至矣。”一说,尔,代人,指田官。朱熹《集传》: “尔,田农也。”

☚ 刍荛   冬 ☛

读音·er(ˇ),为er韵目,属i—er韵部。忍氏切,上,纸韵。
❶你;你的。
❷如此。
❸其;那。
❹助词,用于句尾,表语气。
❺作词尾,无意义。

上一条: 下一条:

尔而ěr

近。例:挨~上、靠~上。
❍ 把地方向前邅(zàn)~一下,让个位子。
《汉语大字典》:“尔,同‘迩’,近。”

1. 助词,相当于“地”“的样子”。《巧嘴姑娘》(贤孝):“给了给上个龟子家、王八家,依我说是个好人家,冷了爬着里窑间,热了我爬着外窑间,定定尔坐着不动弹,你看我自然不自然。” 《鞭杆记》(贤孝):“陆富基压低声嗓悄悄尔讲,对住孙铁匠的耳朵如此这般说一遍。”《刘全进瓜宝卷》:“自幼尔做夫妻恩德深重,你怎么半路里闪下我身?”或作“儿”。《独弦操》(47):“要么就称上些小盐末子,放在铁锅里炒烫了,装到一个小布袋子里,款款儿放到妞妞上焐一焐,也能见效哩。”2.助词,用在名词性语素后。如“浑身尔疼”。

尔爾《广韵》兒氏·紙;lniâ‖ěr

相当于而已:人客食淡薄仔~lángkēh ziáh dâmbóh’ǎ lniâ(客人仅吃一点而已)。汉·桓宽《盐铁论·论功》:“其以强為弱,以存為亡,一朝爾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新婦所乏唯容爾。”

ㄦˇěr1320理睬。中原官话。山东平邑〖〗。我真不~你。晋语。山西忻州〖〗。我没有~他‖不待要愿意~你。扔。晋语。山西忻州〖〗。而已。闽语。福建厦门〖〗。一箍银~一块钱而已‖三日~。你(方言中保存的古语词)。江淮官话。湖北广济〖〗。刘赜《广济方言》:「称你曰~,读如恩上声。」西南官话。云南楚雄〖〗。吴语。浙江临海〖〗、浦江〖〗。客话。福建万安〖〗。粤语。广东从化〖〗。闽语。广东海康〖〗。

尔er

你,你的。成语:“尔虞我诈”。《诗经·卫风·氓》:“以~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迁:送过去。)《庄子·盗跖》:“~作言造语,妄称文武。”(“作”与“造”为同义对文。文武:周文王,周武王。)

〈隐〉旧时四川内江菜帮和青果帮指整数。往往用在表单数的隐语后面,如“么尔”即十。参“幺、按、疏、扫、外、廖、俏、绞”。

尔爾*尒ěr

〈文〉
❶这;那
 △ ~时|~后。
❷你;你的
 △ ~等。

尔爾、尒

❶你:~汝︱~曹︱~虞(yu)我诈︱出~反~。
❷如此;这样:果~︱不过~~︱何其相似乃~。
❸那:~日︱~时。
❹词尾。多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地”、“然”:偶~︱率(shuai)~︱莞(wan)~︱卓(zhuo)~不群︱率~而对︱莞(wan)~而笑。
○温文~雅(温和文雅)。

尔ěr

❶ 你,你的:尔父│尔辈│出尔反尔。
❷ 如此,这样:不过尔尔│何其相似乃尔。
❸ 那,这:尔后│尔时。
❹ 罢了,而已:无他,但手熟尔│昭帝立时,年五岁尔。
❺ 形容词、副词后缀:率尔而对│莞尔而笑│卓尔不群。
❻ 姓。

尔ěr

❶代词。你。《橘颂》:“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王逸注:“尔,汝也。”金开诚校注:“尔,汝,指橘而言。”汤炳正今注:“尔,指橘树。”《离骚》:“尔何怀乎故宇?”
❷语气词。《诗经·周颂· 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毛传:“尔,语助词。”《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马茂元《楚辞选》:“莞,微笑貌。‘尔’,语助词。”

尔er

尔曹1 尔耳2 尔格3 尔后 尔来 尔时 尔许 尔雅 故尔凡尔 果尔 乃尔 率(shuai)尔 偶尔 莞尔 宴尔 尔代节4 尔虞我诈 率尔操觚 不过尔尔 出尔反尔 温文尔雅 英特纳雄耐尔

(同) 女 汝 若 你 您

尔ěr

你:一进来,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你有何贵,~有何坚?”(二二·499)~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二七·625)

语气词“尔”主要用法有三种:
❶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耳”,常常与“唯”“只(止)”“但”等相呼应,可译作“罢了”。如《公羊传·庄公十二年》:“天下诸侯宜为君者,唯鲁侯尔。”《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史记·外戚世家》:“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昭帝立时,年五岁尔。”
❷表示确定的语气,相当于“也”“矣”,可译作“了”。如《公羊传·僖公二年》:“君若用臣之谋,则今日取虢而明日取虞尔。”柳宗元《捕蛇者说》:“非死则徙尔。”《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❸表示疑问语气,与疑问代词“何”呼应、“尔”可译作“呢”。如《公羊传· 隐公三年》:“此当时,何危尔?”《公羊传·隐公元年》:“然则何言尔?”

☚ 耳   焉 ☛

尔ěr

〖语气词〗
一、用在句末,助终结、强调等语气。可不译出(14)。《捕蛇者说》:非死则徙尔。——不是死光便是搬走。《泷冈阡表》:我求其生不得尔。——我想给罪犯寻找一条生路,却找不到。《瘗旅文》:不致久暴尔。——不至于长时间暴露在荒野。
二、用在陈述句末,助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3)。《宋人及楚人平》:庄王围宋,军中有七日之粮尔。——楚庄王带兵围攻宋国都城,楚军营内只有七天的粮食罢了。《种树郭橐驼传》:以致其性焉尔。——来让它的本性得到充分发展罢了。《同学一首别子固》: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也只是希望在他们身旁边学边干罢了。


尔ěr

〖代词〗
一、代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们)”(82)。《郑伯克段于鄢》:永锡尔类。——永远赐给你的同类。《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尔贡包茅不入。——你们应进贡的包茅不送上。《蹇叔哭师》:尔何知? ——你知道什么?
二、表示近指。指事物、情况、时间等。可译为“这样”(4)。《李陵答苏武书》: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 ——你作为汉王朝的臣子,怎么能不这样说呢?《袁州州学记》:百尔器备。——很多这样的器具全部完备。《纵囚论》:可偶一为之尔。——可以偶然这样做一次。


尔ěr

〖词尾〗
用在形容词词素之后(1)。《梓人传》: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那么,我就藏起自己的技术,收起自己的设计,心安理得地离去。

尔爾,尒ěr

❶ 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季氏将伐颛臾》:“孔子曰:‘求,无乃~是过与?’”又“且~言过矣。”欧阳修《伶官传序》:“与~三矢,~其无忘乃父之志。”
❷ 指示代词。❶ 这,那。《世说新语·赏誉下》:“~夜风恬月朗。”
❷ 如此,这样。《孔雀东南飞》:“同是被逼迫,君~妾亦然。”陶潜《饮酒》之五:“问君何能~,心远地自偏。”
❸ 语气词。❶ 表限止,相当于“罢了”。《唐雎不辱使命》:“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欧阳修《卖油翁》:“无他,但手熟~。”
❷ 表断定。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
❹ 通“迩”。近。《周礼·地官·肆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也。”《荀子·天论》:“其说甚~,其灾甚惨。”

你。《诗·卫风·竹竿》:“岂不~思,远莫致之。”林则徐《训次儿聪彝》:“余固不望~成名,但望~成一拘谨笃实子弟。”

☚ 卿   尔曹 ☛

*爾er

B6FB
❶〈文〉你,你的:~曹/~父。
❷〈文〉这,那:~后。
❸形容词后辍:莞~一笑。
❹语气助词,表示“罢了”。

如此

如此

若(若此;若兹;若斯;若尔;若然;此若) 许(许来;如许;宁许) 恁(恁么;恁地;恁的;恁底;恁迭;恁般) 能(能亨;能底;能许;能尔;能个;能样) 尔(尔尔;乃尔) 然(其然) 底(底样) 这(这样;这么样;像这样) 云云 如是 如斯 如馨 而此
如此,这般:此(如~这般;何至于~)
我听说如此:如是我闻
因为这样:唯其如此
只希望能这样:但愿如此
由于如此:有鉴于此
已经如此:既然
忽然如此:陡恁
确实如此:洵(洵然) 谌 良然 诚然
 果然如此:审尔
即使如此:虽然
如果这样:若然
也是这样:亦然
 也还是这样:亦复如此 亦复尔尔 亦复如是
不仅是这样,不仅如此:不宁唯是
再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能如此:计无复之
这样那样,如此这般:是长是短
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自然而然 不期而然
表示一直如此:总是 须是 尽管
本来如此:固然 既然
自古相同,古今如此:千古一辙 千古一律 千年一律
天天如此:殆无虚日
全部如此:尽然(未必~) 率然 莫不如此
 表示完全如此:简直
 表示完全如此的语气:真是
全都如此,没有例外:概莫能外 概莫等外 无一例外 一无例外
表示无论怎样一定如此:总归
就这样罢了:如此而已 如是而己 如斯而已
 不过如此罢了:不过尔尔 不过尔耳 无过尔尔
姑且如此而已:聊复尔(聊复尔耳;聊复尔尔) 聊复尔耳
不必说,只好如此:说不得
从道理上说应该这样:理当如此 理当然耳 理所应该 理该如此
表示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应该
不完全如此:不尽然
如果不这样:要不然
不得不这样:不得不然 不得不尔
(这样:如此)

另见:不变 相像 相同

☚ 指代   指出 ☛

表示肯定

表示肯定

管(~叫你高兴) 即(非此~彼) 是 便 了 好(~容易) 当然 自然 准保
表示肯定的口气:就(~不信) 的 耳 尔 啦 咾 呵 呗 哪 啊 嘛嘿 已 者 啰(去~) 嗯(~哪)
表示加强肯定的语气:正是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肯定:岂 何尝(~不是) 哪里 难道 怎么
坚决肯定的语气:横(横竖;~直;横顺)务 断(~无此理) 绝(绝对;绝然;~无仅有) 顿 反正 左右
表示完全肯定:必(必然) 定(一定;板定) 准(准定;准保;准头;准拟) 已(已定)
表示十分肯定:满(~有把握)

☚ 肯定   不肯定 ☛

你 汝 而(~父) 乃(~祖) 侬(阿~) 恁 伊(~家) 戎 倷伲
你,你的:
敬称你:您 恁
你的:若(~翁;~辈;~父) 乃(~父;~兄) 而
你们:戎 你等 尔等 汝辈 若曹 若辈 若属

☚ 你、我、他   我 ☛

指代

指代

一般指:或 某 有(~些;~的) 泛指
旁指:他 别(~人) 旁(~的;~证)另(~外) 异
有所指:
暗指某人某事:影射 暗射 隐射
 伪作此语影射他事:讹语影带
无所指:之 焉 厥 其 莫 无 靡 没有
泛指:漫指
表示近指:以 是 此(~若;~人) 斯(如~) 今(~次;~番) 底(~物) 所(~事) 伊 之 兹 然凭(~地) 这(~儿;~里;~么;~样) 作
 这个:兹(~事;念~在~) 尔(~外) 者个 遮个
 这种:此种 该种
指示或代替比较近的人或事物:这么些
表示远指:伊(~人;~年) 彼(由此及~) 那(~儿;~么;~样) 恁(~时;~大;~时节) 厥 夫
 那个:彼(此起~伏) 尔(~日) 谁个 那一个 那东西 那事情
表示虚指:其(忘~所以)

另见:指出 指点 代替

☚ 指代   如此 ☛

窗格

窗格

栊(房栊) 槅(亮~) 榥 窗隔窗楞 窗格 窗槅 窗棂 窗櫺
镂花的窗格:綷疏
窗户或栏杆上雕有花纹的格子:棂 櫺
红色的窗格:朱轩 轩朱
窗格花纹:
窗格的孔:窗眼 隔眼 窗子眼
(窗的格子:窗格)

☚ 各种窗   墙 ☛

局限

局限

局(局蹐)
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画地(画地为牢;画地成牢;画地作狱;画地为狱) 画狱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有;~不过)仅(仅仅;仅只) 但(~使;非~) 光 独 才 财 单 特 就 啻(不~) 徒 止 殆 惟耳 尔
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囿限 囿于
局限,被限制:
(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局限)

☚ 限制   钳制 ☛

尔爾;尒ěr

儿氏切,上纸。
❶你,你们。《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诈,~无我虞。”
❷那;这。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时心气壮,百事谓己能。”
❸这样,如此。《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同是被逼迫,君~妾亦然。”
❹表限制或肯定语气。欧阳修《卖油翁》:“无他,但手熟~。”
❺犹“然”。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公瑾卓~,逸志不群。”
❻近,接近。通“迩”。《周礼·地官·肆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也。”

尔ěr

❶你。如:尔虞我诈。
❷如何,这样。如:果尔,不区尔尔。
❸形容词后缀。如:莞尔而笑。

尔er

代词。(一)用来指称对方,可作主语、宾语、名词修饰语,相当于“你”“你们”等。如:❶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尔”句:你舍不得那只羊,我爱惜那种礼。)
❷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世说新语·雅量》“尔”句:劝你饮一杯酒,自古以来什么时候有活到一万岁的天子?)
❸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论语·先进》“尔”句: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该怎么办呢?)
❹恐阿大非尔之友。(《世说新语·识鉴》“尔”句:恐怕阿大不是你的朋友。)(二)用来指代事物和情况等,可作宾语、修饰语、状语,相当于“这个”“这样”“这”“如此”等。如:
❺夫子何善尔也? (《礼记·檀弓上》“尔”句:夫子为什么称赞这个呢?)
❻许侍中、顾司空俱作丞相从事,尔时已被遇。(《世说新语·雅量》“尔”句:许侍中、顾司空都当了丞相的从事,这时已经受到赏识和重用。)
❼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文选·诸葛孔明:出师表》“尔”句:在军队连遭失败时接受任用,在国家处于危难时奉行命令,这样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
❽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尔”句:不是上天赋予人的心性如此不同,而是使心性变化的环境所致。)(三)语缀。(A)用于某些副词、形容词后,相当于“…地”等。如:
❾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货》“尔”句:夫子微微地笑着。)
❿铿尔,舍瑟而作。(《论语·先进》“尔”句:〔曾晳〕铿地一声,放下瑟站了起来。) (B)用于疑问句末,相当于“呢”;用于叙述句末,相当于“而已”“罢了”等。如: (11)何讥尔?(《公羊传·隐公三年》 “尔”句:〔《春秋》经〕为什么讥刺呢?) (12)昭帝立时,年五岁尔。(《<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补》“尔”句:昭帝即位时,年龄才五岁而已。) (13)军有七日之粮尔。(《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尔”句:军队只有够七天吃的粮食罢了。)

☚ 俄   耳 ☛

尔(爾)ěr

[书] Ⅰ ❶ (你) you:我无 ~ 诈,~ 无我虞。I shall not practise deception on you,nor shall you do the same on me.
❷ (如此;这样) like that;so:不过 ~ ~ just middling;
果~ if so
❸(那;这) that:~日 that day;~时 at that time Ⅱ [后缀]:率 ~ 而对 give a hasty reply;reply without thinking;
莞 ~ 而笑 give a soft smile
◆尔曹 [书] (你们) you people;you and your kind;
尔刚 ergon;
尔后 [书] thereafter;subsequently;
尔虞我诈 each trying to cheat or outwit the other [one another];deceive and blackmail each other;deceive each other [mutually];I-cheat-you-and-you-cheat-me (activi ̄ ties); mutual suspicion and deception;scheme against each other

尔ěr

虞我诈|诈我虞

❷ 出|率操觚|率成章|莞一笑|嫣一笑|宴新婚|燕新婚|卓不凡|卓不群|蕞弹丸

❸ 不过|温文雅|无过

❹ 戚戚具|新婚宴

尔ěr,mí

(甲) (篆)
繁体为“爾”。甲骨文是象形字,一说像古代盛酒的爵(倒置)。一说像刻满花纹的窗棂,有满的意思。隶书简化为“尒”,《集韵》:“乃礼切,音弥,满也。”本义已失,借作第二人称代词与文言虚词。可与耳、如通。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ěr
迩(遐迩闻名)

你(第二人称代词)
祢(古代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
nín
您(人称代词,含敬意)
mi
阳平:弥(弥补)
猕(猕猴桃)
祢(姓氏)
上声:沵(沵迤,形容平坦)
相关链接
1.尔与你,作人称代词时音义本相同,只不过尔(ěr)是中古音,你(nǐ)属上古音,就像“二”(èr)可读为“腻”(nì)。
2.“称”字右边的“尔”是简化符号,与“你”无关。

*爾;尒ěr

(5画)

【提示】小,第二笔宋体是撇,楷体是撇点。

*尔(爾)〔尒〕ěr

5画 小部 〈书〉
(1) 你: ~父|~曹|~等|~虞我诈。
(2) 如此;这样: 果~|不过~~。
(3) 这;那: ~后|~日。
(4) 助词。而已;罢了: 顾君不察~。
(5) 词缀。同“然”: 偶~|莞~而笑|卓~不群。

尔爾尒ěr

金文和小篆与隶楷爾字差别主要在头上,金文小篆的头作“入”字形,隶楷作一横。战国文字简化作“尒”,中间一竖直穿“入”字而上出。“爾”字形下从四叉形,象窗户等物的格子形。古汉语用于“丽尔”,是疏朗义。尒字是“尔(爾)”字异体,见《异体字表》。《说文》说是“词之必然”义。虚字。相当于“如此”义等。如:果尔|偶尔|不过尔尔。使用隶楷后,“丽尔”义和“如此”义等都作“爾”,现以爾为繁体。“尔”为规范字。见《总表》。“尔”形由战国文字来,晋代以来行草书都如此写。古代因“尔”与“汝”双声,现代汉语又由双声转为“你”。古汉语如:尔辈。又用为“那”或“其”义。如:尔时|尔后。又作虚字,同“耳”,常用于句末。

尔爾★繁◎常;尒★异◎次★常◎次


ér爾,象形,甲骨文、金文1、小篆1象络子形,下为络丝架,上为系丝之处,本义为古代的络丝工具,是“檷”(nǐ)的本字。一说小篆1形声,从冂、(lǐ),尒声,本义为窗棂疏朗华丽。假借为代词(相当于“你、如此、那”等)、语气助词等。尒,金文2、金文3、小篆2是“爾”的省体。一说小篆2表意,从入、丨、八,八象气分散形,本义表示语气助词。战国时期俗字、《手头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把“爾”简作“尔”,是“尒”的变体。《异体字表》以“尒”为异体字。
【辨析】
❶“尔”与“爾”不是等义简繁字。
❷以“尔”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ěr:迩∣mí:弥、祢∣nǐ:你∣xǐ:玺。
❸“尔(爾)”可作类推简化偏旁使用,如:迩(邇)、弥(彌)、玺(璽)。
❹尔/而/若/乃 这四个字古代都用于第二人称代词,读音相近,是同源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