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少室山房笔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少室山房笔丛 少室山房笔丛笔记。明胡应麟作。应麟号少室山人,故名。三十二卷,续集十六卷。分《经籍会通》、《丹铅新录》、《艺林学山》、《史书占毕》、《九流绪论》、《四部正讹》、《三坟补逸》、《二酉缀遗》、《华阳博议》、《庄岳委谈》等十二部分。内容以考据为主,涉及范围很广,凡经史百家及道书释典,均予评述。其中对伪书的辨别,小说戏曲的评论及考证,较为人重视。《庄岳委谈》对古典小说史料的搜罗尤为详备,各戏曲史著作常有引用,焦循《剧说》即采择甚多。其续集系专为驳杨慎《丹铅余录》、《艺林伐山》等书而作,但所引证考辨亦有疏失。有明万历刻本和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 ☚ 四友斋丛说 觅灯因话 ☛ 《少室山房笔丛》《少室山房笔丛》
《少室山房笔丛》48卷,明胡应麟撰。胡应麟是明代中叶的博学大家,和杨慎、陈耀文、焦竑等人齐名。此书是汇辑他的考据杂说而成,全书共包括12部:《经籍会通》4卷,考论古籍的撰著与存亡聚散情况;《丹铅新录》8卷,专门驳斥杨慎《丹铅录》等书考据的舛谬;《史书占毕》6卷,考论史书兼评论史事;《艺林学山》8卷,系诗话、词话及评骘各体文学作品的优劣;《九流绪论》3卷,考论诸子百家的源流和得失;《四部正讹》3卷,考辩历代伪书;《三坟补遗》2卷,专论《竹书纪年》、《逸周书》《穆天子传》3种汲冢遗书;《二酉缀遗》3卷,采录古书中的异闻奇事;《华阳博议》2卷,杂述古人博闻强记的故事;《庄岳委谈》2卷,论杂事、正俗说;《玉壶遐览》4卷,专论道书与方士之言;《双树幻钞》3卷,专论佛经与释家之说。每部卷首均有小序,概述本部的内容和主论宗旨。全书各部陆续撰成于万历十二年至二十年间(1584~1592),从内容上来说,各部可以独立成书,汇为《少室山房笔丛》则具有丛书的性质。 此书考据极为宏富,广征博引,议论也多有独到的见解,为研究和考索古代典籍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和结论,在明代考据辩证类的笔记中是一部很有份量的著作。其《四部正讹》把历代伪书分为若干类,分别加以考辩,辩别颇为细致,既表现出作者的渊博,也表现了他的大胆,敢于提出疑难,后世谈伪书的常用其说。《九流绪论》把古代笔记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6类,是历来学者首次对笔记进行的分类,常为后人所称引。当然,作者亦不免明代学者粗疏的毛病,本书征引错误、考辩失实的地方也所在多有,沈德符《敝帚轩剩语》、王士禛《香祖笔记》及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指出了此书的若干错误,但总的说来还是瑕不掩瑜的。 此书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断句排印本。 少室山房笔丛笔记。明胡应麟(1551—1602)撰。正集三十二卷,续集十六卷,应麟字元瑞,后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浙江兰溪人。万历举人,后多次试进士不第,遂筑室山中,以读书著述为业,因附王世贞而得名。是编为汇辑考据杂说的综合性笔记。凡分十二种,计有:“经籍会通”四卷,述古籍的撰著与存亡聚散;“史书占毕”六卷,专论史事;“九流绪论”三卷,论诸子百家的源流得失;“四部正讹”三卷,专门考订古来伪书;“三坟补遗”二卷,专论《竹书纪年》、《逸周书》、《穆天子传》三种,以补“三坟”之缺;“二酉缀遗”三卷,皆采录古书中的小说家言;“华阳博议”二卷,杂述古来博闻强记之事;“庄岳委潭”二卷,论述杂事,以正俗说之附会;“玉壶遐览”四卷,专论道家、方士之言;“双树幻钞”三卷,皆论佛经与释氏之说;续集“丹铅新录”和“艺林学山”各八卷,专门驳斥杨慎之说。终稿于万历二十年,历二十余年方成此编,共三十万字。书之卷首皆有小序,概述书之内容及论证主旨。作者博综考辨,征引典籍极为宏富,议论亦多精辟肯綮。如析伪书为若干种,各加辨订,相当详尽,后世谈伪书者多引其说;概括小说家为六类,使纷纭复杂之笔记有类可归,颇为后人称道;其论六朝志怪是“传录讹舛”,唐人传奇乃“作意好奇”,尤为一语中的,界限分明;余论词曲、戏剧之精赅,解释语词之确当,亦多可取,于研文史者颇多助益。全书以博称胜,体例谨严,引证他书多注明出处,为明人笔记中颇值得重视的一部。亦不免考证失实、征引舛误之处,沈德符、王士祯等均有指正。 有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刻本传世。清末广雅书局刻本,一九五八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有《明清笔记丛刊》校点本。 少室山房笔丛 少室山房笔丛明代学术笔记。四十八卷。明胡应麟著。胡应麟(1551—1602),字元瑞、明瑞,号石羊生、少室山人。浙江兰溪人。少时从父宦居京师,工诗善文,与诸名士论诗。万历四年(1576)中举后,久试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从事著述。其诗受王世贞赞赏,登名于“末五子”之列。作《诗薮》二十卷,大抵奉王世贞《艺苑卮言》为律令,而敷衍其说。胡应麟又为明代中叶的博学家之一,和杨慎、陈耀文、焦竑等齐名。他阅书极多,博学而不穷,见识也高。著有《少室山房类稿》等。 ☚ 藏书 续藏书 宋史纪事本末 ☛ 少室山房笔丛正集 三十二卷、续集十六卷。明胡应麟(1551—1602)撰。胡应麟,字元端,后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兰溪(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年举人,后久试进士不第,遂筑室山中,以读书著述为业。因附王世贞而得名。此书是胡应麟汇辑他的考据杂说而成,分正续二集,书凡十二种: 《经籍会通》四卷,述古籍的撰著与存亡聚散;《古书占毕》六卷,论史书,评史事;《九流绪论》三卷,论诸子百家的源流与得失;《四部正伪》四卷,辨订古代伪书;《三坟补逸》二卷,专论《竹书纪年》、《逸周书》、《穆天子传》三书,以补《三坟》之阙; 《二酉缀遗》三卷,皆采录小说家言;《华阳博议》二卷,杂述古人博闻强记的故事;《庄岳委谈》二卷,论述杂事,以纠正俗说的附会;《玉壶遐览》四卷,皆论道经与方士之言;《双树幻钞》三卷,皆论佛经与释氏之说;续集《丹铅新录》八卷和 《艺林学山》八卷,则专为驳杨慎之 《丹铅余录》、《艺林伐山》等书之说而作。每一题目的卷首,都有小序,概述本题的内容和主论宗旨。内容以考据为主,征引典籍极为丰富,议论亦多高明,为研究古籍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和见解。其《四部正伪》把古籍中的伪书析为若干种,各加辨订,相当详尽;后人研究伪书,常用其说。书内论述古典小说、传奇、杂剧的部分,尤有参考价值,为人所重。如概括小说家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六类,使纷纭复杂的古代笔记,大致有类可归,深为人所称道。其论六朝志怪与唐传奇的不同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讹舛,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这里将志怪定为记录传闻,传寄定为有意创作,后人谈论小说,常征引此文。其《庄岳委谈》内论词典、戏剧的条目颇多,于研究文学史很有参考作用。偶释语词,亦不见于他书。如谓元人称秀才为“细酸”,引《倩女离魂》首摺“末扮细酸为王文举”一句为证,即为今人辑戏曲语词诸书所未列入。但书中亦有考辨失实、征引错误之处,此在所难免。有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刻本,清光绪广雅书局刻本(此为通行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校点本。 《少室山房笔丛》shao shi shan fang bi congCollected Jottings from the Shaoshi Retreat→胡应麟 (Hu Yingli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