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少司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少司命

少司命

楚辞《九歌》篇名。屈原作。少司命是掌管子嗣和儿童的守护神。王夫之《楚辞通释》说:“大司命统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则司人子嗣之有无。以其所司者婴稚,故曰少。”全诗为主祭之男巫的唱词。首写女神降临在用香花美草装饰的神堂,满目含情;忽而又默默无言地离去,从而令迎神者发出“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感叹。继写女神登上九天,一面抚彗星,为人间扫除一切灾病,一面手持长剑,怀抱婴儿,做人类生生不息的主宰。全诗塑造了一位既威武、勇敢而又深情、慈爱的婴儿守护神的形象。

☚ 大司命   东君 ☛

《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① “秋兰哟麋芜,
 罗生兮堂下。 长满堂下,多么兴旺。
 绿叶兮素华, 叶儿青绿、花儿洁白,
 芳菲菲兮袭予。 扑面的花气一阵阵香。
 夫人兮自有美子, 各人都有美好的儿女,
 荪何以兮愁苦?② 您哟为什么还在忧伤?”
 秋兰兮青青, “秋兰哟这样青翠,
 绿叶兮紫茎。 绿叶、紫茎映衬得多美。
 满堂兮美人, 美人儿挤满前堂,
 忽独与余兮目成。 你眉目含情独与我相对。”
 入不言兮出不辞, “您来了又去默无一言,
 乘回风兮载云旗。 驾着旋风、飘展云旌。
 悲莫悲兮生别离, 最悲的莫过于生生离别,
 乐莫乐兮新相知。 最乐的要数新交上知音。”
 荷衣兮蕙带, “衣裁绿荷、腰束香蕙,
 倏而来兮忽而逝。 您倏然降临、又忽然而回。
 夕宿兮帝郊, 夜晚栖宿在天帝的郊野,
 君谁须兮云之际?④ 您还在云中等待着谁?”
 与女沐兮咸池, “我要和你在咸池洗浴,
 晞女发兮阳之阿。⑤ 再去旸谷把秀发晒干。
 望美人兮未来, 远望美人你迟迟未来,
 临风怳兮浩歌。⑥ 我临风放歌、思情绵绵。”
 孔盖兮翠旍,⑦ “孔雀的羽盖、翡翠的旌,
 登九天兮抚彗星。 您登上九天监守着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 手挺长剑、怀抱幼童,
 荪独宜兮为民正。⑧ 您最适合做百姓的司命。”

 
 【注】 ①麋芜: 即芎(xiong qiong),香草。②夫: 句首语气词,无义。荪: 香草,此借以尊称少司命。③余: 少司命。独与少司命目成者,指向少司命求子的“美人”。目成,眉目传情以成相好。④须: 等待。⑤咸池: 神话中太阳洗浴之处。晞(xi):晒干。阳之阿: 可能指神话中日出之旸谷。⑥怳(huang) :同 “恍”,失意貌。⑦旍(jing) : 同 “旌”,此指旗杆上的饰物。⑧竦 (song) : 挺立。幼艾: 美好的孩童。民正: 人民的官长,此指管理人间的子嗣之官。
 
 与“大司命”的威风凛凛、神奇莫测不同,作为主管人间生育的“子嗣之神”,“少司命”则是位荷衣蕙带的美丽女神。诗人写她的降临,也轻盈飘忽、悄然无声: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为了迎接少司命的到来,人们在祭堂前供满了秋兰和蘼芜。这些花草长着清新的绿叶,开着素洁的白花,香气菲菲,显得那样芳洁、清雅。诗人对迎神环境的描绘,为娴雅、秀美的“少司命”的出现,收到了很好的映衬效果。当人们在布置花草中偶而抬眼,便发现这位神女早已悄无声息地降临祭台。所谓“入不言兮出不辞”,她的降临,正该是这样默默无言的。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此欢乐祭祀的良辰,“少司命” 的眉眼之间,却还带着一丝忧愁 (大概楚人心目中的 “少司命”,因为时时关切着“幼艾”的命运,神情总是喜中带愁的吧) 。这便引出了迎神巫者的深情询问: “大家都有美好的子嗣,您为什么还在发愁呢?”
 “秋兰兮青青” 四句,便是少司命所唱的无言之歌 (诗人为了表现她,当然还得让她开口) 。此刻,她一边暗暗夸赞着花草的芳洁,一边用那关切的目光,掠过挤满堂前的 “美人”。她终于发现,其中独有一位美人,正目光灼灼地向她含情致意—— “忽独与余兮目成”,历来被解说为少司命与世人 (男子) 的相爱传情,恐怕是误解了。少司命既是“子嗣之神”,这独与她“目成”的美人所表达的,当然不是要与她相爱,而是企求能有美好的子嗣。后文的全部思情,均从这一点生发。
 “入不言兮出不辞”以下八句,抒写少司命的来、去所带给人们的欢乐和悲思。从唱词口气看,主人公应该就是那位与少司命“目成” 的美女。她刚刚向神女传达心中的愿望,美丽的神女却又乘着旋风、飘展着云旗很快离去了,竟然没有一句告别之辞。这固然使主人公悲伤,但想到神灵早已心心相印、了解她的祈求,心中又生出了无限欢乐。“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正表现了这种离别时的悲伤和得遇“相知”的意外喜悦。这复杂情感的交融,便化成了屈原笔下这两行传诵千古的名句。主人公抬头远望,只见少司命荷衣蕙带,已倏然消逝于青云缥缈之中。但那云层却还久久留在空中,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她因此发出了询问: “君谁须兮云之际?”
 诗人抒写少司命的回答,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奇思和深情。“与女沐兮咸池” 四句,字面上颇难索解,前人因此疑为《河伯》之句在此篇的掺入。但倘若联系民间“求子”的习俗,便可迎刃而解。孙作云先生在《〈诗经〉恋歌发微》中指出: 古人有“祭祀生子之神的 ‘高禖’,以及用洗涤的方法来求子的风俗”。“古人相信,不生子也是一种病气。他们在祭祀高禖时,顺便儿在河上洗洗手,洗洗脚,或干脆跳到水里洗一个澡”。由此看来,少司命的愿与主人公“沐乎咸池”,正是为了实现这位“美人”的求子热望。只不过她既为神女,洗沐的地方也就神奇——那是太阳神“东君”洗澡的咸池。而据神话传说,太阳神还是一只神鸟 (三足鸟)。那么,在他洗澡的咸池,就可能有“鸟卵”飘浮,主人公便很可以象传说中的简狄一样“吞卵”而孕了。明白了这一层,再看“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二句,人们便可感受到: 这位少司命对那些“求子”的“美人”,是何其关切。当她知道,这人间“美人”并不能和她一起“沐兮咸池”的时候,不禁临风放歌、思情绵绵了。
 诗之结尾,是对这位美丽神女的热情赞诵,同时也是对她形象的进一步刻划。少司命是那样秀美,她的车乘也绚丽多彩: 车盖由漂亮的孔雀羽毛编成,旗旌则饰有青蓝的翠羽。别看她是位女神。却是身佩长剑的巾帼女杰。“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描述这位女神手持长剑、升登九天,为保护幼童而严密监视彗星 (它的出现,是人间灾祸的预兆) 的景象,于娴雅温和之中,又透出一派英姿飒爽之气。有这样一位少司命做儿童的保护神,人们怎能不喜形于色,发出“荪独宜兮为民正”的由衷赞叹?
 从艺术表现上看,《少司命》的写法,适应于塑造这位女神的特点,运用的是清丽柔和的飘忽笔触。诗人用清幽的蘼芜、秋兰,映衬神女的娴静雅洁; 以荷衣蕙带等衣饰,状貌她轻盈飘逸之态,色彩素雅、清丽,线条细腻柔美。少司命与 “美人”的对唱,辞情舒展、悠长,其愁思和欢乐,均是淡淡的,没有很大的起落。正如清亮的溪流,潺潺而来,幽幽而去。与 《大司命》的来时风云变色、去时高驰冲天的豪放不同,显示的是轻云舒卷的清新。

诗词《少司命》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 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 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 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 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 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 倏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 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游兮九河, 冲风至兮水扬波。
 与女沐兮咸池, 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 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旌, 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 荪独宜兮为民正。

 
 【注释】 ①麋芜:一种香草叶名。 ②夫人:指少司命;荪:指大司命。 ③君:指少司命。须:等待。 ④这两句是《河伯》篇里的话误入此处,当删。 ⑤咸池:传说中的天池。晞,晒干。 ⑥美人:指少司命。怳:恍惚失意貌。 ⑦竦长剑:竦立持剑。拥:护卫的意思。幼艾: 老少。
 
 【译文】 [神大司命上唱]秋兰与䴢芜,罗列着生在堂下。绿的叶子与素的枝柯,菲菲的芬芳之气时时来袭我。[主祭者]他少司命自有其心目中好男子,神君呵,你为何要愁苦不快乐。[神大司命唱]记得当着秋兰花开的时分,长遍了绿叶与紫茎。满堂都是美人,她少司命的眼角忽然向我垂青!但她进到堂中并不说话,出去时也不作声,乘着回风载着云旗呵,向上飞腾。呵人!再没有比生生的别离更可悲,再没有比新相知更为快乐幸运。荷花儿的衣服与蕙草儿的飘带,忽然去了忽又来。夜深了,宿在上帝大郊之野,少司命呵!你在云彩里把谁等待。我想同你在天池洗个澡,让你的发在九阳山陵坡晒干!空空地望着你这美人不来上场,迎着风儿,我恍惚迷离的高声歌唱。[大司命车乘下。主祭者唱]主呵,你还是坐上你的孔雀毛作盖、翠毛作旗的车吧,登上了九天捉着那妖星。紧紧地把着长剑保护着人间的老老少少。大司命,你最应该做这些事,为人民的主宰。
 
 【集评】 清·林云铭:“开手以堂下之物起兴,步步说来,中间故意作了许多波折,恣意摇曳,但觉神之出入往来,飘忽迷离,不可方物,末以赞叹之语作结,与《大司命》篇另是一样机轴,极文心之变化,而步伐井然,一丝不乱。”(《楚辞灯》卷二)
 近·詹安泰:“少司命是主管人们的子嗣、掌握孩子们的命运的神。按照原来人们对这种神的愿望来说,主要的意义应该是在结尾一段‘抚彗星’、‘拥幼艾’、‘为民正’等。可是作品的本身是作为反映悲欢离合的实际生活而出现,而取得持久的生命力的,人们从这作品中所感受到的也和在其他一些作品如《湘君》、《湘夫人》中所感受的一样,是爱情的生活,而不是原来的祀神求福的意义。因此,我们固不必要否定它在当时的主要作用,但也不能把原来祀神的主观意图作为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而应该从作品本身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和它所产生的客观意义出发来看它的主题思想,从而看出围绕这个主题思想的一切曲折复杂的情节结构。”(《屈原》,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总案】 这首诗的写法很特别。这里的“予”是大司命。虽然此诗题为《少司命》,但写的却是大司命思念少司命之词。《九歌》中多阴阳两神相对,大司命、少司命是就阴阳之义引而为配偶。神人格化,拟作夫妇。本是古代民俗常见的事。此篇是以大司命思念少司命之情,与巫者对答,写他的回忆,写他的思念,写他的想象,而少司命终篇不见,仅于对答词句之中寄以悱恻之情。
少司命

少司命

辞赋名篇,《九歌》第六篇。战国屈原作。《楚辞章句》《文选》见载。详见“大司命”条。

☚ 止欲赋   长门赋 ☛

少司命

少司命

楚辞神话人物。屈原《九歌》有《少司命》。或说掌管儿童性命的神。王夫之说:“大司命、少司命,皆楚俗为之名而祀之。”认为“少司命则司人子嗣之有无,以其所司者婴稚,故曰少;大则统摄之辟也。古者臣子为君亲祈永命,遍祷于群祀,无司命之适主(专神),而弗无子者(弗通祓,祓除无子即求有子,)祀高禖(祭媒神)。”(《楚辞通释》)马茂元《楚辞选》、胡念贻《楚辞选注及考证》并同。或说天上星名而主人间儿童性命的神。但对星名解释则不同。洪兴祖补注《大司命》说:“《周礼·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疏引《星传》云:……文昌宫第四曰司命。”即以文昌宫第四星为少司命。朱熹《楚辞集注》、林云铭《楚辞灯》、胡文英《屈骚指掌》主此说,不过胡文英以为“大司命主生,少司命主死,合庙分祭也。”戴震《屈原赋注》亦赞同此说,又认为“少司命主灾祥”,“非祭辞”,系“托于与司命离合为辞”。文怀沙《屈原九歌今译》、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姜亮夫《屈原赋校注》基本倾向此说。或以诸侯、群姓所祀之神为少司命(清王闿运《楚辞释》)。或以虚北二星为少司命,又说“少司命主缘”,“以男女离合为说,殆月老之类也”(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郭沫若则直接把少司命解作“司恋爱的处女神”(《屈原赋今译》)。或说少司命“执行大司命之命以处理具体的生死离合之事”(孙常叙《<楚辞·九歌>十一章的整体关系》)。或说少司命是祭主管子嗣的流星之神(程嘉哲《九歌新注》)。或说少司命是“生命之神、婴儿守护神,又兼为处女神、恋爱之神”,“少司命是化身为燕子的勾芒、象征着生命、爱情和春天。”(萧兵《论九歌诸神的原型和二重性》)

☚ 少康   孔子 ☛

少司命shào sī mìng

楚辞篇名。屈原《九歌》中的一篇。罗愿《尔雅翼》说:“少司命主人子孙者也。”王夫之通释从其说,认为少司命“司人子嗣之有无”、“大司命、少司命皆楚俗为之名而祀之”。此说与诗意吻合。本篇是祭祀少司命神的歌舞辞,由充作少司命的灵子与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对唱。从歌词内容看,第一节六句为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迎神。二、三、四节为少司命的唱词,五、六节是男巫以大司命口吻的唱词。诗歌采取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用华丽的辞藻塑造出一个多情善感又刚毅的女神形象。

少司命

《楚辞·九歌》篇名之一。少司命是专司幼儿生命的女神。本篇为祀少司命的祭歌,赞美她“竦长剑兮拥幼艾”,保护了人类的下一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