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麦锈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麦锈病又称黄疸,是对小麦危害最大的一类病害。分条锈、秆锈和叶锈3种类型。病原菌有3种:条锈菌、叶锈菌和秆锈菌。发病取决于寄生、病原和环境3个条件。防治药物有20%萎锈灵200~300倍液,25%粉锈宁1000倍液,45%硫悬浮剂200倍液等。中国于1950年锈病大流行,损失小麦60 亿kg。欧洲常年锈病损失率5%~10%。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xiaomaixubing为担子菌中几种锈菌寄生在小麦上所引起的病害。受害小麦在生长发育期主要病状表现在叶子或秆上出现鲜黄色或红褐色的粉泡状病斑。显微镜下观察时,可见病斑中为很多单细胞的夏孢子,称夏孢子堆。它们是由侵入到小麦植株内的菌丝体上产生的。小麦锈病在整个生活史中,除了产生夏孢子外,还产生其他类型的孢子,最多的可产生5种孢子,但仍以夏孢子危害严重。夏孢子侵害和蔓延得很快,它从侵入新植株到产生出新的夏孢子只需8~12天。造成小麦的严重减产。小麦锈病有3种: 一为小麦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的条形柄锈菌(小麦条锈病菌)引起的病害。病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发生在叶鞘和穗上,夏孢子堆小,沿叶脉纵向排列成虚线状,鲜黄色。该病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西南和淮北等地的冬麦区。另一种为小麦秆锈病,是由禾柄锈菌引起的病害,病灶主要发生在叶鞘、茎秆和叶片基部,严重时也发生在麦穗的颖片和芒上。有时会在短期内造成较大损失。夏孢子堆红褐色,长椭圆形,散生,不排列成条。该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生活史中有2个寄主,一为小麦,在其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再侵害另一类植物,即小檗或十大功劳的叶片上,在其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以后锈孢子又再侵害到小麦上,进行新的循环。但这5种孢子中,对小麦危害最重的仍是夏孢子。全国各地均发现过此病。第3种为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隐匿柄锈菌引起的病害。病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在茎秆或穗部。夏孢子堆圆形或近圆形,桔红色。目前我国对条锈和秆锈病已能基本控制,但对叶锈病还没能找到有效防治措施,其病害分布全国各地,是3种锈病中分布最广、目前危害最大的一种。该菌也是转主寄生菌,一为小麦,另一种为唐松草和小乌头。但我国仅发现叶锈菌以夏孢子完成其生活史。 ☚ 花褶伞 甲癣 ☛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小麦的一种真菌病害。有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是由这三种锈病菌均为担子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双胞锈菌属;为三个不同的种分别寄生而引起的。三者的共同特征是在发病部位产生铁锈色粉 (病菌夏孢子——小麦锈菌的无性繁殖器)疱状的病斑(夏孢子堆)和黑色病斑(病菌冬孢子堆)。对小麦的危害,主要是依靠小麦锈菌的夏孢子在一年中多次侵染破坏麦株的叶表皮组织, 大量消耗水分和养分,使其不能正常灌浆结实,产量大幅度下降。在甘肃,对小麦危害最大的是条锈病,其次是秆锈病,叶锈病发生较少。三种锈菌的共同生理学特性:只能在活的寄主上越冬越夏;同一锈病对不同小麦品种致病能力不一样 (不同的致病生理专化类型叫生理小种);夏孢子繁殖迅速,随气流高空远距离传播(可随气流升到5 000米以上的高空,传送到1 000公里以外的地方); 夏孢子在叶面具有水膜和100%的大气温度下才能萌发。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病菌越冬率高(或越冬前秋苗发病重),早春温度回升早,湿度大,有利于早春菌源的积累。此后,如出现多雨天气,锈病就会发生流行。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年份,小麦减产20%~30%; 中度流行的年份, 小麦减产10%~20%。防治法: 锈病在全省各地流行特点不同,如在陇东、陇南地区,条锈菌能越冬越夏;而在中部和河西地区一般则不能越冬,春季流行的菌源主要来自外地。因此,应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布局不同的抗源品种。在主要越夏区,应配备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品种。(2)不断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压缩或淘汰感病品种。(3)在条锈菌越冬地区,于冬前和早春,用小铲取土覆盖病叶并从叶的基部切断,消灭越冬菌源。(4)药剂防治: 冬前和早春, 在发病中心的面积上, 喷洒300倍的氟化钠或氟硅酸钠液2~3次;或在早春喷洒200倍液的敌锈钠或敌锈酸液,消灭越冬病源。每亩喷75~100公斤的敌锈酸或敌锈纳200倍液; 或氟硅酸纳600倍液; 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石硫合剂用波美0.3~0.5度液。对条锈病一般喷2次,第一次在发病率1%左右时,7~10天后喷第二次。(5)栽培防治措施:调节播种期冬麦适期晚播在秆锈病流行地区, 适期早播或选用早熟品种;合理施肥(氮肥不宜施的过多且不宜施用过迟,增施磷钾肥);因地制宜进行早春耙耱;浅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等。 ☚ 甘肃农作物检疫对象 禾谷类黑粉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