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敛ɕiɔu53 li 53替死人穿好衣服称小敛,入棺为大敛。《礼记·丧服》: “小敛,君大夫士皆用复衣复衾。” 小敛谓以衣衾加于死者之尸。与“大敛”相对。《左传·隐公元年》:“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小敛时间是在死去的次日早晨,地点是在卧室门里,届时,先在床上铺席,再在席上铺绞 (宽布条),绞上铺衾、席,衾的质地,据死者的身份确定。穿衣,无论死者生前贵贱尊卑,均为十九套。穿好后,用衾裹上,再用绞捆紧。这以后,再把布囊 (称“昌”,分上下两截) 套在尸体上,最后再盖上覆尸的被子 (称夷衾)。到此,敛者要哭,尽哀而止。(参阅《仪礼·士丧礼》、《礼记·丧大记》)。 装殓 装殓给死人穿衣:襚 殓衣 敛衣 敛服 给死者沐浴、穿衣、覆衾等:小敛 入殓前为死者穿衣化妆:设饰 用布帛、衣服装殓尸体:装裹 古丧礼中称以衣敛尸:袭 给死者穿衣入棺:殓(装殓;收殓;入殓;成殓;含殓) 敛(襚敛) 棺衾 装裹装殓:妆裹 人死入殓:属纩含饭 入殓和出殡:殡殓 殡敛 楔襚 把死人放进棺材:入棺 入木 就木 盛殓 敛死 死后翌日换寿衣准备入殓的仪式:小殓 陪伴丧家把死者入棺:送殓 入棺钉盖:大殓 将活人收入棺材:生敛 ☚ 治丧 丧俗 ☛ 小敛xiǎo liàn见“大敛”。 小敛 小敛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正式替死者穿着入棺寿衣的仪式。小敛的时间在死者死去的次日早晨,地点在寝室门里。届时,先于床上铺席,再在席上铺绞 (宽布条),绞上铺衾(被子)。席衾的质地,依据死者的身份高低来确定。然后给死者着装,无论死者地位高低都要准备十九套衣服 (不必都用)。穿好以后,用衾裹上,再用绞捆紧。这以后,再用布囊套在尸体上。布囊又叫 “冒”,分为上下两截。最后盖上覆尸的被子 (称做“夷衾”)。至此,小敛仪式便告结束。自举行着装仪程时起,主人与主妇都要将头饰卸掉,把头发盘束在头顶上,男子还要“袒” (露臂),并均须不停地顿脚号哭,以示哀痛至极。接着,以酒食为死者祭奠,称小敛奠。主人、主妇再次号哭,尽哀而止。是晚,彻夜燃灯火于庭院中。彻夜燃灯礼,至清代犹存。 ☚ 挽歌 大敛 ☛ 小敛给死者穿衣。小敛之礼在死者房内进行。其时,先在床上铺席,席上放置布带(即绞),布带之上铺被(即衾)。穿衣之后,用被子裹上,再用布带捆绑。捆绑方法是横三竖一,然后把夹衣套在尸体上,最后再用被子将尸体覆盖起来。《荀子·礼论》:“大庙之未入尸也,始卒之未小敛也,一也。”《礼记·丧大记》:“小敛,主人即位于户内,主妇东面,乃敛。”参见“大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