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历史课外活动Xiaoxue lishi kewai huodong
指在教师直接组织和指导下,结合小学历史教学目的、内容而进行的辅助性的教学活动,亦是小学历史课程的组成部分,又称为“第二课堂”或“第二渠道”。其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巩固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得的历史知识,提高才能,受到思想教育。历史课外活动不受班级授课制的限制,有多种组织形式: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兴趣小组、课外阅读;也可以走出校门,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访问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还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历史知识竞赛、故事会、报告会、演讲会、文艺晚会,开辟历史园地,出版历史墙报,放映历史电影,撰写历史小论文等。
在组织和开展历史课外活动时,教师必须注意:
❶具有明确的目的。把历史课外活动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配合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国际国内重要形势,学校中心教育内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❷进行认真的准备。不仅在每学期、学年之前要制定总的课外活动计划,每次活动之前也要作出具体安排。比如,开展参观访问之前,先翻阅一下本地有关史志、调查本地区的乡土历史遗址、遗迹等。
❸做好周密的组织。在课外活动进行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安排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在活动过程中始终注意学生的组织工作;活动之后,指导学生总结。
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比如,由学生帮助教师收集故事会、报告会的基本材料,鼓励学生自己报告、讲故事、编辑历史墙报等等。
❺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历史课外活动。
开展小学历史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实、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与方法,陶冶思想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