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历史教学过程Xiaoxuelishijiaoxueguocheng
小学历史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人类认识历史过程的特殊阶段和特殊形式。“特殊阶段”是指学生一生认识历史的小学学习阶段:
❶这个阶段的认识,有其特殊的年龄特征问题;
❷这个阶段的认识,主要是接受人类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而不是去探索、研究人类尚未认识了的历史。“特殊形式”是说小学历史教学不同于历史研究和成人的历史自学,而是在教师的领导下,通过课堂学习、课外活动,以及复习、测验等形式,认识历史,获得历史知识,并培养、发展能力,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小学历史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教学论是小学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理论。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在小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统一实现完成。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是发展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能力的培养、发展,是学生在认识客观历史中,主观认识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在认识历史中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在认识活动中,认识是基础,认识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感情变化都要建立在认识的前提下,同时,认识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又会促进认识的深化。与此一致,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是基础,培养、发展学生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建立在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之上,寓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只有这样,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感情的变化,才能有机地促进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任务的完成。
在小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领导学生认识的重要因素。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保障小学历史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小学历史教学过程的模式,即步骤:
❶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❷引导学生感知历史知识;
❸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历史知识;
❹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
❺诱发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注意提高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使之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对小学历史教学过程的深刻认识,有利于认识、遵循历史教学规律,对于提高小学历史教学水平和质量有重要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