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同凿枘于伏戏兮,下合矩矱于唐。
【集校】: 洪兴祖:上同凿枘于伏戏兮,下合矩矱于 唐。 校语:戏,一作羲。合,一作同。 矩,一作规。 朱熹:上同 枘于伏戏兮,下合矩矱于 唐。 校语:戯,一作羲。合,一作同。 矩,一作规。 黄省曾:上同 枘于伏戏兮,下合矩矱于 唐。 校语:戏,一作羲。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朱多煃:同洪本。 校语同黄本。 庄允益:同洪本。 王泗原:同字当作周,周是合。一凿一枘,二而非一,当云周。下句“合”字洪《考异》“一作同”,亦可见此句非“同”字。 。【集释】: 王逸:言己德能纯美,宜上辅伏羲,与同制量,下佐尧舜,与合法度,而共治也。 黄寿祺:凿枘,凿孔和插入孔中的木柄,这裏比喻一定的尺度。伏戏,即伏羲。 古代传説中的部落酋长。即太昊,姓风。 相传他始画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 汤炳正:凿枘,凿,榫卯;枘,榫头。 同凿枘,喻契合。《离骚》有“量凿正枘”之语,《淮南子·俶真》有万民“求凿枘于世”之説,并可参。伏戏,即“伏羲”,古代传説中的帝王,参《大招》“伏戏驾辩”句注。矩矱,规矩、法度。《离骚》:“求榘矱之所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