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儿鼻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儿鼻病

小儿鼻病

鼻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称为鼻中病,并谓“肺气通于鼻,气不和,为风冷所乘,停滞鼻中,搏于津液”则成鼻病。小儿常见鼻病有:
❶鼻风:《幼科金鍼》谓本病是因乳母怀抱婴儿睡眠时,鼻风吹入婴儿囟门所致。临床特征为患儿鼻塞不通,开口呼吸,影响吮乳。宜用消风丸,以疏散风邪。
❷鼻扇: 鼻孔开合扇动,伴有呼吸短促。多见于小儿肺炎。为肺气壅闭的严重证候。小儿感受风寒或热邪郁于肺脏时,出现寒热,咳嗽气促,严重时出现鼻扇,同时涕泪俱无,面色苍白。因肺开窍于鼻,邪郁于肺,肺气闭结,则清窍不利,病名肺风。治宜开肺为急,不可肃降,以麻黄为主药。审其属于风寒者用麻黄汤,属于热邪者用麻杏石甘汤。
❸鼻塞: 又名鼻窍不通。多由风寒或风热引起肺气不宣所致,若风寒停滞鼻间,气寒使津液不收,则多涕。若冷气日久不散,脓涕结聚,使鼻不闻香臭,则成齆鼻。若挟热则鼻干,均能妨碍乳食。因感受风寒鼻塞者,治宜辛温宣肺,用杏苏散加减;因风热鼻塞者,治宜辛凉宣透,用桑菊饮加减。二者均可用葱白捣烂纱布包后敷于囟门。
❹鼻流清涕: 多由风冷袭于肺卫,冷随气上乘袭鼻间,津液不收所致。《太平圣惠方》谓: “夫津液涕唾,得热则干燥,得冷则流溢”。治宜温肺散寒,用杏苏散或细辛散。
❺鼻流浊涕: 又名鼻渊、脑崩、脑漏。是以流浊涕不止为主证。若鼻中流臭黄水者,名控脑砂。常因肺胃郁热,或感风寒上犯于肺,稽留不去伏而化热,上熏鼻窍而成。其证有鼻塞不通,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蔬风泄热,可用辛夷散。鼻内红肿者,加连翘、银花、黄芩。若病程较久,伴有短气,自汗而中气虚者,可服补中益气汤。或配合针刺合谷、内庭、少泽,外用鹅不食草、乌敛莓、黄芩等分煎浓汁澄清后滴鼻。
❻鼻干无涕: 多由肺脏壅热,消灼津液,津液干燥,故令无涕,新病肺热而津伤者,治宜清燥滋液,用泻白散加沙参、麦冬、石斛之类。久病阴伤化燥者,治宜养阴润燥,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❼鼻生疮肿: 又名鼻疮。多因小儿肺经热毒上炎壅聚而成。其症初起状如粟粒,甚则鼻外色红发肿,痛如火灼。治宜清热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加黄连煎服,外敷黄连膏。
❽鼻疳: 又名疳𧏾、 疳疮蚀鼻。 其症鼻中赤痒,连唇生疮。多由小儿乳食不调,上焦蕴热,壅滞肺中,邪乘于鼻而引起。临床常伴有肌肤枯瘦,发稀毛焦,潮热,心烦等。治宜消疳解毒。用五福化毒丹。若湿热浸淫,鼻下两旁色紫微烂,痒而不痛,或溢脓汁。治宜清热利湿,用导赤散合千金苇茎汤。外用青黛、蛤粉、黄连粉掺敷;或用五倍子烧灰存性研末,以猪油调和涂之。

☚ 小儿耳病   小儿唇口病 ☛
000192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