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
贫血是指周围血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小儿的正常值。
虽血红蛋白下降可使血液带氧功能受到影响,但贫血进展较慢时,血红蛋白降低到8g/dl以下,才出现生理功能严重障碍。此时皮肤粘膜苍白,心率代偿地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液输送至重要器官的量增加。在贫血和缺氧情况下,红细胞内2,3 DPG (2,3-22磷酸甘油醛) 增多,与还原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分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氧亲和力降低,有利于使较多的氧气输送至组织。随着贫血的加重,临床可出现衰弱、心率快、呼吸短促,严重者甚至出现循环衰竭。
贫血是一个综合征,病因可分为两大类:
❶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减低;
❷由于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有时贫血也可兼有上述两种因素。根据病因和细胞形态贫血分类如下表:
一、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减少(一)造血物质缺乏1.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维生素B6效应性贫血及其他如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2.巨幼红细胞贫血(大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吸收或输送障碍叶酸缺乏或吸收障碍遗传性乳清酸尿症(二)骨髓造血抑制1.单纯红细胞生成低下先天性单纯红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获得性单纯红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2.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生成低下)3.骨髓侵犯:造血组织受排挤如白血病、葡葡糖脑苷脂病、神经鞘磷脂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瘤转移等(三)骨髓象基本正常而红细胞减少1.慢性感染性贫血2.肾性贫血(氮质血症)二、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一)溶血性贫血(二)出血性贫血1.急性出血出血性疾病外伤性2.慢性出血如溃疡病、钩虫病、肠息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