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少
气少,又名少气,或称气短。临床以自觉呼吸气短,语言无力,声音低微为特征。常见于久病虚弱证候。《素问·玉机真藏论》:“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景岳全书》:“少气者,气少不足以言也”。多因五脏气虚所致。小儿以肺气虚损,中气不足,尤为多见。治宜调理脾肺。用四君子汤加黄芪。咽干加麦冬,食欲不振加谷芽、麦芽、鸡内金等。
气怯与气少相似,属虚证,为胆气虚怯而惊慌的表现,由于中气不足,脾虚生痰,或痰浊挟热,阻碍了胆气的疏泄,或肝气失于升发所致。症见气短、心烦、失眠、易惊动不安,或口苦恶心等。治宜宁心安神平肝气。常用白芍、甘草、茯苓、钩藤、枣仁等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