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儿推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儿推拿专用于防治小儿疾病的特定推拿方法。见明·龚廷贤《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称小儿按摩。由于小儿在生理和病理上有一定的特点,所以小儿推拿也有着其特定的穴位和术式,如三关、六府、五经等穴位,分阴阳、开璇玑等术式。小儿推拿常用于防治感冒,发热,呕吐,腹泻,食滞,疳积,遗尿,脱肛,惊厥等病证。 小儿推拿用于防治小儿病症的特定推拿方法。由于小儿在生理和病理上有一定的特点,所以小儿推拿有其特定的穴位及操作手法。如推患儿五个手指的指腹(推五经),以调整五脏功能;推前臂屈侧部的桡侧缘(推三关)或尺侧缘(推六腑),来解表或退热;由下而上地推尾骶部(推上七节)以止泻等。小儿推拿常用于防治感冒,发热,呕吐,腹泻,食滞,疳积,遗尿,脱肛等症。 小儿推拿xiǎo’értuīná即小儿按摩。见明·龚云林《小儿推拿活婴全书》。详小儿按摩条。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是推拿在防治小儿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形成有独特体系的治疗方法。应用推拿疗法防治小儿病症,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如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医帛《五十二病方》中有“以匕周㨉婴儿瘈所”的描述, 即用勺匙的周边刮擦患儿病变部位的方法治疗疾病。在历代不少医学名著中也有很多小儿推拿方法的记载。晋《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法中介绍了“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行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捏脊法。唐《千金要方》中有膏摩防治小儿疾病的方法,如“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又说: “小儿气盛有病,但下之无损,……若已下而余热不尽,当按方作龙胆汤稍稍服之,并摩赤膏”。唐《外台秘要》中载“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脊验”。宋《苏沈良方》中有用掐法治疗脐风撮口等症。明清时期,由于推拿疗法在儿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已发展成为小儿推拿专科,并在理论、手法、操作方面独具特色,形成一种专门体系。这一时期的小儿推拿专著有三十几种,现在尚存十余种,《针灸大成·按摩经》(1601年)为其最早的小儿推拿著作,《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1604年) 为最早的小儿推拿单行本。 ☚ 推拿学 推拿与穴位 ☛ 小儿推拿xiǎo ér tuī náinfantiletuina; infantile massage; infantile naprapath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