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儿心电图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小儿心电图 小儿心电图心电图常反映心脏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它不仅有助于诊断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且有助于发现、观察及处理电解质紊乱,内分泌、代谢以及急性感染等疾病。心电图的操作方法小儿与成人相同,惟于测试胸导程时 (特别婴儿)除常作的V1~V6导程外,尚应加作V4R或V3R导程,才能确定右心室的活动情况。 各年龄各波时间平均值及范围
(摘自湖南医学1977年第3期) 各波特点: ❶P波正常不超过0.3mV(3mm),于Ⅰ、Ⅱ导程均应直立,Ⅲ导程约10%倒置。 ❷P-R间期约1~2%小儿可延长。 ❸QRS间期,正常婴儿不应超过0.08秒,儿童不超过0.1秒,R波每个导联皆应超过0.5mV。 ❹ST段在任何导联均不应压低大于0.05mV或抬高超过0.2mV。 ❺T波出生时于V ![]() ![]() ❻QRS-T角(额面),于正常新生儿可达160°,婴儿及儿童若此角超过45°常示异常。 ❼Q-T间期,一般不超过R-R间期的2/3,Q-T间期延长提示心肌损伤、低钙血症。不能解释的Q-T间期延长可能为家族性Q-T延长综合征。 各心腔肥大的标准 (1)左心房肥大: ❶Ⅰ、Ⅱ、V5或V6的P波宽大伴切迹; ❷V ![]() ❸V5或V1可呈双向, 而倒置部分间期超过直立部分间期; ❹P波宽大,与P-R间期比较,若前后二者之比超过1.6,则示左心房大。 (2) 右心房肥大: ❶Ⅱ、Ⅲ、aVF、V3R、V1及V2的P波高尖; ❷P波与P-R间期二者之比小于1。 (3) 右心室肥厚:主要指标: ❶右胸前导联V3R及V1的R波高大,伴V6深S波; ❷出生1周内或3个月以后V1示单纯R波; ❸V1的R与S波比例大于该年龄的正常值; ❹出生3或4天后V3R或V1的T波直立,V6 T波倒置示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少数V1 T波直立可延至生后一周; ❺出生3~4天后,V1出现Q波,示右心室肥厚或除极异常如单心室或心室转位; ❻右胸前导联示rSR’,R’波大于1.0mV,不伴QRS间期延长。 次要指标: ❶电轴右偏+135°; ❷aVR的R或R’波大于0.5mV或大于QRS综合波振幅的一半; ❸不伴有右束枝传导阻滞时V1类内在偏差(从QRS起达最大振幅,大于0.035s。 (4) 左心室肥厚:主要指标: ❶V5、V6无Q波而伴S-T段压低或T波平坦或倒置,R波振幅可能正常或增加,示左心室压力负荷加重; ❷V5、V6有深Q波,大于0.4mV,伴高尖对称T波,示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 次要指标: ❶V5或V6的R波大于该年龄正常值; ❷V1S波大于该年龄正常值。 (5) 双心室肥厚: 有右心室肥厚特征伴下列任何一种情况: ❶V5~V7R波明显(振幅可正常)伴V5、V6的T波高尖直立; ❷V5或V6的q波大于0.3mV; ❸电轴左偏, 有左心室肥厚特征伴下列任何一种情况: ❶右胸前导联示明显R或R’(振幅可能正常); ❷aVR的R波大于Q波; ❸V6的S波大于R波;或胸前中间导联(V ![]() ☚ 胎儿血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 ☛ 小儿心电图 小儿心电图infantile electrocardiogram系指小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电图。其特点和正常值常随年龄的增长而有变动: ☚ 胎儿心电图 明尼苏达编码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