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临床监测
临床监测是指对病情进行一系列连贯性观察,记录各种信息和数据,根据所获资料进行分析,指导处理。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颅内疾疾术后及严重体克病儿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监测项目包括心、血管功能,肺通气功能和氧合作用,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度。
呼吸监测 观察呼吸频率、幅度与呼吸暂停等呼吸运动变化,常用阻抗式流体记录仪,具有微变温度的气垫和对压力敏感的泡沫橡皮垫。监测呼出气的CO2浓度,用定时采集重复呼吸的气囊贮气,测得气囊中的CO2浓度,即间接反映动脉血中CO2分压。对气管插管或用氧气帐、头匣等病儿吸入氧浓度监测,用定时测定供气氧浓度,也可用氧敏电极插入呼吸环路行连续监测。
循环监测 心电图仅能测定心率、心律、心脏传导功能及负荷状态等信息,与超声心动图、心音图和动脉脉搏波联合应用,则可测知心脏舒缩功能。动脉压的监测虽有各种非损伤性方法(压力换能成电子波或以超声波束测检血管壁运动显示),但一般很难查出舒张压止点。损伤性的动脉插管法可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能获得准确数值,动脉插管必须定时用肝素液冲洗。中心静脉压能反映心功能和血容量,静脉插管可经肘正中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大隐静脉根部或脐静脉插入。测量时应排除呼吸和心脏活动对中心静脉压影响的误差。小儿也可用多普勒(Doppler)超声血流仪监测血压、脉搏及心率。新生儿和低体重儿有时虽已长时间处于明显低血容量状态,脉搏仍可维持不变,然观察周围循环、肢体皮肤温度及动脉收缩压,却能发现低血容量。最近用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嵌入压,后者反映左房压,同时可经导管抽血标本,测定混合静脉血和肺毛细血管血气张力,尚可与热稀释法合并应用以连续监测心排出量。
体温监测 婴儿易出现低温和高热。电子测温计可用弧线电流计或数字显示。测温头一般置于直肠,低温手术时可置于鼻咽部或鼓膜处以反映脑部温度; 置于食管下三分之一处以反映主动脉血温。应用腋温探头时,手臂应紧靠身旁。测量肢端表面温度,观察与中心体温的温差,可反映末梢循环的情况。也可用以监测新生儿皮表温度,自动调节暖箱温湿度,以保持平衡的温湿度环境。
液体平衡及肾功能监测 用光电管法连续监测静脉滴注液体的滴速及输液量。另外每小时测定尿量、尿比重和尿pH值,能估计液体和酸碱平衡,有助于估计循环系统和肾功能状态。因血化学反映的酸碱紊乱远较组织内出现变化为晚,近来用pH微电极插入肌肉组织连续监测其酸碱度。体重是液体疗法的重要依据。必须每日测定,有明显水肿时,体重增加,但动静脉压却可能表示为低血容量。
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监测 临床应用脑电图监测病儿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仅于需要确定脑缺氧的病儿是否能够恢复时应用。
监测设备 对监测设备主要要求是,仪器容易被掌握和操作,便于维修,应备有小型探头及换能器,各种记录的生理值能以数字表示和具有极限值的报警装置。若能由计算机分析处理,则更为完善。使用监测设备的人员应对仪器有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应用范围、意义和危险性。使用前必须彻底检查和校对。电子设备应无漏电的危险。使用中尚应不断检查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