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儿吐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儿吐泻

病名。《活幼心书》:“吐泻者,乃挥霍扰乱之证。霍者吐,乱者泻。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泻者,莫不由中焦而作。”《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泻多病于春夏秋三时,惟冬时绝少者,盖吐泻皆因脾胃虚冷所致,以冬时阳气在内,多食温暖,少饮水浆故也,设有患者必因伤于乳也。若春时病吐泻者,多因于风;夏时病者,多因于热;秋时病者,多因于冷。凡治吐泻者,必当审其时候,观其形证,察其温凉寒热,如此则无误矣。”分伤风吐泻、伤暑吐泻、伤乳吐泻、虚冷吐泻、伏暑吐泻、胃热吐泻、气乱等,详见各条。

小儿吐泻xiǎo’értùxiè

病症名。指小儿呕吐、泄泻。多由饮食或哺乳失节, 寒温失调所致。胃气上逆则吐, 脾运不健则泻, 脾胃失调则吐泻交作。《幼科铁镜》: “若先泻后吐, 面白神疲, 不热不渴, 额有微汗, 乃脾胃虚寒也, 宜理中汤, 或小异功散(人参、白术、橘皮、茯苓、姜、枣), 或六君子汤。若先吐后泻, 面赤唇燥, 烦渴溺赤, 乃脾胃有热也, 治宜五苓散加竹茹煎服。又有积滞在脾, 不能运化水谷而吐泻者, 宜用消导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白术、苍术、神曲、香附、砂仁、甘草)。有长夏夹暑吐泻者, 宜用六和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厚朴、藿香、香薷, 加扁豆、木瓜)。” 由于临床上每见寒热虚实夹杂的情况, 需结合病因、兼证等, 进一步辨证治疗。

小儿吐泻

小儿吐泻

小儿吐泻,是指呕吐和泻下水样便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道病证。《东医四象诊疗医典》说:“此证,多由脾胃失调,乳哺不节,或感受外邪引起脾胃损伤,脾气失横升,胃气失和降,清浊相干所致。若先泻白水,后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冷淡,额前有汗,六脉沉濡者属寒;若先吐后泻,气促、唇红,吐时面赤,渴而饮水,脉洪数者属热;久不治则诱致阴痫,惊风”。寒吐泻的主症为食入经过一段时间才呕吐,呕物多为痰水、乳食,不酸不臭,面色苍白,神疲体倦,四肢不温,大便溏薄,小便清,唇舌淡,苔白,指纹淡青;热吐泻的主症为食入即吐,口干渴,呕物酸臭,身热烦躁,唇舌红干,苔黄,大便臭秽,小便黄赤,指纹色紫。治宜温中散寒或清热和胃,消食导滞,健脾止泻。太阴人热者用热多寒少汤,寒者用太阴调胃汤,中毒吐泻用麝香散。少阴人热者用十二味宽中汤,寒者用三味参萸汤,白何首乌理中汤。少阳人热者用猪苓车前子汤,寒者用六味地黄汤。

☚ 小儿不思饮食   小儿泄痢 ☛

小儿吐泻xiǎo ér tù xiè

infantile vomiting and diarrhe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