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三线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三线建设

小三线建设xiaosanxian jianshethe small third-line areas construction

20世纪60年代鉴于备战需要,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和华东六大行政区进行的轻兵器成套生产基地建设。是各大行政区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后方基地。
60年代初期,中国面对国际环境日益严峻的局势,准备对付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便于就近地在战时保证供应轻武器装备的需要和战备急需,确定加强小三线建设。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批转关于建设地方军工厂的报告中指出:建设地方军工厂,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重大战略部署。不仅是为了适应地方武器的需要,而且也解决了轻武器、弹药地区配套和合理布局问题。小三线建设和大三线是同时进行的。
小三线建设总体规划都是按照三线建设的具体方针政策执行的。工厂布局,是以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和华东六大行政区为战略区,在各战略区内,建设轻兵器生产基地,适应战略需要。工厂布点,坚决贯彻“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
1965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调整地方军工建设规划为202项,在建设过程中又调整为180项。地方军工厂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团以下轻武器及其弹药,装备民兵和地方部队,也供应野战军。1969年,地方军工项目基本建成180个。
从1970年开始实行大小三线统一规划。地方军工又规划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项目,主要有,1971年规划新建一批万吨TNT炸药厂,规划建设一批高射炮厂和配套的炸药厂,扩建反坦克地雷生产线及其他项目。地方军工建设,在1965~1979年期间经过建设和调整,地方军工企事业单位基本全部建成,生产了大量轻兵器和弹药,还生产了57mm高射炮、37mm和57mm高射炮弹,85mm以上的大口径破甲弹和导弹等。
地方军工建设和大三线建设一样,有许多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布点过于分散,工厂远离城市,交通运输、生产协作不便,信息不灵;地方军工大都是单一军品生产,专用设备多,应变能力差;车间进洞面积较多,生产条件差,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有些工厂建成后,水源不足、发生洪水、塌方和危石等严重灾害,地质和环境条件恶化,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困难。1975年后,一部分工厂进行了调整,逐年解决建厂遗留的问题。
1981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国防工办关于调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小三线军工厂的报告,着重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把工厂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保留军品生产线,在生产军品的同时,开发民品;第二类,保留军工建制,全部转产民品,战时恢复军品生产线;第三类,厂址不好,生产和生活都很困难,撤销军工建制,一部分转为民用企业,一部分撤销,人员和设备调到其他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防经济的发展,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积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保留少数厂的军品生产线,大力开发民品生产,因而增强了地方军工企业的应变活力。经过六年的调整,到1985年地方军工企事业单位为227个,职工人数25万人,固定资产原值31亿元,净值21亿元。1985年后经过进一步调整,真正保留军品生产线的企业为数很少,绝大部分都转向民用产品生产。地方军工企业能够生产通用机械、农业机械、轻工、化工产品、汽车、纺织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和民用爆破器材等各类民用产品。从而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 三线建设   三线调整 ☛
000003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