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白堂集诗文别集。南宋人虞俦撰,六卷。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 生卒年未详,隆兴初(1163)入太学,举进士。历官绩溪令。性耿介不苟。迁监察御史,排击贵近,朝纪肃然。后知湖州,推行荒政,全活甚众。终兵部侍郎。原有集二十四卷, 因慕白居易之为人,以“尊白”名堂并以名集,后佚。今本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采辑而成,厘为诗四卷、文二卷。首陈贵谊原序。收诗八百六十二首,文一百十六篇。其诗明白晓畅,不事藻饰《四库全书总目》谓“其真朴之处颇近居易,而粗率流易之处,亦颇近居易”。古文仅存制诰、札子二体,“已不免多所散佚,而辞命温雅、议论详明,于当时废弛积弊,言之尤切,其意亦颇有可取者”(《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本。 尊白堂集六卷。宋虞俦 (约1183年前后在世)撰。虞俦,字寿老,宁国 (今安徽宁国县)人。生卒年不详,隆兴初 (1163),入太学,举进士。历官绩溪令,因治行被荐,迁监察御史。搏击权贵,朝廷肃然。出为浙东提刑,知湖州,颇有政绩。累官兵部侍郎,奉祠卒。虞俦性格孤介不苟,平生仰慕白居易为人,因此以尊白名堂,并以名集。其《读白乐天诗》有“大节更思公出处,寥寥千载是吾师”句,其生平志趣可见。其诗明白显畅,不事藻饰。真朴之处,颇近居易。其文直指时弊,议论详明。所著《尊白堂集》六卷是清四库撰官从《永乐大典》中采掇辑录而成,凡诗四卷、文二卷。有 《四库全书》和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诸丛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