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射虎者及其家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射虎者及其家族 射虎者及其家族叙事长诗。力扬著。发表于1942年《文艺阵地》第7卷第1期,1948年12月香港新诗歌社再次出版单行本,1955年收入作者自己选编的诗集《给诗人》,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全诗分为“射虎者”“木匠”“母麂与鱼”“山毛榉”“白银”“长毛乱”“虎列拉”“我底歌”八个部分。诗人采用第一人称抒写射虎者家族的“悲欢”,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水灾兵祸给农民带来的苦难,表现了射虎者子孙们只有“唯一的遗产——那永远的仇恨”,有着极其强烈的战斗性。长诗叙述生动,语言简洁明快,感情坚定深沉,富有感染力量。 ☚ 出发 泥土的歌 ☛ 射虎者及其家族 射虎者及其家族力扬作。初载于1942年8月《文艺阵地》第7卷第1期。1948年12月新诗歌社出版单行本时易名为《射虎者》。这是一部叙事长诗。诗人以深挚的感情、雄健的笔触,在充满血泪的“家史”中,广泛概括了自晚清直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猛虎、洪水、瘟疫、残酷的封建统治以及农民的起义引起的社会动荡,构成了诗篇的典型环境。这是一个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充满矛盾的时代,是社会发展迟缓、天灾人祸频仍的时代。强悍勇猛的射虎者,为他的仇敌兽类所搏杀,留下弓箭和“永久的仇恨”。他的三个儿子也有强大的膂力,各自拿起镰刀、锄头和斧锯,开荒伐木,耕作营造。但尽管土地、森林、河流等自然资源十分丰饶,他们仍无法同比猛虎更凶恶的敌人赤贫相抗争,始终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凭着顽强的求生意志和辛勤劳动挣扎在饥饿线上,以宽广仁厚的胸怀对待一切,而生活报答他们的唯有悲苦和不幸。他们向大自然索取,可是社会上的财主官僚却抢去他们的白银,榨干他们的血汗。老大老二穷得娶不起妻子,一个死于“溃败的英雄”的剑下,—个死于霍乱,都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老三也一直贫苦到老。三兄弟临终以前,虽然并未真正有所觉悟,但毕竟“各自地找到了新的仇恨”。射虎者的孙子——“我的父亲”,是一个懒散而又怯弱的读书人,无力为先人复仇,但并未忘记一门几代的仇恨,内心矛盾重重。而诗篇中的“我”,则是三四十年代中国正在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 “我”是作品的叙事人,也是主人公,这个形象贯串全篇。 “我”自幼尝过生活的艰辛,热爱自己的祖先,也继承了他们的遗产——仇恨,在对生活的清醒的观察和思考中,把一家几代人的命运同罪恶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寻找一种比镰锄斧锯更有效的斗争武器,用笔杆和歌喉来替祖先们复仇。这是位有着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精神境界,走着和他前辈不同的人生道路的知识分子。作品在对射虎者及其家族的鲜明个性和独特命运的描绘中,铭刻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活印记。这首诗感情深沉热烈,以形象化的手法,描绘了广阔的生活图景,意蕴深厚,耐人寻味,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我用残损的手掌 生活是多么广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