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礼修渡
清代乾隆年间,湘潭知县白璟为官清正严明。当时湘潭为全省第一大县,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引来不少盗贼,到处偷抢。白璟勤访察,严处理,治理得湘潭多年无盗案。那年白璟将卸任回乡,又值他母亲70大寿。商民们想有所表示,以示感激,无奈白知县洁身自好,不肯收礼。商户们便说服师爷,让其代为收下,造成既成事实。白璟左右为难: 如果退礼,拂了大家的好意,如果不退,有损清名。后来他想到湘潭依伴湘江,仅小东门一处有渡口,十分不便,便决定将这笔礼金于十六总修一渡口。礼金不够,他捐献出自己全部俸银结余,终于将渡口修成。为纪念他的功德,人们将该渡取名 “白公渡”,并于渡口刻石立碑,以志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