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导引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导引图养生类著作。❶清瓶园辑。一卷。瓶园,姓揭名恂,字木男,号瓶园,江西广昌人。光绪十八年 (1892),其父偶得元刊 《导引图》 一本,疑为世所传之易筋经铁布衫法,瓶园遂于光绪二十五年辑刊。共载图三十二幅,前二十四图,以二十四节气为序,分载图说。每图先叙节气,主运、所配合之经络脏腑,次叙导引功法,末为主治疾病。后八图为叩齿集神、摇天柱、舌搅潄咽、摩肾堂、单关辘轳、双关辘轳、托天按顶、拘攀等八种导引法,即八段绵法。每种只叙功法,详明易晓,与前二十四图似非一人所撰。全书绘图精细,形象生动,文辞简捷。有精抄本,藏于长春中医学院图书馆。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彩色导引图帛书,有图四十余幅,可证明导引之体育疗法,早在秦汉之际已颇流行。 导引图书名。 导引图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帛画。高50厘米、长约百厘米。有图44幅,分4列各11幅。每幅绘一导引术式,因称。术式姿态各异,彼此独立。据墓葬年代推断至迟绘于西汉初期,为现知中国最早的健身图谱。 导引图 导引图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之一。撰绘人佚名。约绘于西汉初年。是图工笔彩绘了44个人物全身导引图像,按上下分4行排列,每行11人。或坐、或站、或徒手、或持器械; 人物姿态、动作各异; 每个人物图像旁边均有文字题记,可以辨识的有折阴、螳狼、痛明、引颓、覆(腹) 中、 引聋、 烦、 引䣛痛、 引胠责 (積)、 鹤□、 (龙)登、(俛) 欮、 引项、 以杖通阴阳、 鹞北(背)、信(伸)、仰謼、沐猴讙、引温病、坐引八维、引𦜠痛、猨㙤、 熊经、 □恨、鹯。 这些术语和题记证明这套导引功法兼含有模仿动物的动作引导气血周流以健身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两种作用,对后世气功导引术如华佗 “五禽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本图是现存最古老的气功导引图谱,有着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 却谷食气 养生方 ☛ 导引图dǎoyǐntú医学图谱。1973 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年的帛画, 是迄今我国最早的导引图谱。原帛画长约100 厘米与前段40 厘米帛书连在一起。画高40 厘米。上有四十四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象, 分上下四层, 每层绘有11 幅小图。每幅小图高9 ~12 厘米不等。每小图为一人像, 有男有女, 有老有少, 或有衣着, 或裸背, 均为工笔彩绘。除个别人像做器械运动外, 多为徒手操练。其中涉及动物的有八图。鸟最多,占四图, 计有鸟、鹞、鹤、鹯。猿猴次之,计二图。此外为一龙一熊。与五禽戏相对照, 缺鹿和虎。原图无名, 现名系由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所定。 导引图 导引图1973年发现于湖南省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幅绘在缣帛上的健身图谱。图前没有总名,只是每个图像侧旁有题字,从运动姿态和所标文字的内容推定,应是古代的《导引图》。“导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据《庄子·刻意》(李颐注)就是“导气会和”、“引体会柔”,《庄子·刻意》还讲道:“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行之士,养行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可见导引是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导引图》复原后,长约100厘米,高约50厘米。上面绘有四十四人,分列成四排,每排十一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穿长袍,有的穿短裙短裤,甚至有裸背的。个别人手持器物。图上标示的文字,部分已经残缺,现在尚存三十一处。从能够辨认的文字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描述运动的姿态。有伸展、屈膝、体侧、腹背、转体、全身、跳跃、舞蹈等肢体运动;有呼吸运动;有使用棍棒、沙袋、盘碟和球类的器械运动。如“以枚通阴阳”、“印滹”(仰呼)。二类是说明这类运动是摹仿那种动物的物态。 如“䍃北”(鹞背)、“□狼”、“(龙)登”、“鹯”(鹰鹞一类的猛禽),“熊经”、“鹤□”等。三类数量最多,也最重要。它是说明这种运动方法所针对的病症。如“引聋”、“引胠责(积)”(一说是脚积,应是下肢运动不便症),“引颈”、“引炅(热)中”、“引温病”、“坐引八维”(可能表示手足四肢气血透达的意思)、“引(痺)痛”等病症。 “引”就是用导引术来治疗某些疾病。《导引图》所记各种疾病和运动姿态的名称以及动作形象,可知导引疗法,不仅成为我国医学上主要治疗方法的一种,而且也是很好的保健体操运动。此图为研究我国独特的“导引”疗法的源流和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