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导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导引 导引宋教坊鼓吹曲调名。据《宋史·乐志》,鼓吹始自唐制,大驾、法驾、小驾皆有其乐,宋初因之(宋词有《法驾导引》一调)。车驾出入,前后部用金钲、鼓等乐,歌《导引》一曲。郊祀、藉田、明堂,各有《导引》。其曲有正宫、黄钟宫、仙吕调之异,各随所用奏之。传辞有两体:一为五十字体,入无射宫。《词谱》卷九列《宋史·乐志》载无名氏“皇家盛事”一首为正体,双调,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三平韵。又列别体一种。一为一百字体,乃五十字之加叠,《词谱》列《宋史·乐志》载无名氏“民康俗阜”一首,双调,上片九句五平韵,下片九句六平韵。又列别体二种。 ☚ 寻瑶草 阮郎归 ☛ 导引又作“道引”。道家修炼养生之木。《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往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抱朴子·别旨》:“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白居易《赠杓直》诗:“体非导引适,意无江湖闲。” 导引daoyin广义的导引包括吐纳、行气、服气、练气、静坐、坐禅等。狭义的导引是一种配合肢体活动的呼吸运动。导引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健身术。其特点是通过练功者主观努力对自己身心进行意、气、体结合的锻炼,以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导引内容广泛,主要有调身(姿势)、调心(意念和松静)、调息(呼吸)、自我按摩和肢体活动等。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中有当今体操中的一些基本动作,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体操图样。 导引太极拳名词。导引是古代养生术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则是,以心意引导形体,以形体宣导内气。太极拳吸收了古导引术中的众多精华,巧妙地融会于拳架中,并将导引术的内练方法在内功术中加以发挥。故有人认为太极拳即是一种高级导引术。 导引 (马王堆导引) 导引dǎoyǐn引导;带领。 导引 导引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养生方法。亦写作“道引”。“导引”的意思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的锻炼方法,包括肢体运动配合呼吸控制及按摩等。古代道家以此为延年之法。《庄子·刻意》成玄英疏:“导引神气,以养形魄,延年之道,驻形之术。”其法以行气吐纳为主。古代医家以此为治疗方法之一。《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王冰注:“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蹻谓捷举手足。”其法以躯体运动和按摩为主。武术界以此为壮内增力的锻炼手段,其法注重意、气、力、身四者有机配合,相互作用。导引术为道教承袭后,被当作“修仙”方法之一,见《云笈七签·杂修摄》。 ☚ 养生 气功 ☛ 导引道家的一种健生方法。《史记·龟策列传》:“江傍家人,常畜龟饮食之,以为能导引致气,有益于助衰养老。”晋葛洪《抱朴子·别旨》:“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 导引 导引中国古代医疗体操。在《庄子·刻意》篇记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无不有也。”在《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其注释是,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蹻,谓捷举手足。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古代《导引图》(见汉代帛画导引图)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 武舞 熊经鸟申 ☛ 导引dǎo yǐn引导;带路:元妃等起身,命宝玉~,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十七—十八·388)早有两个婆子在两边打起帘子,两个婆子在前~进去,又见宝玉迎了出来。(四二·963) 导引dǎoyǐn引导。 导引 导引引导;指引。傅雷《与黄宾虹》:“尚乞时加~,俾得略窥门径。” ☚ 教迪 明教 ☛ 引导2 引导2引(引赞;隳引) 汲(汲引;~引后进) 导(导引;诱导;阖导)渡 牵(牵引;牵帅;牵率) 赞(赞引) ☚ 引导2 引导方式 ☛ 引导1 引导1引(引领;~港;~水;吸引) 导(导引;阖导) 渡 ☚ 引导1 带动 ☛ 道家养生 道家养生道家养生法:炼精 炼液 ☚ 养生 休养 ☛ 导引dǎo yǐn❶带路,引导。《楚辞·九怀·尊嘉》:“蛟龙兮~~,文鱼兮上濑。”也作“道引”。《周礼·夏官·太仆》“王出入,则自左驭而前驱”郑注:“前驱,如今~~也。” 导引一作道引。以主动的肢体运动为主,并配合呼吸运动或自我推拿而进行的一种锻炼身体、防治疾病的方法,也是古代养生方法,后为道家承袭。《庄子·刻意》: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唐·成玄英注:“导引神气,以养形魄,延年之道,驻形之术”(《南华真经注疏》)。晋·李颐注: “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意指通过调整呼吸,使脏腑经络之气和顺;通过肢体运动,使人体动作灵活柔和。《素问·异法方宜论》: “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𫐆。”唐·王冰注: “导引, 谓摇筋骨,动支节。”唐·慧琳《一切经音义》: “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宋《圣济总录》: “人之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一气之所通,气流则形和,气戾〔li丽〕则病,导引之法,所以行血气,利关节,辟除外邪,使不能入也。”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绘有四十余种导引姿态图像。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载有导引法二百六十余条。 导引古代的一种健身方法。以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相结合为特点。又作“道引”。《庄子·刻意》: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唐·王冰谓: “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 “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古代导引,一般徒手进行,也有的辅以简单器械 以达到行气活血,养筋壮骨,除劳去烦,祛病延年的目的。 导引 035 导引古称道引。初见于《庄子·刻意》: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导为导气令和,即“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引为引体合柔,“即熊经鸟伸”;二者结合为导引。导引是有效的健身疗疾之术,《素问·异方方宜篇》说:“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矫。”《后汉书·华陀传》说:“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体腰,动诸关节,以求难老。”《抱朴子·别旨》说:导引可“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实养生之大要,祛疾之玄术也。”导引流传至今,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是行之有效的医疗保健体育。现代导引已被纳入气功,成为气功动功中的一种功法。 ☚ 行气玉铭文 镂雕象牙梳图象 ☛ 导引 导引官名。王公大臣出巡或觐见的引见官。《清史稿·职官志》: “王公府属各官……掌礼节、导引、5旗参领各5人,从三品。” ☚ 导官 导官令 ☛ 导引 导引养生法之一。唐朝王冰注《素问·血气形志》篇时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导引图”,展示的是多种人体运动姿势。通过运动以达到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强身目的,即为导引。古代又称作“道引”、“挢引”。导引也是古代重要的康复治疗方法,可治疗痿厥寒热。古代医书中记载了许多导引法,其中著名的华佗五禽戏就属于导引法之一。道家亦多用导引术,谓其可有助于修仙得道。 ☚ 吐纳 五禽戏 ☛ 导引又称“道引”。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旨在“导气令和,引体至柔”。春秋时已盛行。《行气玉佩铭》和《导引图》描述了当时呼吸运动方法和躯体运动方式。早期多为模仿鸟兽神形,后发展成各种保健功。古代分医道两家,道家以呼吸(行气吐纳)结合肢体运动为主;医家以按摩结合肢体运动为主。参见“医药卫生”中的“导引”。 导引又称“道引”。原为中国古代养生法之一,谓导引四肢百骸,做各种屈伸俯仰运动,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达到疏经活络、理气止痛的强身治病效果。后世道教加以吸收,成为其修炼方法之一。参见“医药卫生”中的“导引”。 导引又称“道引”。古代的健身方法之一。即通过配合呼吸进行自我按摩和肢体运动,以安定心神,和调气血,舒通经络,强健身心的方法。唐王冰谓:“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 导引养生功/舒心平血功/功前准备/闻鸡起舞/白猿献果/金象卷鼻/黄莺叠膀/上工揉耳/捶臂叩腿/枯树盘根/平步连环/四十九式经络动功/浑元站立/调整阴阳/怀中抱月/商商相接/掌推华山/金龙盘柱/拄地通天/叶底藏花/擒捉伏兔/气沉丹田/春风摆柳/气行太阴/气行阳明/气贯百会/劳宫开闱/老翁拂髯/气行厥阴/气行少阳/大鹏压嗉/摩面梳头/童子拜佛/左右推碑/躬身吊尾/白猿缩身/仙鹤揉膝/风摆荷叶/二龙吐须/气导涌泉/左右睡枕/低头思静/仰面观天/脑后托盔/抱气似球/诸葛抚琴/双龙戏水/游鱼摆尾/气贯云门/云门关闭/更鸡独立(右)/气息归元/阴阳平秘/亭亭玉立/导引保健功/调息吐纳/顺水推舟/肩担日月/鹏鸟展翅/力搬磐石/推窗望月/迎风掸尘 ☚ 展臂舒胸 导引养生功 ☛ 导引 导引一作“道引”,即“道气令和,引体令柔”之意。原为我国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养生方法。最早见于《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袒寿考者之所好也。”成玄英疏:“导引神气,以养形魄,延年之道,驻形之术。”也是中医治疗方法之一。《素问·异法方宜篇》:“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王冰注:“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有导引治疗法二百六十多种。1974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导引图》,绘有四十余种导引姿态的图象。后为道家继承,当作“修仙”方法之一。有人认为,导引即气功。 ☚ 月旦评 酒令 ☛ 导引dǎoyǐn古代沿用的一种健身方法。以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相结合为特点。又作道引。《庄子·刻意》: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熊经鸟伸, 为寿而已矣, 此道引之士, 养形之人, 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唐·王冰谓: “导引, 谓摇筋骨, 动支节。”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 “凡人自摩自捏, 伸缩手足, 除劳去烦, 名为导引。” 一般徒手进行, 也有的辅以简单器械, 以达到行气活血、养筋壮骨、除劳去烦、祛病延年的目的。 导引dǎo yǐndaoyin (an ancient Chinese physical exercise) 导引先秦道家发明的养生术。又称“道引”。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气畅通,促进身体健康。《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论衡·道虚篇》:“道家或以导气养性,度世而不死 以为血脉在形体之中,不动摇屈伸,则闭塞不通;不通积聚,则为病而死。”《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審壹气之和德。”所述皆与“导引”术有关。1984年,江陵张家山汉简中发现《引书》,“引”即“导引”;长沙马王堆3号墓曾出土西汉帛书《导引图》。《引书》与《导引图》一为文字说明,一为图解,相辅相成。《引书》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阐述一年四季的养生之道;第二部分记载了35个导引术式的名称、动作要领和部分导引术式对身体的功用,还记载了用导引术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三部分讲述生病的原因及预防的方法。 导引 导引dao yin,physical and breathingexercises亦称“道引”、“蹻引”。为养生祛病的方法之一。是以肢体运动、呼吸运动、自我按摩和气功疗法相结合为特点的健身方法。《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素问·异法方宜论》:“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王冰注云:“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中医认为导引可外练筋、内练气,有壮骨强身、使身心健康之功。经过长期实践、演变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医疗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引系“道气令和、导体令柔”的意思,指的是通过自我意识、用呼吸(即气)及肢体运动(即体)相结合的方法,使肌体气血通畅、脏腑调和,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我国历代医学书籍中有许多论述及方法介绍,如华佗的“五禽戏”及以后的“八段锦导引法”、“易筋经”、“辟谷导引法”等。导引在心理咨询中是一种常用的防病治病疗法。 ☚ 刀晕 得神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