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肖像畫之傳統名稱。因繪寫人像要求形神兼備,生動逼真,故稱。北齊·颜之推《顏氏家訓·雜藝》:“武烈太子偏能寫真,坐上賓客,隨宜點染,即成數人,以問童孺,皆知姓名矣。”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將軍畫善蓋有神,必逢佳士亦寫真。”宋·郭若虚《圖畫見聞志·故事拾遺》:“郭汾陽壻趙縱侍郎嘗令韓幹寫真,衆稱其善,後復請[周]昉寫之,二者皆有能名。”元·湯垕《畫鑑》:“周昉善畫貴游人物,又喜寫真。作仕女多穠麗豐肥,有富貴氣象。”元·劉因《田景延寫真》詩序:“清苑田景延善寫真,不惟極其形似,並與東坡所謂意思,朱文公所謂風神氣韻之天者而得之。”清·丁皋《寫真祕訣》有肖像畫法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