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寢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寢門外朝。《儀禮·聘禮》: “管人布幕於寢門外。” 鄭玄注: “寢門,外朝也。”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門户部 > 别門 > 寢門1 寢門1 qǐnmén 内室之門;正室之門。《儀禮·士喪禮》:“君使人弔,徹帷,主人迎於寢門外,見賓不哭。”鄭玄注:“寢門,内門也。”《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户。”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三朝要典》:“而以寢門之侍疾,歸獄綸扉;以道聽之傳聞,滅人門户,是誠何心哉!”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闈闕部 > 宫門 > 寢門2 寢門2 qǐnmén 宫廷最内之門。古禮宫室之制:天子五門,諸侯三門,大夫二門。最内之門曰路門,即寢門。《周禮·考工記·匠人》“路門不容乘車之五个”鄭玄注:“路門者,大寢之門。”《儀禮·聘禮》:“使者朝服,帥衆介夕,管人布幕于寢門外。”賈公彦疏:“云寢門外朝也者,謂路門外即正朝之處也。”《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爲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鷄初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内竪之御者。”《左傳·宣公二年》:“晨往,寢門闢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闈闕部 > 其他 > 寢門3 寢門3 qǐnmén 宗廟後殿之門。古代宗廟前廟後寢,故名。《禮記·檀弓上》:“兄弟,吾哭諸廟。父之友,吾哭諸廟門之外。師,吾哭諸寢。朋友,吾哭諸寢門之外。”漢·賈誼《新書·俗激》:“盜者慮探柱下之金,掇寢户之簾,攓兩廟之器。”《漢書·元后傳》:“陛下以皇太后故,不忍誅廢。臣猶自知,當遠流放,又重自念,兄弟宗族所蒙不測,當殺身靡骨死輦轂下,不當以無益之故,有離寢門之心。”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闈闕部 > 其他 > 寢門4 寢門4 qǐnmén 停放靈柩房舍之門。《禮記·喪大記》:“君之喪……寢門之外杖,寢門之内輯之。”孔穎達疏:“寢門,殯宫門也。子大夫廬在寢門外,得持杖柱地行以至寢門也。寢門之内輯之者,斂之不柱地,殯柩在門内,神明所在,故入門斂之不敢柱地也。”唐·白居易《哭微之二首》之一:“八月涼風吹白幕,寢門廊下哭微之。”宋·梅堯臣《南陽謝紫微挽詞》詩之一:“遂哭寢門外,始嗟梁木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